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oris Day?Tea for Two?鸳鸯茶

 鸡蛋小子 2016-01-16

?素材源自网络:)



中国的音乐爱好者对Tea for Two(鸳鸯茶)的熟识是通过80年代上映的一部法国喜剧电影《虎口脱险》(La Grande Vadrouille)开始的。(影片中这首歌作为接头暗号曾反复出现了好几次,尤其是喜剧明星路易·德·费内斯(Louis de Funès) 和布尔维尔(Bourvil)在土耳其浴室内哼唱着这首歌互相找寻的片断,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1925年,作曲家VINCENT YOUMANS在美国为百老汇写了一部音乐剧《NO,NO,NANETTE》,其中一首歌《鸳鸯茶》(TEAFORTWO)成了流行曲。但VINCENT YOUMANS并不是曲子的原作者。另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是,这首恬静柔美JAZZ曲风十足的曲子却是诞生于视西方流行文化为洪水猛兽的斯大林铁腕统治下的苏联。


  肖斯塔科维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1906年9月25日,肖斯塔科维生于彼得堡(现在的列宁格勒),自幼受优秀钢琴家的母亲影响,九岁开始跟母亲学习钢琴,11岁开始学习创作。一生创作交响曲器乐协奏曲室内乐电影配乐共百余部。他的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音乐构思和发展规模宏大,大型的、标题性的作品(包括交响曲)占主导地位。他的音乐语言极为复杂和异乎寻常地大胆。电影音乐和歌曲的风格纯朴、明朗、清澈。总之,对各种各样的主题形象──悲剧性的、喜剧性的──他都有极大兴趣,他的音乐既充满感情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性。肖斯塔科维奇是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成就的音乐家。


  这首《Tea for Two》是他25岁时的一首即兴创作,当时20多岁的肖氏突然对一种他称之为爵士乐(JAZZ)的音乐风格着了迷(其实只不过是非正统的轻音乐而已)。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苏联官方对这类轻音乐的态度模棱两可,含混不清。不过总的来说,真正的西方爵士乐是被归入颓废的资产阶级文化,属禁止之列。不甘心的肖斯塔科维奇打了几个擦边球,写了些“爵士”乐曲。《Tea for Two》就是其中的一首管弦乐。据说他当时为了和指挥尼古拉马尔考(NIKOLAIMALKO)打赌,在四十五分钟内写完了这首曲子。


  1950年,美国战后著名的Girl Singer 歌手之一Doris Day在喜剧电影《Tea for two》中担任女主角,并在剧中演唱了tea for two这首歌曲,使得全球再一次掀起“鸳鸯茶”热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