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和弦的构成和乐理是密不可分的,死机硬背肯定不行,而且不利于以后的歌曲创作,和声编配,下面主要是教大家怎么从一个你熟悉的和弦推出其他和弦!废话少说,开始正题! 吉他的空弦构成音 |----------------|----------------|----------------| 最细一弦 高音 空弦音:E |----------------|----------------|----------------| 二弦 空弦音:B |----------------|----------------|----------------| 三弦 空弦音:G |----------------|----------------|----------------| 四弦 空弦音:D |----------------|----------------|----------------| 五弦 空弦音:A |----------------|----------------|----------------| 最粗六弦 低音 空弦音:E 还有张音程关系图,也是很重要的: 以下和弦按照自然大小调音程关系定义!这个也是最常用的调式! 所谓自然大调,就是1 2 3 4 5 6 7 ?这8个音构成 全全半全全全半 的音程关系! 所谓自然小调,就是6 7 1 2 3 4 5 6这8个音构成 全半全全半全全 的音程关系! C和弦,构成音 C E G,其实C和弦在吉他上都有很多种按法(其他和弦也是),只要保证其构成音是C E G就行了,只不过是音高音低的问题,比如下面的例子: 低把位C和弦,如图: 中把位C和弦,如图: 下面我们用大横按理论(注意大横按其实就是变调夹的作用)从C及其变化和弦推到B及其变化和弦: C到B的变化(图中就是大横按): 大家有没有发现从C和弦到B和弦,大横按分别按在了3品,5品,7品,8品,10, 空(12品),2品,因为吉他品与品之间相差半音,所以这样的排列是按照自然调式全全半全全全排列的,同样#C, #D, #F, #G, #A也能很容易推出来! 有人要问,为什么到了A和弦,不是大横按12品呢,看下面这张图12品的各弦音比空弦音只是高了一个8度,音名是一样的,因为12品以后的和弦比较难按,而且音色也一般,很少用,所以回到空弦了! 大家所熟悉的低把位和弦图(图中就是大横按):
有没有看到E到F的变化,E和F相差半音,所以F和弦大横按住一品,就是所有音提高半音,是不是恍然大悟的感觉!
第二部分 我们来接着往下看。。。 首先看C到Cm的变化, 2弦5品变成了2弦4品,也是就音高从E变成了bE, 大家知道Cm的构成音就是C bE, G,这么一个简单的变化就把C变成了Cm,不要小看这个半音,音乐出来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C表现色彩明亮,欢快的感觉,Cm表现色彩黯淡,忧伤的感觉 再看Cm到Bm的变化(图中就是大横按): 看到没有,那个熟悉的Am, Bm原来也可以这么推出来,心情好鸡冻啊 同样#Cm, #Dm, #Fm, #Gm, #Am也能很容易推出来 大家所熟悉的低把位的和弦图(图中就是大横按): 其中Dm,Em,Am,Bm比较常用的 看到Em, Fm, Gm的变化没有,就是那么简单 至于有人会问,如果不用大横按,Fm和Gm会不会更简单一些呢,答案是更难按,比如下面的Fm和Gm,就比上面的难些了 我们来接着往下看。。。 先看C到C7的变化,3弦5品变成了3弦3品,也就是音高从C变成了bB 大家知道C7的构成音是C E G bB, 这个音的加入,感觉更加宽广明亮,这就是大小七和弦的特点 再看C7到B7的变化(图中就是大横按): 和前面一样,我就不啰嗦了,列出来是让大家有个印象,毕竟比直接用文字好些吧 同样#C7, #D7, #F7, #G7,,#A7,也可以很容易推出来 大家所熟悉的低把位的和弦图(图中就是大横按): 其中C7,D7,E7,G7,A7是比较常用的 同样E7到F7的变化也是和前面一样的,反正你会越来越发现和弦那么好玩 我们来接着往下看。。。 先看Cm到Cm7的变化, 3弦5品变成了3弦3品,也就是音高从C变成了bB 大家都知道Cm7的构成音是C bE G bB, 叫做小七和弦,它表现的色彩比Cm更浓烈,情绪变化更大 再看Cm7到Bm7的变化(图中就是大横按): 那个经典的Am7,让我想起【爱我别走】这首歌,里面就是用了这个和弦,感觉味道忧伤,但和Am又不一样,它的色彩跟浓烈,感情表达更丰富 同样#Cm7, #Dm7, #Fm7, #Gm7, #Am7也可以很容易推出来 大家所熟悉的低把位的和弦图(图中就是大横按): 其中Dm7,Em7,Am7是比较常用的 注意Em7—Fm7---Gm7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