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森林疗养 你的未来我们如何筹谋?

 李朝云律师 2016-01-17
        森林疗养是时代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未来,森林疗养不仅能在林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将成为国民的一种福利。
  森林疗养纳入国民医疗保险体系有哪些益处,在中国能否行得通?森林疗养基地该如何建设?政府在森林疗养产业发展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这项产业有着怎样的前景……《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近日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日本森林医学研究会会长、日本医科大学副教授李卿,以及日本千叶大学健康环境领域科学中心教授宫崎良文。
将森林疗养纳入国民医保体系
可减少医疗费
  据《2014年中国医疗机构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疾病谱的变化、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新医改持续推进,我国居民的医疗需求持续增长。
  每个人都想获得最好的医疗,但医疗资源毕竟有限。能否独辟蹊径寻找一种不同的医疗方法,既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又能做到科学、合理?
  答案是:可以!
  这种医疗方法就是:森林疗养!
  国际上,德国是唯一一个将森林疗养纳入国民医疗保险体系的国家。在德国,国民可以在保险范围内,每4年享受1次为期3周的森林疗养。
  如果将森林疗养纳入国民医疗保险体系,在中国能否行得通?
  李卿明确表示:可以。“从减少医疗费的角度来说,绝对好。因为我们已经发现森林疗养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完全可以纳入医保体系中。德国之前都没有研究数据,只是凭着经验觉得森林环境比较好,就将其纳入进来,现今他们的保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这个政策体系比较复杂。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可行的。如果中国想做,把德国的经验学来就行。”
  宫崎良文认为,要把森林疗养纳入医保体系中,首先要有数据的支持。比如把森林疗法作为疾病的预防方法,在国民中普及后,从医疗费削减的角度看是否有效果。从2014年开始,他就已经与数量经济学家在日本鸟取县的一个小城镇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我想用数据来证明,森林疗养引入前后,医疗费用到底有什么变化?但这个需要3-5年时间,做很多个地区才有说服力。” 
  
享受森林疗养的德国人 小山佳纪 供图
特色是森林疗养地建成的关键
  做名片也能成为一种产业?
  当然!我说的这种名片或是用桧木做成,或是用杉木做成。当你收到这样一张与众不同的名片时,放在鼻下闻一闻,就会被名片散发出的树木芳香气息所吸引,让你有一种进入森林的感觉。
  宫崎良文告诉记者,森林产品在各个国家早已有之。但在日本,很多森林产品都独具特色。“比如日本长野有一个小城镇,那里有一种非常好的树——桧树,被当地人用来做菜板或做成名片,还有的被提炼做成精油,或将提取的精油放入沐浴液中。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突出自身特色,避免同质化现象。
  森林产品尚且如此,森林疗养基地的选取想必更要特色鲜明了。
  对此,宫崎良文表示,森林疗养基地的认定必须符合3条标准,即基于数据的医疗评价体系、软件方面和硬件方面。其中,软件方面包括文化、历史、饮食、温泉等;硬件方面包括森林本身的质量,住宿设施、医院、疗养路线等。同时,在森林疗养基地认定时还需要进行6项指标的测试,即副交感神经活动(心率变动分析)、交感神经活动(心率变动分析)、最高血压、最低血压、心率、皮质醇浓度(压力荷尔蒙)。通过测定以上6项指标,来评价森林环境的减压放松效果。“目前,日本已经认定的森林疗养基地有60个,目前还有2个已经做了评价,等待审批。在日本的森林疗养基地内,除了有一些标识外,还把我们进行的试验结果画成图,除了标注研究者的姓名外,还要把试验结果呈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比如,进行的两晚三天的森林疗养,可以提高免疫活性;看森林景色时,可以减压等。”
  李卿告诉记者,目前,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疗养基地的建设已经进入评价阶段,如果进展顺利,2017年4月中国首个森林疗养基地将会诞生。 
 
在森林中疗养的德国人 小山佳纪 供图
林业部门应牵头开展森林疗养研究
  研究项目,缺少不了资金的支持。对于森林疗养的研究,同样如此。那资金从何而来?
  李卿和宫崎良文说,对于森林疗养的研究,政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参与:一是研究阶段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二是政府须将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2004年-2007年,主管森林的日本农林水产省投入了1.5亿日元,日本文部省投入了1.2亿日元用于森林疗养的研究。地方政府每年也拿出一定经费用于森林疗养的研究。所以,森林疗养的研究,特别是在刚刚起步时,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韩国森林疗养仅研究预算一项,政府就投入了160亿日元。可能,目前中国在研究方面的投入还不多,但以后推广的力度肯定会很大,会超过日本、韩国。”
  此外,李卿还特别强调,在森林疗养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一定要具有综合性,要有学医的、学林的,还要有学心理学的、学生理学的等等。但最终要以林业部门为主。“我们研究的是森林与人的关系,没有森林,不能成立;没有人,也不能成立。因此,要把林学专业的人与医学专业的人有机结合。在日本,也是这样的。像我是学医的,而宫崎良文是学林学和生理学的,还有其他林学专业的。我们的研究工作由主管森林的日本农林水产省牵头,邀请医学专家参与。因为仅是医学界牵头肯定不行,他们不了解森林的环境。”
  “中国应把日本或者国际自然与森林医学会得到的一些数据、成果、经验,尽快应用于实践。”宫崎良文建议,中国、日本、韩国同属亚洲地区,可以共同合作开展研究,在互相借鉴经验、互相竞争的过程中,把各国的森林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制定出符合自己国情的森林疗养系统。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森林疗养的研究和应用。“目前,中国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已经进入了发展森林疗养产业的最佳时机,应该利用这一优势先做起来,可以边做边修正方针。如果将理论与实践这两个车轮共同推进,中国的森林疗养产业将有着无限光明的前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