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这是一种以杯罐作的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将拔罐器具叩拔在人体的穴位上,抽空产生负压,形成局部瘀血,使人体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消肿止痛、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袪风拔毒,驱寒除湿,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起到保健的作用。
咳嗽是机体对侵入气道的病邪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古人以有声无痰为之咳,有痰无声为之嗽。临床上二者常并见,通称为咳嗽。根据发作时特点及伴随症状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及风燥咳嗽3型。 一、风寒咳嗽 (一)症状 咳嗽声音较重,咽痒,咳痰较稀薄,色白,多兼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怕冷,发热,无汗等。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肺俞、身柱、风门、外关。 (2)定位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3)拔罐方法 采用刮痧、拔罐法。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2.方法二 (1)选穴 天突、肺俞、大椎。 (2)定位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大椎穴采用刺络拔罐法,用刺血针点刺大椎穴,然后拔罐,出血量以较少血点冒出皮肤为准,然后取掉罐具。天突穴、肺俞穴 采用刮痧和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一般一次见效,三至五次可治愈) 二、风热咳嗽 (一)症状 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咳声沙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多兼有咳时出汗,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体酸软,怕风,身体发热。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风门、肺俞、曲池。 (2)定位 大椎:见前。 肺俞:见前。 风门:见前 曲池:屈肘,肱横纹桡侧端凹陷中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大椎、曲池采用刺络拔罐法,用刺血针点刺穴位,以出血点较多为度,然后拔罐,出血量以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准,然后取掉罐具。风门、肺俞才用刮痧和拔罐法,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三、风燥咳嗽 (一)症状 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有少量黏痰,不易咳出;多伴有喉咙发痒,唇鼻干燥,咳甚则胸痛,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 ,咽干而痛,或鼻塞,头痛,微寒,身热。 (二)治法 (1)选穴 风门、肺俞、孔最、外关。 (2)定位 风门:见前。 肺俞:见前。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外关:见前。 (3)拔罐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用刺血针点刺穴位,以出血点较多为度,然后拔罐,出血量以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准,然后取掉罐具,每日1次。
(1)刮痧和拔罐治疗感冒、咳嗽、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但必须及时治疗,彻底治愈,防止转化成慢性。 (2)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支气管炎患者要注意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