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经(转

 小布钉 2016-01-15


 

    胆经,即足少阳胆经之简称。中医有“少阳为枢”的说法,足少阳胆经循行于人体头、身侧面,如

同掌管门户开合的转轴,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能够调节各脏腑功能,为十二经脉系统中非常重

要的部分。足少阳胆经枢机不利、开合失司,可致多种病变。
    《黄帝内经》上说,胆主决断,跟人的情志很密切。现代的人来讲经常会谋虑的东西太多,心里的

压力太大,但是胆来讲,就帮助你把所谋虑的事情能够及时的去决断,如果你胆的功能强大,你所谋虑

的事情就能够及时的被决断,你的心情也就会舒畅,如果你所谋虑的东西不能被及时的决断,你会产生

抑郁,胆经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胆经发生异常时,会出现眼睛带青、缺少活力、手腕、脚踝莫名的疼痛等症状。食物方面比较偏好

油腻的食品。感情虽容易兴奋,却比较有耐心,做任何事能长期持续。容易头痛,并有沿着经脉出现侧

头部至脖子、腋下至侧腹、足外侧等部位疼痛有症状。脸部皮肤没有光泽,缺乏元气。怀疑胆经有异常

时,可以压迫胸部第九肋骨前端的日月穴、或背部第十胸椎的胆俞穴,若出现僵硬、疼痛感,就可以断

定胆经确实有异常。
   主要临床表现
   胆经出现问题会怎样呢?口苦、喜欢唉声叹气、心胁痛不能转身、脸像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皮肤

无光泽、脚面外侧发热,还会头痛、腮痛、脖子下锁骨窝中肿痛、腋窝肿、大脖子病、出汗打寒颤,胸

、胁、肋、大腿外侧、膝和小腿外侧、外踝前及各关节都痛,足小趾、次趾不能活动。
虚症:头昏、眼睛发黄、视力下降、皮肤灰暗、无光泽、体力差(休息不好压力大)等。
实症:偏头痛、胸口胀、口苦、易失眠、食欲不振、血压异常、力重是右上腹疼痛等。
    病机分析
胆主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横溢则口苦、黄疽;胆气不畅郁滞则胁肋疼痛,善太息;胆为少阳,可表现为

往来寒热,故辨疟疾为少阳;胆气郁结化火则恼怒;胆为中正之官,具有决断功能,胆病则决断功能失

常,故惊悸,虚怯,失眠。
    该经主治
    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口苦,目眩,疟疾,头痛

,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证。

    怎样养生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

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

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

、结石。
利胆饮食:花生、芝麻、核桃仁、葡萄、香蕉、西红柿、莲藕、韭菜、木耳、鸡肉、牛肉、海带等。

    常用穴说明
瞳子髎:在鱼尾纹旁边。主治眼疾,对青光眼,眼压过高,眼睛胀痛有治疗作用。
率谷:耳尖上3至5厘米略微凹陷的地方。治偏头痛。
风池:在发际边凹陷处。对眼睛酸涩,头部眩晕有治疗作用。把眼睛闭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一起按

揉风池穴,按的方向是奔鼻子的位置。
肩井:大拇指贴在脖子然后把手弯成弓型中指点的肌肉的位置有一个凹陷就是肩井穴。主治痛症。对头

痛、眼痛、肩膀痛、乳腺痛、牙痛等上半身痛均有缓解作用。 合环跳,坐骨神经痛。
京门:肋骨边沿,肋骨和肉交界的地方,用手点一点就会有一个特别痛的点,这个点就是京门穴。是肾

经的发源地。刺激京门穴起到调节肾气的功效。对肾虚、腰痛有缓解作用。

带脉:手贴脸部,肘尖下3寸。治疗妇女肥胖,预防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
风市:站立起来中指点的地方。用拳头的指节来敲打它。是一个很敏感的穴位。是治疗一切皮肤急症的

要穴。对风症(如吃海鲜引起的疹子),拘挛有缓解作用。治疗一切斑疹,疔疮,皮肤搔痒等皮肤病。

中渎:排污——四指关节尖敲打风市、中渎。胆结石、胆囊炎、胆绞痛的要穴。
阳凌泉:膝盖外下方有个骨头,贴着骨头边沿。光揉效果不好,一定要拨动它。对中风,脑血管后遗症

等筋病有治疗作用。能预防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小儿多动症。合支沟缓解敲胆经后头痛脑胀

、失眠多梦。使浊气排除。

光明:外踝上5寸。防治眼疾,经常按摩可使眼睛明亮。
丘墟:贴着外踝。可治疗和预防腿抽筋、经常崴脚的症状。对治疗肢体和腑脏的各种炎症有很好的效果

。(如眼睛发炎,中耳炎)胆经的穴位不太好找,可用指节来敲。从上往下敲。

悬钟:落枕。

足临泣:眩晕。

穴道名称 取穴方法 功用 主治疾病
瞳子髎 【标准定位】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取法】正坐仰靠,令患者闭目,在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缘凹陷中取穴。
【功用】平肝熄风,明目退翳。 1.五官科系统疾病:角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睑缘炎,屈光不正,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萎缩;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上关 【标准定位】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取法】正坐仰靠或侧伏位,在耳前,颧骨弓上缘,当下关穴直上方取穴。
【功用】聪耳镇痉,散风活络。 1.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耳聋,中耳炎,牙痛,下颌关节炎,颞颔关节功能紊乱;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偏头痛,眩晕。
颔厌 【标准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取法】正坐仰靠或侧伏,在鬓发中,当头维与曲鬓连线的上1/4与下3/4的交点处取穴。 【功用】清热散风,通络止痛。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眩晕,癫痫,面神经麻痹;
  2.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结膜炎,牙痛,
悬颅 【标准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取法】正坐仰靠或侧伏,在头维与曲鬓之间,沿鬓发弧开连线之中点取穴。
【功用】通络消肿,清热散风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
    2.五官科系统疾病:牙痛,鼻炎,结膜炎,角膜炎。
悬厘 【标准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3/4与下1/4交点处。【取法】正坐仰靠或侧伏,在鬓角之上际,当悬颅穴与曲鬓穴之中点取穴。
【功用】通络解表,清热散风。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2.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结膜炎,鼻炎,牙痛。
曲鬓 【标准定位】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取法】正坐仰靠或侧伏,在耳前上方入鬓发内,约当角孙穴前1横指处取穴。
【功用】清热止痛,活络通窍。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面神经麻痹; 
    2.五官科系统疾病:颞肌痉挛,牙痛,视网膜出血及其他眼病。
率谷 【标准定位】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穴直上方。【取法】正坐或侧伏,在耳廓尖上方,角孙穴之上,入发际1.5寸处取穴。
【功用】平肝熄风,通经活络。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眩晕;
    2.其它:顶骨部疼痛,胃炎,小儿高热惊厥。
天冲 【标准定位】在头部,当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处。【取法】正坐仰靠或侧伏位,在耳廓根后上方,入发际2寸,率谷穴后约0.5寸处取穴。
【功用】祛风定惊,清热消肿。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癫痫;
2.五官科系统疾病:牙龈炎,耳鸣,耳聋,甲状腺肿。
浮白 【标准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1/3与上2/3交点处。【取法】正坐或侧伏,在耳后乳突后上方,当天冲穴与头窍阴穴的弧形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功用】散风止痛,理气散结。  1.五官疾病:头痛,牙痛,耳鸣,耳聋,甲状腺肿;
2.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扁桃体炎;
3.其它:中风后遗症。
头窍阴 【标准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当天冲与完骨的中1/3与下1/3交点处。【取法】正坐或侧伏,在乳突后上方,当浮白穴与完骨穴的连线上取穴。
【功用】平肝镇痛,开窍聪耳。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
2.五官科系统疾病:喉炎,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
3.其它: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
完骨 【标准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取法】正坐或侧卧位,在乳突后下方凹陷中取穴。
【功用】通络宁神,祛风清热。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癫痫,面神经麻痹,失语;
    2.五官科系统疾病:腮腺炎,齿龈炎,中耳炎,扁桃体炎,口唇肌肉萎缩,牙痛。
本神  【标准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取法】正坐或卧位,在前发际内0.5寸,神庭穴旁开3寸处取穴。
【功用】祛风定惊,安神止痛。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性头痛,眩晕,癫痫;
2.其它:胸胁痛,脑卒中,中风后遗症。
阳白  【标准定位】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取法】正坐或卧位,在前额,于眉毛中点上1寸处取穴。
【功用】清头明目,祛风泄热。 1.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科疾病;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或面肌痉挛,眶上神经痛等。
头临泣 【标准定位】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取法】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在前额,阳白穴直上,入发际0.5寸处,于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功用】聪耳明目,安神定志。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小儿高热惊厥;
2.五官科系统疾病:角膜白斑,急慢性结膜炎,屈光不正;
3.其它:急性脑血管病。
目窗 【标准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取法】正坐仰靠,在头临泣后1寸,当头临泣穴与风池穴的连线上取穴。
【功用】明目开窍,祛风定惊。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性头痛,眩晕;
    2.五官科系统疾病:结膜炎,视力减退,牙痛;
    3.其它:感冒。
正营 【标准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取法】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在目窗后1寸,在头临泣穴与风池穴的连线上取穴。
【功用】平肝明目,疏风止痛。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眩晕;
2.五官科系统疾病:牙痛,视神经萎缩;
3.其它:呕吐。
承灵 【标准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0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取法】正坐仰靠,在正营后1.5寸,当头临泣与风池穴的连线上取穴。
【功用】通利官窍,散风清热。 【主治病症】头痛,感冒,鼻炎,鼻出血,退烧。
脑空 【标准定位】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取法】正坐或俯伏,在风池穴直上,与脑户穴(督脉)相平处取穴。
【功用】醒脑宁神,散风清热。 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哮喘;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精神病,头痛;
3.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鼻炎,鼻衄;
4.其它:心悸,肩颈部肌痉挛。
风池穴 【标准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取法】正坐或俯伏,在项后,与风府穴(督脉)相平,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功用】平肝熄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 【主治病症】本穴为治疗头、眼、耳、口、鼻、脑、神志疾患,以及上肢病的常用要穴。
1.循环系统疾病:脑卒中,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无脉症;
2.五官科系统疾病:电光性眼炎,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鼻炎,耳聋,耳鸣,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失眠;
4.运动系统疾病:落枕,肩周炎,中风后遗症,足跟痛;
5.其它:感冒。
肩井 【标准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取法】正坐位,在肩上,当大椎穴(督脉)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
【功用】祛风清热,活络消肿。 1.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脑卒中;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副神经麻痹;
3.妇产科系统疾病: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4.运动系统疾病:落枕,颈项肌痉挛,肩背痛,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
辄筋 【标准定位】在侧胸部,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4肋间隙中。【取法】正坐或侧卧位,在渊腋前1寸,当第四肋间隙处取穴。
【功用】降逆平喘,理气止痛。 1.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支气管哮喘;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四肢痉挛抽搐;
3.其它:呕吐。
日月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在乳头下方,当第7肋间隙处取穴。
【功用】利胆疏肝,降逆和胃。 1.消化系统疾病:黄疸,膈肌痉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肝炎,胆囊炎;
2.其它:肋间神经痛。
京门 【标准定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方。【取法】侧卧位,于侧腹部,当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取穴。
【功用】健脾通淋,温阳益肾。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疝痛,尿石病;
2.其它:肋间神经痛,腰背肌劳损,肠炎。
带脉 【标准定位】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取法】侧卧位,在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脐相平处取穴。
【功用】健脾利湿,调经止带。敲带脉范围应大一些,附带敲打肝经的章门等穴 1.妇产科系统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子宫脱垂,阴道炎;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膀胱炎,睾丸炎;
3.其它:腰痛,下肢无力等。
五枢 【标准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取法】侧卧位,在腹侧髂前上棘之前0.5寸,约平脐下3寸处取穴。
【功用】调经止带,调理下焦。 1.妇产科系统疾病:子宫内膜炎,阴道炎;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疝痛,睾丸炎;
3.其它:腰痛,便秘。
维道 【标准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枢前下0.5寸。【取法】仰卧或侧卧位,在五枢穴前下0.5寸处取穴。
【功用】调理冲任,利水止痛。 1.妇产科系统疾病:子宫内膜炎,肾炎,附件炎,盆腔炎,子宫脱垂;
2.消化系统疾病:肠炎,阑尾炎,习惯性便秘;
3.其它:肾炎,疝气,髋关节疼痛。
居髎 【标准定位】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取法】侧卧位,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之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功用】舒筋活络,益肾强健。 1.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胃痛,下腹痛;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睾丸炎,肾炎,膀胱炎;
3.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白带多;
4.运动系统疾病:腰痛,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诸疾患等。
环跳 【标准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取法】侧卧屈股位,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取穴。 
【功用】祛风化湿,强健腰膝。 1.运动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
2.其它: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
阳陵泉 【标准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取法】正坐屈膝垂足位,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取穴。
直接按效果不好,拨动的效果好
【功用】舒肝利胆,强健腰膝。 1.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及周围软组织疾病,下肢瘫痪,踝扭伤,肩周炎,落枕,腰扭伤,臀部肌肉注射后疼痛;
  2.消化系统疾病:肝炎,胆结石,胆绞痛,胆道蛔虫症,习惯性便秘;
  3.其它:高血压病,肋间神经痛。
阳交 【定位取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取穴。
【功用】疏肝理气,安神定志。 【主治病症】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腓浅神经疼痛或麻痹,坐骨神经痛,癫痫,精神病。
外丘 【标准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外踝尖上7寸,与阳交穴相平,于腓骨前缘取穴。
【功用】舒肝理气,通络安神。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腓神经痛,下肢麻痹,癫痫;
 2.运动系统疾病: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
光明 【标准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五寸,腓骨前缘。【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外踝尖直上5寸,当腓骨前缘,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取穴。
 【功用】疏肝明目,活络消肿。 1.五官科系统疾病:睑缘炎,屈光不正,夜盲,视神经萎缩;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精神病;
3.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腰扭伤。
阳辅 【标准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取法】正坐垂足或卧位,在外踝尖上4寸,微向前,当腓骨前缘处取穴。
【功用】清热散风,疏通经络。 1.运动系统疾病:半身不遂,下肢麻痹,膝关节炎,腰痛;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坐骨神经痛;
3.其它:颈淋巴结核,颈淋巴结炎,扁桃体炎
悬钟 【标准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取法】正坐垂足或卧位,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
【功用】平肝熄风,舒肝益肾。 1.运动系统疾病:中风后遗症,下肢痿痹,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脊髓炎,腰扭伤,落枕;
2.其它:头痛,扁桃体炎,鼻炎,鼻出血。
丘墟 【标准定位】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取法】正坐垂足着地或侧卧位,在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取穴。
【功用】健脾利湿,泄热退黄,舒筋活络。 1.运动系统疾病: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腓肠肌痉挛;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
3.其它:胆囊炎,胆绞痛,腋下淋巴结炎。
足临泣 【标准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结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四、五跖骨结合部的前方凹陷中取穴,穴当小趾伸肌腱的外侧。
【功用】舒肝熄风,化痰消肿。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眩晕;
2.月经不调,胎位不正,乳腺炎,退乳;
3.其它:中风瘫痪,足跟痛,间歇热,呼吸困难。
侠溪 【标准定位】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缝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取法】正坐垂足着地,在第四、五趾缝间,当趾蹼缘的上方纹头处取穴。
【功用】平肝熄风,消肿止痛。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下肢麻痹,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偏头痛;
2.循环系统疾病:脑卒中,高血压;
3.其它:耳鸣,耳聋,腋淋巴结炎,咳血,乳腺炎。
足窍阴 【标准定位】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四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取穴。
【功用】疏肝解郁,通经活络。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
2.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后遗症,足踝肿痛;
3.五官科系统疾病:结膜炎,耳聋,耳鸣;
4.其它:哮喘,胸膜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