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贝茨William H. Bates(1860—1931),是美国纽约市的一位著名眼科医师。一次不经的工作中,使他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他发现有些人的;视力是不稳定的;度数是变化的;还有些人的屈光不正;都是可以自动恢复的,但这些用传统的眼科理论是没法解释的。于是,他抛弃了传统的眼科理论,完全从自然疗法的角度来研究视力。最终发现,视力问题是由眼球紧张导致的,用放松眼球的方法可以使屈光不正消失,从而摘掉眼镜,恢复视力,他研究的一系列视力恢复方法,称之为贝茨近视恢复训练法。 在1920年,贝茨医生自费出版了一本书,书名《不用眼镜治疗视力缺陷》。 在贝茨近视恢复训练法诞生后,受到了传统眼科的反对,贝茨本人也因此被他的工作单位——纽约医学研究生院和医院开除。但他坚持推广自己的研究,帮助无数人恢复了视力,成千上万的病人相信他并得到了益处。在他去世后,他的学生继承和发扬了贝茨方法,并把他传播到许多国家。 贝茨方法的实质就是视功能训练、调节和拓展,对各种视力问题都是适用的,比如,近视、远视、斜视、弱视,老花眼、白内障等。由于贝茨的理论当时太过超前,与当时的眼科理论相抵触,以至于没有多少人认识和理解,它的实际价值被埋没,没有被全面的应用。 人们感谢贝茨,发明出一种永久矫正视力缺陷的方法。直到一个世纪以后,贝茨方法在中国大陆才得到广泛推广。 那威廉·贝茨视觉训练法的大概原理是什么呢? 威廉·贝茨视觉训练法是由美国医生威廉.贝茨博士于40年代所设计的一种视觉训练方法,用以减轻或消除因身心紧张而造成的眼肌疲劳,改善视觉功能并控制或治愈视觉疾病。贝茨博士通过对大量患有弱视、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视觉疾病的病人研究后发现,视觉疾病虽然可由许多因素引起,但心理因素则最为常见,其中尤以身心紧张为最直接的原因。他认为,因严重精神负担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并导致心理失衡,而精神紧张又会造成肉体紧张,引起眼肌持续痉挛。长期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或工作,会强化视觉疲劳。因此,视觉疾病患者调整心理状态,解除身心紧张,就能使眼肌松弛,改善眼的调节功能,从而控制视觉疾病。 如何使用贝茨近视恢复训练法? 威廉贝茨视力恢复法必须有专业人士指导训练,并且能够坚持训练才可有效,其训练步奏相当繁琐。也正因如此,威廉贝茨视力恢复法并未广泛使用,不然大街小巷上也不会那么多戴眼镜的了。下面简单的介绍下威廉贝茨视力恢复法的介绍,视觉训练疗法的基本手段是松弛、光照、运动和想象: 舒适地坐在室外,面对阳光。 微闭双眼,放松眼皮。 缓慢深呼吸,并放松全身肌肉。 尽情体验阳光温暖而舒适的刺激。 缓慢而轻松地反复转头部。头部转动的顺序为:上下——左右——顺时针——逆时针。 继续放松眼皮和全身肌肉。 想象自己正在注视远方某个目标,而且看得很清晰、很轻松。 在想象中变换远方注视目标的方向和距离,并体验仍然看得很清晰、很轻松。 继续在想象中注视各个方向和不同距离的其他多种目标,并体验看得很清晰、很轻松。 想象自己正在与友人一起旅游,沿途的各种景色和物体都看得很清晰、很轻松。 缓缓睁开双眼起立,活动四肢和身体,使全身肌肉都轻松而协调。 缓慢深呼吸若干次,并轻松地眨眨眼。 用双手轻轻按摩面颊、眼皮、颈部和双肩,进一步改善微循环,使整个身心更加放松。 贝茨视觉训练疗法每天必须坚持一次(阴天或下雨暂停),一般经数次训练后视觉功能就会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对假性近视的人来说,视觉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 根据贝茨的理论,一切屈光不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的原因,只不过是“不正常的精神状态”所引起的“紧张”。而眼镜不能消除这种紧张,反而妨碍了视力的矫正,紧张状态使眼睛越来越坏,眼镜的度数也越来越深。 贝茨视力训练恢复法就是再次纠正你的视力的方法。使视力器官通过训练不断调整自身机制,从而达到和纠正甚至根治近视和视力问题的方法。 贝茨医生观点的核心是他的调节理论。“调节”是指一个人转眼注视不同距离的东西时,每只眼内调节焦点的过程。眼解剖学公认的事实是,这种调节是通过眼球晶状体改变形状夹完成的。当眼睛注视较近的物体时,称为睫肌的一束肌。肉使晶状体变得更为凸出。晶状体的这种变化已经被人拍摄下来,并且已作过精确的测定。然而,贝茨医生竟然全盘加以否定。他说,晶状体“不是产生调节的因素”。调节焦点是通过改变眼球总长度来完成的,而且这是由于眼球外部的两束肌肉的作用! 方法介绍 1、手掌按摩法:闭眼,将手掌覆盖住双眼,完全阻挡光线,让眼睛感到温暖、舒适的感觉,保持五分钟;每日三到五次。 2、尺子游戏:近视从15厘米的短尺开始,竖放;逐步加长最后达到使用米尺。远视则相反。将尺子边缘向上放置在两眼之间,尺子一边架在鼻梁上,另一边抵住额头下方。捏住尺子下缘使尺子成一直线,刻度与眼睛垂直。这时如果将目光聚焦远处,尺子产生的二重影像看起来像一条隧道的两条边,且两条边缘同样清晰。将视线收回,这时隧道的边缘开始交叉相遇。往复看,每次三到五分钟。 3、眨眼:经过手掌按摩后,以每十秒钟眨2—4次的频率眨眼几十次。 4、呼吸:经常注意自主呼吸,如果发现因专注于某事物抑制呼吸时,注意恢复正常呼吸。 5、眼睛移位运动:目标从清楚移动到不清楚,来回移动进行眼球移位运动。 6、视觉记忆恢复:主要通过心理暗示的方法使视力得到一个目标,从而提高视力和恢复良好的视觉系统。 训练方法 手掌按摩法 用手掌按摩眼部周围 动作: 1.轻轻闭上眼睛,手掌覆盖到眼睛上,阻挡光线和压力; 2.手掌在颧骨上,手指在额头上,注意保持鼻子的呼吸畅通 时间: 保持4-5分钟 重复: 每天3-5次 要点: 保持宁静 眼部日光浴 合上眼睑,享受阳光 动作: 1.少带墨镜,合上眼睑,享受阳光; 2.手掌轻轻按摩,直到影像从视野内消退 时间: 第一天半分钟,以后每次延长一些 重复: 第一天2次,以后每天增加一次,直到最高20次 要点: 1.如果没有阳光,可以用聚光灯,注意不要用荧光灯或者紫外线、红外线灯; 2.为了均匀照射到视网膜的每个角落,可以适当缓慢摇动头部。 视觉融合游戏 1、视觉融合游戏-一支铅笔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减少双眼视差 动作: 1.1.取一支笔,放在距脸部45厘米的位置,再选远处一个参照物; 1.2.先聚焦看铅笔,这时远处参照物看起来有两个影子; 1.3.然后聚焦参照物,这时会看到两支铅笔,交替这两个动作 重复: 闭住一只眼睛做三次,然后再闭住另一支眼睛做三次,最后睁开两只眼睛做三次 要点: 目的是让两个影子同样清晰;如果熟悉了这一套动作可以进行两支铅笔的视觉融合练习 2、视觉融合游戏-两支铅笔 稍复杂的化实为虚,化虚为实,减少双眼视差 动作: 2.1.取两支笔,一前一后放在距脸部45厘米以及30厘米的位置,再选远处一个参照物; 2.2.先聚焦看近处的铅笔,这时远处的铅笔和参照物看起来都有两个影子,让这四个影子包围近处的铅笔,保持这四个影子都很清晰; 2.3.然后聚焦远处的铅笔,这时会看到近处的铅笔和参照物分别有两个影子,同样让四个影子包住远处的铅笔,保持这四个影子都很清晰; 2.4.最后聚焦参照物,这时会看到四个铅笔的影子,同样让四个影子包住远处的铅笔,保持这四个影子都很清晰,交替这三个动作。 重复: 闭住一只眼睛做三次,再闭住另一支眼睛做三次,最后睁开两只眼睛做三次 要点: 目的是让四个影子同样清晰。 3、视觉融合游戏-尺子 扩大视觉融合的范围 动作: 3.1.取一把尺子,放在两眼间,边缘朝外,搭在额头下方和鼻梁上; 3.2.聚焦远处,尺子看起来有两个清晰的影子; 3.3.聚焦近处的尺子,则尺子的尾端会融合在一起,交替这两个动作 要点: 近视要从15厘米的尺子开始,逐渐增长到1米长,远视则反之 4、视觉融合游戏-绳索 训练视觉融合的熟练度 动作: 4.1.取一根长约4米的绳子,每隔30厘米打一个结,一头绑在视平线的高度,一头用手拿着,凑近鼻子; 4.2.聚焦至绳子中间,这时看起来是个”X”形状的影子,然后聚焦在每一个绳结,并且保持清晰的”X”形状的影子要点: 如果一开始做不到清晰的看到”X”形状的影子,那么可以像融合游戏-铅笔里面那样,先闭起一只眼睛做练习,熟悉之后再用两只眼睛。 相关著作 1920年,贝茨医生《不用眼镜治疗视力缺陷》。 1934年,塞西尔·普赖斯的《视力的改善》 。 1944年,哈罗德·佩帕德的《不用眼镜恢复视力》美国的畅销书。 1948年,拉尔夫·麦克法登的《不戴眼镜也能看见》兰登出版公司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