分享

中华历次对外战争|唐朝对外战争之西域篇

 小北在路上 2016-01-14

在632年有一件事,造成唐和高昌之间的关系恶化。焉耆原本有通过穿越沙漠,直接与中原接触的道路,后来被封闭。迫使焉耆使者经高昌入中原,这样做显然有助于高昌的利益。632年,焉耆国王龙突骑支请求重新开放沙漠道路,唐太宗同意,导致高昌的不满,高昌袭击抢劫焉耆的使团和商队。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派大将侯君集灭亡高昌,由此建立了中原王朝首次在该地区的永久性军事和政治机构西州和安西都护府。由于焉耆王龙突骑支的女儿是西突厥将军阿史那屈利的兄弟的妻子,作为回应,龙突骑支开始倒向西突厥和减少对唐朝的朝贡,于是疏远了唐朝。在贞观十八年(644年),西突厥的盟友焉耆攻打高昌,唐朝在高昌的守将安西都护郭孝恪反击,并占领焉耆,俘虏国王龙突骑支,但后来焉耆再次脱离唐朝。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的突厥族将军阿史那社尔攻打焉耆和龟兹,征服两国。然后疏勒和于阗归附唐朝,使唐朝完全控制了西域,直到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统治期间(670年),被吐蕃占领。之后,西域时得时失,武则天时被彻底收回,直到唐德宗时唐朝丧失西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