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赏凤梨盆花生产技术规程(2)

 风@@逝 2016-01-16
观赏凤梨盆花生产技术规程(2) 观赏凤梨盆花生产技术规程(2)

1.1.1 光照管理
不同属的观赏凤梨盆花要求的光照强度不同,果子蔓属(Guzmania)为(18 000 ~ 22 000)Lux、丽穗凤梨属(Vriesea)为(18 000 ~ 20 000)Lux、光萼荷属(Aechmea)为30 000 Lux左右、彩叶凤梨属(Neoregelia)为25 000 Lux左右、铁兰属(Tillandsia)为(25 000 ~ 30 000)Lux. 但处于不同季节和不同的生长阶段的观赏凤梨对光照的要求不同,见表2,应结合温度条件进行光照管理,原则是:在适温下限提高光照强度,而在适温上限降低光照强度.
表1 观赏凤梨盆花在不同季节、不同生长期的光照要求
季 节
营养生长小苗期
营养生长中苗期
生殖生长期
夏、秋季
(10 000 ~ 15 000)Lux
(15 000 ~ 25 000)Lux
(13 000 ~ 20 000)Lux
冬、春季
(13 000 ~ 18 000)Lux
(18 000 ~ 30 000)Lux
(15 000 ~ 25 000)Lux

1.1.2 温度调控
观赏凤梨盆花在日温25 ℃ ~ 30 ℃,夜温15 ℃ ~ 20 ℃,日夜温差达到6 ℃以上的温度条件下生长最适宜;高温季节可通过关闭活动遮光网遮荫,开启天窗通风,或启动循环通风扇、雾化降温机、水帘风机等降温设备降低室内温度. 冬季,在气温下降到15 ℃以下时,进行保温,温室周围用薄膜封闭,关闭门窗;当温度下降到10 ℃时应加温,宜使用燃油加温机加温.
室内温度与季节、光照强度等有直接关系,应合理利用各种设备设施进行科学调控,见表3.
表2 观赏凤梨盆花生产温室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处理措施
温 度
建 议 采 取 的 措 施
低于10 ℃
宜开启燃油加温机进行加温,夜间保持叶片干爽
11 ℃ ~ 19 ℃
密闭温室适当保温
20 ℃ ~ 27 ℃
开启天窗、侧门,卷起周边薄膜通风
28 ℃ ~ 30 ℃
关闭活动遮光网遮荫,适当启动降温设备降温
高于30 ℃
加强通风,并尽可能启动降温设备降温

1.1.3 湿度控制
观赏凤梨盆花生长的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60 % ~ 80 %. 但不同温度条件下要求的湿度不同,见表4. 宜采用雾化降温设备来调控空气相对湿度,以水雾刚好飘落到叶面之上为宜,调控方法见表5.
表3 观赏凤梨盆花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湿度与生理要求
温 度 范 围
湿 度 要 求
生 理 要 求
16 ℃ ~ 19 ℃
40 % ~ 60 %
降低湿度有利于保温御寒
20 ℃ ~ 30 ℃
60 % ~ 80 %

最适生长温度和湿度
30 ℃以上
75 %左右
加强通风,相对湿度保持在75 %左右有利健康生长

表4 雾化降温机增湿降温的调控
温 度
工作时间
间歇时间
工作压力
水源压力
23 ℃ ~ 26 ℃
20 s
90 s
0.8 MPa
0.40 MPa
27 ℃ ~ 30 ℃
40 s
90 s
1.0 MPa
0.45 MPa
30 ℃以上
90 s
90 s
1.3 MPa
0.50 MPa

1.1.4 人工催花
1.1.4.1 催花方式
多数观赏凤梨盆花可人工控制花期,根据品种不同和株型大小,提前(14 ~ 20)周,有叶杯的观赏凤梨盆花如果子蔓属、丽穗凤梨属、光萼荷属、彩叶凤梨属的品种用饱和乙炔水溶液进行人工催花,没有叶杯的铁兰属凤梨盆花用750 mg / L的乙烯利水溶液进行人工催花.
1.1.4.2 催花前准备
准备催花的观赏凤梨盆花,应在催花前(30 ~ 60)d 内控制养分供应,将淋肥间隔调整为两周 1 次,并叶面喷施0.1 %硝酸钾、0.1 %磷酸二氢钾和0.05 %硫酸镁液肥各1次. 催花前4周停止施肥,先倒去叶杯内的肥水,再用纯水冲洗去残留的肥分,最后在叶杯内保留少量纯水. 期间控制淋水,保持基质稍干. 催花前1天将叶杯内的水倒掉.
1.1.4.3 饱和乙炔水溶液的配制
将乙炔气体以0.5×105 Pa的压力通入水中,100 L水通气时间为(30 ~ 40)min,即获得饱和乙炔水溶液,随配随用. 在高温季节催花,可用冰块将用来配制乙炔水溶液的水的温度降低到20 ℃ ~ 22 ℃后才开始配制,可有效提高乙炔水溶液中乙炔的饱和度,从而有效提高高温季节观赏凤梨盆花的催花效果.

 


1.1.4.4 乙烯利水溶液的配制
将乙烯利配制成750 mg / L的水溶液,用碳酸钾将其pH值调整至7.0,随配随用.
1.1.4.5 催花处理
宜选择在水温和气温较低的早晨进行催花处理. 将配制好的饱和乙炔水溶液灌入叶杯内,根据株型大小,(100 ~ 200)mL / 株·次,每3 d处理1次,共处理(3 ~ 4)次. 对铁兰属凤梨进行催花,是将配制好的乙烯利水溶液用喷雾机均匀喷洒到植株叶片上,以叶片刚好湿透为好,处理一次即可. 催花处理期间不要淋水.
1.1.4.6 催花处理后的管理
催花处理后4周内不要施肥,4周后施肥时应适当降低液肥中氮元素含量,增加磷、钾肥,间隔施用0.1 %硝酸钾和0.1 %磷酸二氢钾液肥,每月施用1次.
1.1.5 其它管理措施
1.1.5.1 基质pH值和EC值的检测调整
每月进行1次基质pH值、EC值的检测,宜在淋肥前一天取样. pH值低于5.0时,用0.2 %碳酸钾溶液灌浇基质提高pH值;pH值高于6.0时,用0.1 %的磷酸溶液灌浇基质降低pH值,使基质pH值保持在5.0 ~ 5.5;同时基质EC值应小于0.7 ms / cm,宜结合浇水进行调整.
1.1.5.2 养分检测
宜定期对植株和栽培基质进行营养成分检测,了解营养的丰缺状况,及时调整肥料中各元素的比例,确定最适合植株生长发育需要的肥料配方.
1.1.5.3 叶片修剪
及时剪去病叶、残叶、老叶和畸形叶,增强植株间的透气性、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提高观赏价值. 修剪叶片的刀具应使用0.1 % ~ 0.5 %的高锰酸钾或75 %的酒精消毒,防止病菌交叉传染.
1.1.5.4 清洗温室
温室屋面玻璃或薄膜的透光率因灰尘积聚低于75 %时,应对其进行清洗,保证温室内的光照强度.
1.1.5.5 清除杂草
及时清除温室内(地面、栽培床架和花盆内)的杂草、青苔,减少病虫的滋生传播.
1.1.5.6 消毒灭菌
生产温室及其配套设施,特别是温室地板和栽培床架应定期消毒灭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
1.2 病虫害防治
1.2.1 主要生理性病害防治
1.2.1.1 叶尖焦枯
危害症状:叶尖出现干枯现象,严重时整个叶尖部分焦枯. 引起这一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基质或空气过于干燥,或肥水的EC值过高,或水肥中含有过量的硼元素.
防治措施:属基质或空气过于干燥引起的,要及时淋水使基质湿润,并利用喷雾系统喷雾增加空气湿度;属EC值过高引起的,要暂停淋肥,用清水冲洗叶杯和基质中积聚的盐分,在其后的淋肥亦要加强对肥分的监测;属水肥中含有过量的硼元素(大于0.1 mg / L)引起的,应降低其含量后才使用.
1.2.1.2 叶片黄化
危害症状:主要发生于基部老叶片,表现为两种症状,一是整片叶由叶尖到叶基部逐渐黄化枯萎,二是叶面先出现较多的黄色小斑点,然后斑点变褐,最后整叶枯萎.
防治措施:前一症状主要是由于缺氮引起的,可适当增施氮素肥料;后者主要是由于缺镁引起的,可适当增施镁肥.
1.2.1.3 徒长
危害症状:表现为植株软弱,叶片浓绿、狭长. 这种症状主要是由于光照不足引起的.
防治措施: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光照.
1.2.1.4 叶片卷心或包心
危害症状:表现为植株心部嫩叶不向外伸展,而是彼此黏结在一起呈直筒状,又称为缩心. 这种症状主要发生在夏季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下.
防治措施:在夏季高温季节要避免过强的光照,并尽可能降低栽培环境的温度和调节空气相对湿度在75 %左右,也要避免叶杯内缺水.
1.2.2 主要侵染性病害防治
1.2.2.1 根腐病
危害症状:根系部分或全部腐烂变黑,根系生长发育受阻,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一般在栽培基质排水性差,通气不良,基质过湿时易发生.
防治措施:烂根轻微的,先暂停淋水,并疏松基质或更换排水性更好的基质;严重者,先拔出植株,剪除烂根,用70 %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50 %多菌灵500倍液清洗、消毒根部,再用排水性更好的新基质栽培,并适当控制水分,利其恢复.
1.2.2.2 叶斑病
危害症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黑色小斑点,周围有水渍状黄色晕圈,后期变成圆形或椭圆形斑块,边缘暗褐色,中央灰褐色,多在闷热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发生.
防治措施:增强温室内通风,在发病初期剪去病叶,并喷施杀菌剂进行防治,(7 ~ 10)d喷施1次,连喷(3 ~ 4)次,同一种药用(2 ~ 3)次后应换用另一种药. 适宜的药剂有:25 %炭疽净(1 200 ~ 1 500)倍液,或30 %爱苗(2 000 ~ 3 000)倍液,或65 %好生灵800倍液,或70 %甲基托布津(600 ~ 800)倍液.
1.2.2.3 心腐病
危害症状:患病植株叶杯基部组织变软腐烂,稍微提起新叶,即能把新叶或叶杯提出,病部散发恶臭味,严重的可造成整株死亡,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
防治措施:加强栽培管理,高温高湿的夏季多用清洁干净的水冲洗叶杯,加强通风和降温,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75%左右,并避免基质浇水过多. 在高温季节到来前一个月开始每隔15 d喷施一次药剂进行预防;发病初期,(7 ~ 10)d喷药1次,连喷(3 ~ 4)次,同一种药用(2 ~ 3)次后应换用另一种药;严重时,还可向罹病的植株叶杯内灌施药剂. 适宜的药剂有:72 %农用链霉素(2 500 ~ 3 500)倍液,88 %水合霉素1 500倍液,65 %好生灵800倍液,75 %百菌清(600 ~ 800)倍液.
1.2.3 主要虫害防治
1.2.3.1 蚜虫
为害症状:常成群伏于花序或花梗上吸取汁液,使花序失色萎缩,提前凋谢,其分泌物还易引起煤污病. 主要在花序形成后发生.
防治措施:每隔2周轮换使用以下药剂,每5 d喷施一次,用30 %蚜虱绝(800 ~ 1 000)倍液,或10 %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 4 000)倍液,或粉虱治800倍液,或50 %抗蚜威(1 000 ~ 1200)倍液,或氧化乐果(500 ~ 600)倍液.

 


1.2.3.2 斜纹夜蛾
为害症状:为害花序的幼嫩苞片或小花,造成缺刻状损伤,多夜间为害,主要发生在(5 ~ 9)月.
防治措施:在发生初期及时进行防治,(4 ~ 5)d 喷药1次,宜经常轮换药剂. 常用的药剂有:用48 %乐斯本(1 000 ~ 1 500)倍液,或速扑杀(1 200 ~ 1 500)倍液,或锐劲特(1 200 ~ 1 500)倍液,或90 %敌百虫800倍液.
1.2.3.3 红蜘蛛
为害症状:主要在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黄萎,严重时,整株完全失去光泽,常发生于通风不良的环境下.
防治措施:增强温室内通风,为害初期及时喷药防治,每隔(1 ~ 2)周轮换喷施下列药剂,连喷(3 ~ 4)次,喷施时注意将叶面、叶背和叶基全部喷施,以免有残留继续繁殖为害. 用药主要有20 %三氯杀螨醇1 000倍液,或10 %虫螨杀1 000倍,或50 %除螨灵(500 ~ 600)倍液.
1.2.3.4 蝗虫
为害症状:主要发生在(5 ~ 9)月,咬食嫩叶造成缺刻,甚至将整片叶咬断. 防治措施:少量发生时采用人工扑杀,数量多时,喷药防治. 常用的药剂及施药方法同斜纹夜蛾的药剂防治.
1.2.3.5 介壳虫
为害症状:主要栖附在叶片上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片产生失绿的斑点,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其分泌物还易引起煤污病.
防治措施:在发生初期及时防治,(4 ~ 5)d喷药1次,宜经常轮换药剂. 常用的药剂有:速扑杀(1 200 ~ 1 500)倍液,或90 %敌百虫800倍液,或氧化乐果(500 ~ 600)倍液,或48 %乐斯本(1 000 ~ 1 500)倍液.

2 包装
2.1 材料
包装材料应能保护产品不受低温危害、高温灼伤和机械损伤. 常用的包装材料有二种,一是柔软性较好的透明薄膜袋,二是坚固不易变形的纸箱. 如在冬春季温度过低时还要采用保温珍珠棉.
2.2 规格
薄膜袋规格应根据盆花株型和花盆的大小确定,宜上口宽下口窄,上口宽以刚能包住植株而又不会损伤叶片和花序为好,下口宽以能刚好紧套花盆为好. 包装箱规格也应根据盆花株型和花盆的大小确定,直立紧靠排列式装箱,包装箱的高度以稍高于株高为好,长度和宽度以每箱刚能紧靠排列装(16 ~ 25)盆盆花确定;花部相对错位纵躺式装箱,每箱宜装20盆,包装箱的高度是盆口直径的二倍,长度稍短于株高的二倍,宽度是盆口直径的五倍. 在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数量、规格、生产单位、地址、电话,并加注方向指示和勿压、勿潮标记. 在冬春季气温较低时,包装箱两侧不开通气孔,在夏秋季气温较高时,包装箱两侧应开通气孔.
2.3 方法
短途运输时可只用薄膜袋包装,长途运输则应同时使用薄膜袋和纸箱双层包装,在冬春季气温较低时还要在纸箱内四周加放一层保温珍珠棉. 包装前提前一天倒出叶杯内的水分,保持基质湿润. 包装时先用薄膜袋包装好植株整体,再小心装入包装箱,短距离运输宜采用直立紧靠排列式装箱,长距离运输为降低运费也可采用花部相对错位纵躺式装箱. 装箱完成后填写产品名称、数量、规格、收货地址,封好箱口,打上包装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