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神歌是从晚饭后开始的。当天黄昏时分,神歌组织者在祠堂或大堂屋中烧起一堆熊熊大火,火堆四周排起供歌师坐的椅子和供族人坐的长条凳。一般左侧坐族人选出的主队歌手,右侧坐请来的客队歌手。火堆里层坐歌手,外围四周坐观众。屋内两侧上方是伴奏。伴奏乐器很简单,只有一面大鼓和一面大锣,唱完一句,以打击锣鼓作为过门。 待歌手入座,组织者先在祠堂门前燃放烟花和鞭炮,然后在祠堂里的菩萨和祖宗牌位前燃放鞭炮。随着鼓声“咚咚……”作响,热闹的祠堂安静下来,主人开始喝歌头。鼓师每敲一次鼓,“主人”就喝两句歌头,祠堂里的人也跟着喝一声“嘿”、“嚯”之类的语气词以壮声威。歌头是一段较长的念白,由主人一念到底,主要内容是把中国历史上历代著名君王、英雄豪杰直至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逐一述颂,故“喝歌头”也叫“喝历史”。如歌词: 伏羲天地开泰,帝道遐昌。 良辰吉日,喜气洋洋。 神圣巍巍在上,老幼列坐两旁。 众位听吾唱道,从头叙过端详。 神乃天仙下界,威灵显应豪光。 职受当朝一品,威风八面难当。 武能摆兵布阵,文能撰写文章。 天子命吾巡狩,各州府县情详。 上巡云贵三省,下巡川广两江。 南巡缅甸交趾,北巡塞上西凉。 昔日乾坤开辟起,朝朝相见有贤良。 子天丑地人寅出,伏羲八卦定阴阳。 神农医药尝百草,轩辕礼乐振纲常。 尧眉八彩登宝位,舜目重瞠坐朝堂。 禹疏九河多功绩,万民感戴圣贤王。 …… 辛亥革命孙逸仙,建立民国美名扬。 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全靠共产党。 …… 自从今日唱过后,荣华富贵万年长。 在通山各地,歌头的内容稍有些变化,不过都不长,几分钟便完毕。喝完歌头,主人在祖宗牌位前燃放鞭炮,以示暂时休息。10余分钟后,鞭炮再次响起,便开始唱“主歌”。 正式唱神歌时,先由主人唱《请客》,主人很有礼貌地用歌唱形式将歌师和客人们请入歌堂。唱《请客》时,要把被请者的祖籍地点或历史上同姓氏名人在头一句中引唱出来,向在座人介绍一番。主人唱:“寒舍今宵设歌台,奉请各位老贤才,炮竹喧天锣鼓响,尽情尽兴唱起来。回头叩请四箴(程姓尊称)驾,××兄台吐金兰,既来看得愚辈起,感激之情身心怀。”每人请三首,被请歌师回唱答谢:“闻听主君将我喊,为愚觉得脸无颜,应为登门三顿首,如今礼短休见外……”。在邀请客人时,不能指名道姓,而要称呼对方的堂口或百家姓中的典故名,如王氏家族称“三槐先生”或“三槐堂”;徐氏家族尊称“南洲先生”或“南洲堂”,或者歌师自称“××来到宝地”等等。 《请客》唱完后,行令唱歌,歌郎和客人等轮流接歌。通常,接歌者应按照主人行令的某一韵类的限令歌唱。所谓限令,是指传统的对歌词作出一些特殊的规定和要求。行令即主人带头歌唱某种音韵的歌,等于主人发布传统的对歌词已作一些特殊的规定和要求的演唱令。神歌平仄一般先以方言“来”、“才”、“开”字的声韵作为开篇起韵,依次为“英”、“连”、“郎”等。主人和客人之间的对唱,其中绝大部分是叙事歌,讲乡土风俗,拉家常,唱典故,叙事,叙景,叙情。此段时间唱的神歌通俗易懂,格律要求较宽,主要是娱乐广大普通听众。 “主歌”演唱时,一般要休息两次,第一次在三更时分,第二次在五更之时,通常是在唱完某一韵的歌便鸣炮宣告暂停,大伙共同进餐吃酒。再接着唱下去时,须先唱《人情歌》,这是主客之间的对歌。主人唱:“今宵怠慢众乡情,愧无好酒待佳宾,淡茶薄肴休指责,念在平时契爱情。”客人唱:“主人今宵太过情,满桌盛肴款外人,无有美言来奉赠,祝贺贵府百事兴。” 神歌唱到后半夜,唱词格律要求严格些,通常是两队歌师间互相考难对方,要求歌规严谨、满平满仄,如有差错,约定喝凉水以示体罚,由此会出一个小高潮。常唱的词牌有《西江月》《贺新郎》《临江仙》等,也有极少数唱《满江红》。除此以外,还唱十六字令和三五七长短句。内容是先唱古人,如三国故事、二十四孝等。再用约定俗成较难的格式来唱新内容,常见的有“风花雪月”、“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关山万难”等,在一首七绝中,每句都要隐含四个内容,如“渔樵耕读”:“八十老翁渭水行,武吉卖柴打煞人。梁父吟成田垅上,悬梁刺股是苏秦。”有时还相互挖苦,相互攻击,以此取笑娱乐。 快到天明时,开始“祝神”,祝神包括“嘱神”和“祝福”两部分。嘱神即是请神来护佑族人。摆上三牲祭礼,燃放鞭炮,焚香拜祭神灵和祖宗,祭拜过后,歌师开始嘱神祝人。有的乡镇是主人嘱神祝人,有的是主人和客人一起嘱神祝人,还有的是由被请来的外村歌师一人独唱,据说这样做将更为吉利和灵验。歌师一般只选其中某音韵的套词一唱到底,往往要唱二三个小时。歌师既代表人又代表神,嘱神的顺序依次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阴太阳、天神、地神、家神,祈祷众神灵赐福。家神包括门神、屋檐神、灶神、五方神、厕所神、猪圈神及宗族中已故历代名人等。 如: 吾把神主来叫应,洗手炉中装炷香, 银壶酌酒盅盅满,三牲祭礼摆满堂。 银烛宝灯高照起,各种果品放中央, 吾把众神来嘱告,诸神诸圣听言章。 …… 开言便祝张玉帝,差下童子应四方, 五风四雨光化日,国泰民安万年长。 焚香叩拜送子娘,送子娘娘到华堂, 送子莫送凡间子,状元榜眼探花郎。 天神祝过往下方,虚空过往神帮忙, 要将福禄齐降下,多多赐予贵府上。 …… 回头又祝读书郎,诗辞歌赋样样强, 有日朝中来应试,保送状元到府堂。 …… 自从今日祝过后,荣华富贵万年长。 祝神虽有较固定的歌词,但各地姓氏都不一样,因为他们有各自信奉之神,有各自的宗祖,这些都要在歌中唱出来。如大路乡寺下徐氏祝神开头: 灵神在上多赐福,长命富贵降村门。 同心求祝满堂神,嘱告扬泗共三熊。 普保天下神相会,荫佑四方保乡村。 …… 今宵与神求十祝,祝过灵神保乡村。 一祝府门与宗祖,先祖与妣显其神, 荫佑后代人兴旺,人兴财旺永昌隆。 二祝家堂并香火,三教交集并明神, 神灵在上多赐福,多赐福寿与主人。 三祝下位并福主,福主号得张生公, 张公大帝当朝坐,威灵显应保府门。 四祝府门与灶君,张安相公李夫人, 好事启奏玉帝听,息事理藏在腹中。 五祝府上正根神,二位神圣两地分, 正梁本是一屋主,普保府主一满门。 …… 嘱神过后便是“祝福”,也就是“祝人”,为全村男女老幼祝福。村落小的家家户户要祝福到,为每家主人唱一首。户数多的村庄便分类来祝。一般根据族人居住顺序遂户进行,祝到谁家,谁家主人就会站出来,在祠堂神位前奉上糖果,鸣放鞭炮,并要磕头。每家每户祝完后,歌师再向全族喝彩(十祝):“一祝早登龙虎榜,文章定发少年人,名题金榜从今起,早步金阶保国门……十祝十全大吉庆,家家幸福乐天伦,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本佳章奏上苍,玉皇接本喜洋洋,南阳喜庆人增寿,富贵荣华万代长。” 唱完祝神,天已大亮。这时,主人就要抱着或由多人抬着披红挂彩的菩萨和宗祖牌位,在敲锣打鼓声和鸣鞭声中围着村子绕一圈,祝愿村子里的人们吉泰平安。此仪式被称为围龙,也叫围神。神歌演唱结束,主人邀客人吃早饭,然后鸣炮送客,并为歌师奉送红包以示酬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