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暨市道人山白云观

 道场所志 2016-01-15

        道人山位于诸暨市南,西与越山相望,主峰海拔300馀米。上有白云观,是一处道教旅游胜地。现山上留存龙门白云观开山祖赵守一真人墓及以下二十三代墓碣,已是不可多得的道教历史文物。
     关于白云观,《康熙诸暨县志》等均有详细记述。据载,康熙间有道人居之,入山采药,出山乞食,如是者三十年。忽值大风雪,山中无粮,道人独处,不饮不食,并有黑虎守其门。樵者怪而问之,则不食七日矣。归而语其乡人,莫不惊异,以为真有道力者。而道人人馈则餐,人问则答,率以为常。康熙三十八年(1699),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赵良璧屏藩两浙,筹饷之暇,采揽风俗,方知道人。遣使召之至,则姓赵名天乙(即赵守一),暨邑人也,形貌朴素,若无能者。然观其日可不食,夜可不寝,与之言论,洞彻玄理,乃得长生久视之道人也。赵良璧知其所居不足以息徒众,于是捐俸以倡,邑人为筑观于山中,自是而道凝山以道人而名始显。观名白云,取有白云则不受夫黄尘和陈希夷先生所谓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之意。赵良璧作有《白云观碑记》,并作铭曰:巍巍道凝,迥出尘境;缘结一椽,修心炼性。黑虎守户,白云在山;太虚无我,功成大还。当时《康熙诸暨县志》已经修竣,但白云观之建亦为诸暨一件大事,阖邑绅衿士民要求将此补入,刊之邑乘,刷印三部,送有司存阅。其间亦可见白云观影响之深。时诸暨知县毕士禧亦曾亲往观之,并有《暨邑道凝山记》记其事,文中称道凝山危峰入霄,飞瀑挂练,险峻幽遐,虽无银宫金阙之形,颇擅紫府清都之胜。彼初以道凝名山,已默默久相待矣。链翠笼苍,檐槛之下,时多云气往来,以白云名观,良不诬也。从现存罗汉松(胸围440厘米)及桂花树(胸围131厘米)看,亦可想见当时之规模景观。

    自白云观始建至今已300馀年,其间代有兴废。1941年大殿被日寇飞机炸毁。 19871010日(农历丁卯年八月十八日),当地善信整饰道场,重塑神像,白云观得以恢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