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下西洋:从梁庄王墓出土文物说起

 RK588 2016-01-15
2015-04-02 王纪潮 考古汇

2001年4月至5月, 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钟祥市瑜坪山(今龙山坡) 发掘了明梁庄王朱瞻垍( 1411~1441)的墓葬, 出土文物5000 余件, 其中仅金、银、玉器、珠宝等就有4800件。以往考古发掘的明代早期的亲王墓葬并不少见, 但却很少像梁庄王墓这样出土如此之多的珠宝玉饰。这批文物制作精美, 文化也十分内涵丰富,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们不仅是反映明代礼仪典章制度、宗教生活的珍贵材料, 更为重要的是, 人们从这批文物之中发现了不少与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有关的文物, 这在明代出土文物中尚属首次, 对认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明朝建国之初百废待兴, 朝廷以发展农业和安养生息为优先考虑。朱元璋告诫官员说: “天下初定, 百姓财力俱困, 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起羽, 新植之木不可摇起根。”明朝对于周边国家也以仁政为主,不轻启兵衅, 把当时的朝鲜、日本、安南、占城、苏门答腊等十五国列为“不征国家”,对耗费较大的海外贸易也不鼓励提倡, 特别是当海外贸易威胁到政治稳定的时候, 明朝政府也是坚决停止的。文献记载, 朱元璋多次下诏限制海外的朝贡贸易, 直到永乐时期这一政策才有所调整。


朱棣上台后, 国内经济已较明初改善, 但洪武中后期的海禁政策不仅影响了民间的海外贸易也直接导致了朝廷奢侈品消费的匾乏。在商品经济的繁荣情况下, 贵族、富商等阶层的消费欲望自然会迫使朝廷逐渐放松明初制订的海禁政策。在政治上, 以“靖难”为名当上皇帝的朱棣对建文帝的下落不明存有疑虑, 建文帝的影子始终是对朱棣继承皇位合法性的威胁。朱棣即位当年( 1403) 就命福建都司造海船13 7 艘做远航寻找建文帝的准备。今天虽有人考证说朱棣完全知道建文帝已死, 此举特为做样子。但在王权继承合法性是头等重要大事的专制社会中,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初衷与稳固自己的地位是绝对有关系的。在对外关系上, 新登基的朱棣也亟需向周边各国表明他已君临万邦, 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 在他派郑和下西洋执行“宣德化而柔远人” 的使命之前, 就已先后18次向海外派出了使者。如学者所言, 其目的不外乎是“要跟那些可能藏匿废帝的番邦君主宣布: 我朱棣才是合法的天朝皇位拥有者。同时……帝国的财政已经在长期的内战中消耗殆尽, 需要对外贸易来补充。”(Louise Levathes,《当中国称霸海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第71页)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足以促使朱棣派遣郑和进行下西洋的大规模活动。郑和下西洋的实际后果也的确为改善国内经济状况和促进明朝与各国的友好关系起了积极作用。从历史发展的后果来看, 无论郑和下西洋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它本质上是明王朝向海外各国宣扬中华教化, 有促进中国与海外各国贸易的作用,只是对其作用不能过高估计。


贵族奢侈品的需求是下西洋的重要动因
郑和下西洋的远航船队规模宏大, 每次下西洋的活动都有百余艘, 多时有2 0 0 艘参加, 其中最大的“宝船”有12 帆, 载重1000吨, 能载官校、旗军、水手等27670名。《明史》本传说其宝船长四十四丈、广十八丈, 其公开的目的是要“循西海诸国昭示恩威。扩往圣之鸿规, 著当代之盛典”。流行的观念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和平贸易。但是朝贡贸易的本质是“厚往薄来”,像这样的规模持续下西洋几三十年, 每次行程数万里, 其中的耗费自然巨大。虽然说西洋诸国对明朝的瓷器、布匹、纱罗、彩绢、锦缎、漆器币等用品有需求, 下西洋的官船可以载运这些货品到海外; 同时在返程中也可以购买或交换中国所紧缺的海药香料、瓷器染料、金银珠宝、象牙犀角和珍奇异兽等, 如两头都获利, 的确可以弥补些耗费, 但与过于庞大的耗费数额相比, 恐怕是杯水车薪。当时仅建造一般船的费用就需千余金, 郑和的宝船远过于此, 花费应该是天文数字了。
这样大规模的、长期的、不计成本的远航如果说仅仅是为了贸易, 是难以为继的。对朝廷而言, 并没有从中获利。明朝就有人批评说: “三保太监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 纵得夺奇宝而回, 于国家何益? 此特一弊政。”(严从简:《殊域周谘录》卷8,中华书局1993 年,第307 页) 于商人而言也未必能够从中获利。明万历间, 做海洋贸易的人曾告诉士大夫王起宗说,“中贵人(宦官) 时,每岁横索珍奇以献胭下, 名为方物, 商人坐此破产。”(张燮:《东西洋考》自序,中华书局2000 年, 第14 页) 事情虽然是在明后期, 也反映出有明一代官方海洋贸易的实质是不平等的贸易。那么,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几近三十年, 其中必然有非贸易因素在起作用。也曾经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而不是出于贸易原因, 认为是下西洋的非经济目的最终导致其终止。这些“ 非经济目的”人们熟知的如搜寻建文帝、宣扬天威、郑和本人信奉伊斯兰教促使其远至天方等。然而,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因却多少被忽略, 这就是官僚贵族集团的迅速膨胀和对珠宝之类奢侈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梁庄王墓出土文物中发现了大量来自西洋的珠宝为此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在梁庄王墓出土的5300 多件各类文物中, 珠宝玉器就占了3500多件, 主要是用于反映贵族身份品级的各色饰物, 如玉带、帽饰、手镯等, 其中不乏精品。这些珠宝多来自东南亚的爪哇、暹罗, 南亚的锡兰、印度、孟加拉和西亚的波斯湾等地。在记录郑和下西洋的主要著作如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和巩珍的《西洋番国志》中, 作者们多次提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地忽鲁谟斯国。忽鲁漠斯即今天波斯湾的霍尔木兹, 是当时东西方珠宝贸易的一个集散地。《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提到忽鲁谟斯有“青红黄雅姑石, 红刺、祖把碧、祖母剌、猫睛、金钢钻、珍珠”等7 种珠宝和各种撒白( 即琉拍、美玉)。这些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珠宝究竟是什么样子, 过去无从知晓。有幸的是, 梁庄王墓出土的这些文物使们在6 00年后第一次确认这些多是郑和下西洋带回中国的瑰宝。

云形金镶宝石饰

镶宝石帽顶

金锭



在梁庄王墓出土的大量由郑和下西洋所带回的珠宝之中, 一件刻有铭文的金锭非常重要, 铭文明确标明它是来自西洋的贡金。它是目前惟一一件考古发现有铭文记载的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金锭长13厘米, 宽9.8厘米,1937克,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 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 铭文。永乐十七年( 1419 ), 正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之时。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具体时间是141 7 年5 月至141 9 年8 月,可以确定,该金锭就是郑和宝船用所买的一批黄金在返回途中制作的。由于明朝亲王婚礼有朝廷赏赐“定亲礼物”金锭五十两的制度, 因此这件由郑和带回存于内库的金锭后来就赏赐给了梁庄王。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是非常特殊的一次, 一是苏禄东国酋长巴都葛叭答剌( 巴都葛叭答刺后在中国逝世, 明朝以王礼葬之)、苏禄西国酋长麻哈剌葛马丁等率三百四十余人回访中国。二是诸番献珍禽异兽。后者在郑和所撰《娄东刘家港天妇宫石刻通番事迹记》碑和《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中都予以特别强调。该金锭铭文的发现不仅为郑和第五次下西洋与各国进行朝贡贸易补充了宝贵的材料, 而且为证实梁庄王墓中的珠宝是郑和下西洋的产物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文章为节选,摘自王纪潮《郑和下西洋的正面意义有多大?》,《博览群书》2005年0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