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她先和义夫去谈:“你能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尽量和我爸妈达成共识?让他们过得舒心一点?”义夫说:“凭什么啊?那是你的父母不是我的父母,你让我做到像你一样,老实说我做不到,当然我可以看在你的面子上装一装,但装一天行,装十天半月也行,但成年累月这么装,我还活不活了啊?其他事情还可以迁就,但是孩子教育上绝对不能迁就,我不能为了迁就他们,把孩子给毁了。” 她又去和父母谈:“爸妈,孩子教育的事情,交给我们来,你们年纪大了,平时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就够累的了……”话还没说完,母亲的眼泪就抹上了:“你这是怪我们不会教孩子是不是?没把孩子教育好是不是?”谈话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在这个过程里,苏唱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总想让老公配合自己,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像自己一样孝顺父母,让父母过一个舒适、开心的晚年,但,老公只是他们的女婿,他做不到像她这样,也达不到他父母对一个“好女婿”的要求。她夹在这两方之间,总想两边都讨好,两边都不得罪,一家人和和美美皆大欢喜,结果呢,自己弄得委屈得不行不说,两边还对自己都不满意,连累着孩子也遭殃。 而她,除了是女儿是妻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家庭的女主人,更可以说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她如果拿不定主意,这个家也将永远这样下去。 苏唱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她要和父母分开住,她可以不要求义夫和她一样去孝顺她的父母,但会要求他更多承担起照顾家庭、养育孩子的责任。 当然,她知道现在去和父母谈和他们分开住的事情,会让父母伤心,父母想当然会理解成:“孩子给你们带大了,用不着我们了,就把我们甩开了。”或者:“是嫌弃我们教育不好孩子吧?” 仅仅是想象一下父母的心理,苏唱就心痛难当,但是这一次,她决定坚持到底——为了父母真正拥有一个快乐舒心的晚年,那就得狠下心——一时的伤心,总好过一直的伤心,重要的是,要给自己的家、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父母搬去了自己的房子。好在,离自己家不远。苏唱每天下班后,都会先拐到父母那边,陪父母聊会儿天,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当然,接孩子、陪孩子做作业的事儿,就落在义夫的身上了。一开始,义夫也有些不满,但苏唱表现强硬,她说:“我父母住在这里,你诸多不适应,又嫌弃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现在,他们搬走了,我作为女儿,当然要多去陪伴、照顾他们,孩子自然要由你来看管。你不能什么便宜都想占全,又想享受有人帮你照顾孩子的便利,又不愿包容长辈的约束、唠叨。” 义夫想想也是这么回事,没辙,妥协。 今年夏天,苏唱还特地请了年假,开车带着父母来了一趟草原自驾游,历时15天,经过辽宁、内蒙、黑龙江、吉林四个省,逛了许许多多的景点,尝了许许多多的美食,一路欢声笑语……在苏唱看来,这是自从她结婚以来,父母过得最开心的一段时光。看着父母发自内心的笑容,苏唱很欣慰。 至于这个假期,照顾孩子的事儿家里的事儿,当然交给义夫了。 有意思的是,这么一来,义夫体会到带孩子的不容易,反倒能感念起苏唱父母曾经对他们这个小家的付出,又加上十天半月才见一次面,见面时不用苏唱要求,也能自动自觉扮演一个“贴心女婿”角色,和岳父母聊聊天、逗逗贫,让苏唱父母心里舒坦多了。 前几天,父亲过70大寿,一家人聚餐,父亲特地举起酒杯对义夫说:“我这个女婿,是个好孩子,这么多年,辛苦你了!”父亲的这番话让苏唱百感交集,结婚这么多年,她心里一直有个结:那就是自己嫁的这个人自己的婚姻,让父母失望、伤心、不如意,而今天,从父亲口中亲口听到他对这个女婿的认可,苏唱几乎要流泪了…… 是的,她的父母就是她的父母,她无法要求义夫和她一样去孝顺、迁就、取悦她的父母,他也做不到,如果硬要将他们捏到一块亲如父子母子,结果会适得其反不说,大家心里都很别扭,那么,大家就做到以礼相待相安无事吧。 苏唱想:至于这份孝心,由我自己来成全,不会勉强你,而你,尽到一个丈夫、父亲的责任和义务,就好。 作者介绍:卡玛,作家,婚姻家庭咨询师。著有《天上的爱情,人间的婚姻》《毁掉中国人婚姻的18个问题》等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