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是一个反复迭代过程,通过交互设计评估,可以及早发现设计中缺陷,进而能进一步完善交互流程。通过评价,也可发现交互设计中可行、友善、合理或优秀的地方,从而为后续产品设计提供借鉴。 交互原型评估方法用来模拟测试用户与未来产品的交互。它能帮助设计师在设计概念发展的早期进行概念评估,促使设计师在概念发展阶段形成一个快速学习周期。 何时使用此方法 交互原型评估可以运用于整个项目设计周期,但通常情况下与概念发展阶段制作的粗略原型配合使用最有效。设计师通常会为未来的目标用户与目标产品预设一种特定的交互方式。运用交互原型能快速实现该交互方式并能对设计师预设交互行为的可行性进行测试。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师能结合真实的用户反馈对设计概念进行迭代改进。交互原型也能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与客户交流未来产品的交互方式。 此外,交互原型还能将设计师带入产品与用户交互的各种情境。这些交互情境能为设计师提供与用户体验相关的具体产品信息(如使用场合、使用顺序、几何形态特征、材料品质等),从而改进设计大纲和设计要求。 交互原型是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设计师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灵活地想象并细化未来的交互方式。该方法将你和团队的注意力集中于未来的交互方式上。小规模地使用该方法,一次性或重复使用皆可。设计师可以运用交互原型测试并观察用户对设计概念的感受,从而确定产品的设计特征,如物理形态,产品使用顺序等,也能从中看到设计中的只是空白。 主要流程 步骤l 为预期的交互方式绘一张快速场景草图,即故事板。 步骤2 制作一个交互原型,即一个粗略、简单的模型,用来探索想表达的各种设计特征。
步骤3 邀请用户(或用户扮演者)如同使用真实产品一般使用该原型(模拟与产品的交互过程)。然后逐步调整改进最初的设计原型。不断重复该过程,直到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能进入下一阶段发展的设计概念。在该步骤需要注意: 关注用户的行为,而非其语言; 观察者务必记录整个交互过程。 步骤4 评估观察所得的交互特点,例如,“用户和产品的互动方式很优雅”。将这些交互质量联系到产品设计中的各种属性上,按需修改设计。 上图:1976年,乔布斯和他的团队一共制作了200个苹果1代电脑的原型机。这些原型机在没有键盘、显示器、外壳的状态下就以666.66美元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当时,有位客户在使用了该原型机之后,要求添加一个保护性外壳。于是,乔布斯便为他定制了一个木箱和一个键盘。它标志了如今我们所使用的苹果电脑的诞生。 方法的局限性 用户可能会将该方法与产品可用性评估混淆。使用该方法能深入洞察设计师产品设计概念的交互体验特征。使用该方法所得结果有助于设计师进一步发展设计概念并将设计要求清单全面细化。 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