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考古学界的年度盛宴——2015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

 RK588 2016-01-16

  海南地区史前文化是什么样子?良渚文化跨过长江有何特征?周原遗址的“立石”遗迹用途为何?海昏侯墓到底有多奢华?古代宫室制度布局源头在哪里?“致远号”为何沉没?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听听各位专家是如何解读的。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摸索中前进,破解海南史前考古谜团

  海南地区史前文化是什么样子,有何特征?海南岛史前时期文化内涵该从何说起?在社科院考古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考古队登上这个小岛之前,一切都还是未解之谜。从始于2012年的考古调查到随后连续3年在不同区域相继开展发掘工作,考古队共发现3处全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并通过地层叠压关系构建了英墩早期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桥山文化遗存最基本的年代早晚架构。同时,桥山遗址还是海南地区目前所见面积最大、首次发现墓葬遗存的沙丘遗址。这些考古发现所取得的丰富文化及自然遗物,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如墓葬形制、贝壳等水陆生动物遗存为探讨海南岛史前考古学文化与编年、研究当地古代人类的埋藏方式及体质特征、古环境变迁和人类生计方式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最后,汇报人、此项目领队傅宪国研究员强调,作为特殊地理环境下创造出的独特岛屿文化或海洋文化,当前所认识的六期考古学文化遗存之间仍存在缺环,未来仍需有针对性地且更深入地展开调查、发掘、研究工作,以解决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问题。






  专家点评:“系列完整、年代明确、特点鲜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弛教授用十二个字精炼概括了这项史前新发现。此前发掘的石贡遗址曾出土一些器物属桥山、莲子湾一类遗存,但由于石贡遗址材料未发表,序列尚不清楚。此次新发现则给出了三亚英墩、岗山、陵水莲子湾、桥山等六期文化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化序列;对于英墩文化年代问题,认为其不晚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另外与广东大陆地区的史前咸头岭-台山新村-高明古椰文化序列、广西顶蛳山1-4期的序列相比,海南东南部前五期文化序列与之虽有联系但并不相同,具有独立的特色。臧振华曾提出此处与台湾大坌坑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有相似之处,这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台湾-海南-越南这条海陆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将学术视野拓展到东南亚一带。

  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当良渚文明跨越长江一路向北

 被誊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其分布核心区域位于环太湖地区。蒋庄遗址作为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让考古界感到惊喜和意外。在抢救性发掘中,发掘面积达3500平方米,目前共清理该时期墓葬278座、房址8座、灰坑110余个,出土玉、石、陶、骨等不同质地的遗物近1200件。该遗址发掘的良渚文化墓地特点鲜明,墓葬数量多且埋葬密集,可能为“高等级墓”与“平民墓”分区埋葬的公共墓地;葬式多样,一次葬与二次葬并行,二次葬又能细分为火化葬和拾骨葬两种。蒋庄遗址的发现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为深入研究良渚文明与良渚社会以及良渚文明边缘区域聚落提供了新资料;墓葬信息对研究良渚文化的埋葬习俗、社会组织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表示,该遗址的发掘对于构建江淮东部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良渚文化与北方大汶口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而墓地的兴衰也能折射出核心区良渚文化文明化的进程。






  专家点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说这是首次公布蒋庄遗址发掘情况和出土遗物状况,蒋庄遗址的发掘意义重大,首先该遗址地理位置特殊,位于良渚文化核心区偏北部,相比较于陆庄遗址和花厅遗址,蒋庄遗址的良渚文化因素更加纯粹和鲜明;而同样处于长江以北地带的青墩遗址则以崧泽文化时期堆积为主,蒋庄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良渚文化空间分布上的空白。其次,由于土壤环境等因素,完整地揭露一处人骨保存状况良好的良渚文化墓地,为研究带来了宝贵的资料。赵辉教授认为蒋庄遗址墓葬区的延续使用时间较长,跨越良渚文化早期到中期偏晚时间段,但墓葬整体规格不高、玉器数量不多,墓地贫富分化状况为研究一般聚落社会阶层等级分化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最后他表示蒋庄遗址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极大丰富了复原良渚社会的资料。一些墓葬和房址相互打破,为下一步研究聚落内墓葬和房址的关系提供重要素材。

  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发现独特的“立石”遗迹

  2014年9月周原遗址启动新一轮考古工作。贺家北区域发掘诸多重要遗迹,呈“回”字形的凤雏三号建筑基址是迄今发掘的规模最大的西周建筑遗址,为研究西周时期建筑形制演变提供了实例;三号基址中长方形院落内发现有立石、铺石等特殊遗迹,有学者推测这可能是一处“社祀”遗存;董家居址墓葬区共清理中小型墓葬20座、灰坑124个、房址5座;与此同时,水系发掘也取得一定成果,如初步认为周原遗址内存在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蓄水池与饮水池等水系遗存,进而构成一个水网系统。水系的发现加深了对周原遗址聚落扩张过程与水源关系的认识,填补了周代都邑性遗址给水(池苑)系统的空白。






  专家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认为对周原遗址的发掘是近年来周原乃至西周考古的重要发现与突破。凤雏三号建筑基址单体面积大、结构独特,尤其是第一次发现了西周时期特殊“立石”遗存,这和先前云塘建筑基址中发现的瓦砾堆积分布有所不同,该“立石”外形规整、体积较大且置于重要的院落之中。保守估计,除了用于社祀,可能具有其他用途;墓葬中腰坑比例高,腰坑是典型的商人习俗,可初步判定为殷遗民墓地;在谈到以厘清水网系统为目标,深化聚落结构和功能分区研究时,王巍表示,水系水网在都邑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是研究都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原遗址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他呼吁学者加强水系研究的意识,把水的利用、人与水的关系置于考古研究当中。

  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事死如生 事亡如

  经过近5年默默的考古发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终于在2015年11月登上各大媒体头条,进入大众的视野。随着一个个惊人发现,一件件精美文物,一条条谜底的揭晓,人们对海昏侯墓的兴趣愈发浓厚。





  海昏侯墓园以海昏侯和侯夫人墓为中心建成。由园墙、门、门阙、两座主墓和7座祔葬墓、寝、祠堂及园寺吏舍等建筑构成,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这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具有重大价值。同时海昏侯墓也是西汉中晚期列侯等级墓葬的典型代表,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等级的墓葬制度等具有重要的义。5年以来海昏侯墓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共计出土金器、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简牍等珍贵文物约1万余件。随葬品按照功能分区,包括钱库、粮库、乐器库、酒具库、武库、文书档案库、娱乐用器库等。根据考古发现推测,墓主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可能性最大。



  专家点评: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信立祥点评:海昏侯考古团队拥有清晰的考古理念。早在5年前,海昏侯墓及侯夫人墓就被发现了,为了进一步搞清关系,考古队对周边汉墓群作了详细的调查和勘探;这次发掘不是单纯地发掘墓葬本身而是将墓葬与大遗址保护有机联系起来,借展示和利用的契机为申报文化遗产创造条件;在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保护方面文保专家与考古人员共同合作,提出合理预案,实施实验室考古套箱提取的方法,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脆弱文物和埋藏情况复杂的文物。他表示多重证据将墓主身份指向刘贺,若此说法成立,那么海昏侯墓则为标准的列侯墓,并无僭越现象。海昏侯墓主椁室周围环绕回廊形藏閤,藏閤按照功能区分,信立祥表示这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观念,可以说海昏侯墓反映了墓主生前的性格特征和日常爱好,通过深入研究或可改变史料对海昏侯的记载。

  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开古代宫室制度布局之先河

  2012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开始对太极殿遗址进行了全面勘察,明确了其规模范围、形制结构、保存状况和时代序列。通过系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太极殿遗址的分布范围、形制布局和时代演变。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由居中的太极殿主殿和两侧略小的太极东、西堂组成,太极殿与宫城三号建筑、二号建筑以及宫城南门阊阖门又位于同一建筑轴线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由此确立了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单一宫城正殿,以太极殿为大朝、东西两侧并列的东西堂为常朝的“东西堂制度”,在中心正殿前设三道宫门、宫城三大主殿南北纵列的“五门三朝”制度等,开创了中国古代宫室制度及都城布局的一个新时代。项目领队刘涛说,这一发现与文献记载太极殿是由正殿、东堂、西堂和四周的廊庑等附属建筑共同组成宫城内的中心殿庭院落相吻合。




  从汉魏洛阳城开始确立的这一宫室制度,对后代都城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直接为隋、唐所沿袭,更为其后的宋、元、明、清所继承,并远播至东亚其他地区。所以,太极殿在中国乃至东亚的古代都城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专家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总结道,中国讲究“中”,“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择中而立”这一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历朝历代无论哪个民族继承文化,都沿用这一规制。因此可以说汉魏洛阳城开启了中国古代都城单一宫城制度的新纪元,不仅被后代沿用,甚至传播至其他国家,现存北京故宫太极殿和明清北京城建筑布局均脱胎于此。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海魂不灭之甲午名舰致远号

  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是近年来中国水下考古的一项重要成果。历经2013~2015年三个年度的调查与清理工作,截至2015年共揭露出船体长度60余米,宽9~10米,船体外壳用钢板构造,使用铆钉连接,内垫木质船板。共清理出水文物60种150件,涉及船上构件、武器、个人物品等。结合历史资料与当地口述史料,以及考古发现的沉舰穹甲结构、方形舷窗、带有“致远”文字款识的制式餐具等,学者一致同意“丹东一号”沉船为北洋水师致远舰的结论。此次水下考古为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专家点评: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说,“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是一个特殊的项目,是此次考古论坛唯一一个水下考古获奖者,也成为历年来时代最晚的六大发现。作为近年来水下考古的重要项目,结合甲午战争120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背景,这一发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并在水下考古发展史上起到了示范作用。魏峻表示,自1987年成立水下考古协调小组至今已有28年历史,在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后,目前水下考古的科学性、规范性正在逐步提升。使用现代探测技术、综合运用旁侧声呐、磁力仪等多种科学手段为日后的调查提供了良好范例。最后他表示“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项目为近现代大型军舰考古积累了经验,对近代军舰考古工作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

  最后,王巍所长对本次六大发现做总结发言。此次入选的六个项目地域范围广、年代跨度大、既有陆上发掘项目也有水下调查项目。这综合地反映出中国考古学的现状,以及中国考古学新的发展方向。虽然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各具特色,这六项发现都存在一定的共性,均拥有明确的学术目标、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先进的学术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王巍所长认为此次论坛体现了中国考古迅速发展、不断赶超的特点,中国考古学正处在从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迈进的过程,反映了中国考古学的进步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