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自清和他眼里的女人

 邓超越梦想 2016-01-17

他是个怎样的人

朱自清是这,是那,我都没有异议。我说一句话,想来别人也不会有什么异议:朱自清是个男人,然后才是这,是那。

假定这世上或某一个区域内,男人和女人一样的多,所有的男人都可以看到别的女人,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男人看女人,总要比看男人多些,至少也多一个。如果再加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看到的女人就要更多些。作为男人的朱自清,也不会是例外。

基于这样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理念,写一篇这样题目的文章,对受人敬重的朱自清先生,该不能说是轻亵或诬谤。

先看看朱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若好色成癖如郁达夫,或是风流倜傥如徐志摩,这样的研究——请允许我用这样庄重的字眼,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好色成癖的男人,会疯狂地追求女人;风流倜傥的男人,女人会往他身边凑。惜乎身高一米五七的朱先生,跟这两类人都不沾边。

朱先生是个内向的人,腼腆的人,从品行上说,绝对是个正人君子,且不是鲁迅笔下的那种型号的。看看他讲课,就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忠厚人了。

他那时是矮矮胖胖的身体,方方正正的脸,配上一件青布大褂,一个平顶头完全像个乡下土佬。打的是扬州官话,听来不甚好懂,但从上讲台起,便总不断的讲到下课为止。好像他在未上讲台前,早已将一大堆话,背诵过多少次。又生怕把一分一秒的时间荒废,所以总是结结巴巴的讲。然而由于他的略微口吃,那些预先想好了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于是他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一到学生发问,他就不免慌张起来,一面红脸,一面急巴巴的作答,直要到问题完全解决,才得平舒下来。(《杭州第一师范时代的朱自清先生》)

这是朱先生北大刚毕业,在杭州第一师范教书时的情形,他的学生魏金枝记下的。后来当了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情况是不是好了呢?没有好多少。下面是他的学生吴组缃的回忆:

我现在想到朱先生讲书,就看见他一手拿着讲稿,一手拿着块叠起的白手帕,一面讲,一面看讲稿,一面用手帕擦鼻子上的汗珠。他的神色总是不很镇定,面上总是泛着红。他讲的大多援引别人的意见,或是详细地叙述一个新作家的思想与风格。他极少说他自己的意见;偶尔说及,也是嗫嗫嚅嚅的,显得要再三斟酌词句,唯恐说溜了一个字,但说不上几句,他就好像觉得自己已经越出了范围,极不妥当,赶快打住。于是连连用他那叠起的白手帕抹汗珠。(《佩弦先生》)

有这两三件事,说朱先生是个怯懦的人,也不为过吧。

只有这样的人,看看他是怎样看女人的,才有意味,才有认知上的价值。

他的婚姻状况

一个人的婚姻状况,常常制约着,或是怂恿着他对女性的态度。怂恿也是一种制约。

朱先生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一九一六年考入北大预科,当年寒假里回扬州老家结婚。妻子武钟谦,是扬州名医武威三的女儿,朴实,文静,在《杭州第一师范时代的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魏金枝说:“至于我们的朱师母呢,也正和朱先生是一对,朴素羞涩以外,也是沉默,幽静。除开招呼以外,不大和我们搭腔,我们谈着,她便坐在床上做活。”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夫人在扬州家中病逝,三十二岁,遗三子三女。朱先生与夫人同岁,都是一八九八年出生。

第二次是一九三二年八月,与陈竹隐女士在上海结婚。陈是四川成都人,少先生七岁,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为齐白石、溥西园的弟子,工书画,善度曲。这第二任夫人,可说是一位新时代的新女性了。婚后随夫北上,住在清华园里。抗战爆发后,朱先生独自赴长沙,又转赴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陈由北京赴昆明与丈夫团聚。抗战后期,带着孩子住在成都。

对武钟谦夫人,朱自清的心里,始终充溢着真挚的情爱,《给亡妇》可说是一曲爱的颂歌。现在要说的是这篇文章写作的时间。若是刚刚去世,痛不欲生,秉笔为文,自在情理之中。但愿是这样,然而不是这样。文末标明一九三二年十月,是武去世三年之后,又是新婚三月之内。未及百日,如此痛悼亡妇,可以说是对亡妇的一个交代。文中有“五个孩子都好,我们一定尽心教养他们”之语。是不是也有一点“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的意思在里面呢?

单就这篇文章来说,这样立论不免轻率,从此后朱先生的《日记》中寻按,就不能说无影无踪了。

一九三三年一月十五日,也就是《给亡妇》一文写罢不久,朱先生“在平伯处打契约桥牌,并吃晚饭,归时竹似怒”。此后夫妇间小的龃龉,在日记中时有所见。有时纯属记事,却不能说没有怨怼之意,如“竹病中延一中医诊治,竹信中医甚笃,然中医诊金昂甚”(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四日)。又如“晚竹谓予近太懒,为之惕然”(一九三三年三月六日)。

有没有大的龃龉呢。现在所能看到的最全的朱自清的日记,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朱自清全集》中的第九、十两卷。全翻过了,没有。删节太多了。一部分在《新文学史料》上初发时,陈竹隐夫人就删去一部分,轮到儿子朱乔森编全集,又删去一部分。朱乔森还说,“所删的其实并不多。除一九二四年的那一本外,需删之处只是删除了几句话或一段话,从未有一整天的记载全部删除的。”

……

我并不反对删除。我要说的是,删除了就说删除了,不要说没有删除。明明删除得干干净净,还要说什么“从未有一整天的记载全部删除的。”

且看这样一例。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九日记:

补记在城中日记,记昨日系一长段,写后心甚舒畅。又想起一事,七嫂爱七哥而七哥冷落异常;我爱隐而隐无意中冷落,情形正相反,岂天地间无佳偶乎?然何以论少谷夫妇?总之忍耐终不可缺。

“昨日系一长段”,昨日即一月二十八日,一长段呢,却只有日期、星期和那个“晴”字了。是夫人删去的,还是儿子删去的?舍间有全套《新文学史料》,查一查便可知晓。不费这个神了,反正是全部删去了。现在可以肯定地说,删去的是夫妇之间的一场大的龃龉。

这绝不是要揭谁家的隐私,我还不至于这么卑劣。我是要探究一个品行方正的好人的妇女观,而且要全部利用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夸饰,也绝不遮掩。可以不杜撰,但绝不会不考证。精明和诚实,同属优秀的品质。

有一个时期,朱自清对他的夫人,似乎已不止是怨怼了。一九三四年一月二日记:

入城至吴宅,吃牛肉锅,极美。食毕跳舞,余兴致先不佳,后较好。舞得非常生,只一次合上拍子。竹跳甚多,其履不佳,一胫常外歪斜,又身子不直,显得臀部扭得厉害,然甚刺戟余也。

徐志摩一度对陆小曼失望后,曾在日记中写道:“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厌恶的出发点,也不一定是身体,但厌恶到了身体也就到了顶点。”可不可以把这句话转用在这儿呢。还是不要吧。那就都让一步吧,你也得承认,朱陈之间的关系,不像一些传记里说的那么好。

抗战后期在昆明,朱先生那么艰难地活着,冬天甚至披着赶车人穿的光皮板子(俗名一口钟)御寒,这在当时的大学教授里,是绝无仅有的。樽节下来的钱,乃至是借来的钱,按时寄往成都。若是武钟谦夫人,再苦也是要和丈夫在一起的。

说了这么多,只是提供一个背景,并廓清一些阻障,毕竟,写朱自清眼里的女人,不应当只说他的两位夫人。纵使夫人是他眼中最常见到的女人。

他眼里的女人

或许是生性太腼腆,或许是心里太忧伤,每见到漂亮或心仪的女人,朱先生都有精细的观察,且在日记中有简约的记载。篇幅关系,更是学力所限,我不打算再做什么分析与辩证了,谨略加挑选,按时序胪列,请读者自个儿品味其中的情致。先录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八日日记中的一段话,作为引子,也可说是朱先生的妇女观吧:

对女子之我见。西洋女子已得独立,故服务之观念强,抚慰丈夫方面甚佳。曰女子服务之观念过强,以至失去独立之人格。中国女子只事争独立,为丈夫服务之观念全废,此盖过渡时代人之命运欤!

下面是他日记中的记载。引号里的是原话。

一九二四年九月五日,由温州乘船赴宁波任教,“船中见一妇人。脸甚美,着肉丝袜,肉色莹然可见。腰肢亦细,有弱柳临风之态。”

在宁波,“访萼村,见一女客,甚时髦,两鬓卷曲如西洋妇人也”(一九二四年十月五日)。第二天,“与萼村同到丹生家。丹生夫人甚健谈,人甚飞动。而在其处便饭,菜甚佳美!

一九三一年八月,经苏联赴欧洲度假,九月四日车过柏林,“车中有俄妇甚有致,与其夫俱,亦翩翩。打桥,其夫妇桥甚精,有记分纸,殆亦甚好之也。

就是不甚喜欢的女人,只要风度好,他也很是欣赏。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在伦敦,邀请周先生在顺东楼进晚餐时,遇见两位中国女士,“她们说上海方言。我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听到上海话了!她们的作风举止也是一副上海派头,我对她们既讨厌又赞赏,这真是自相矛盾啊。

一九三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在德国游览期间,“车中遇一医生(Cadness)小姐,活泼可爱,不似英人,使人颇有好感。

一九三二年八月十六日,蜜月中游完普陀,“到上海,赴六妹处,遇邓明芳女士,颇有标格。

一九三二年十月七日,乘火车去南开学校讲演,“车中遇方令儒女士,尚有姿态。

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二日,入城,在杨今甫处午饭,饭后论《啼笑因缘》及《人海微澜》,“旋陶孟和夫妇来,陶夫人余已不见数载,而少年似昔,境遇与人生关系真钜哉。”陶夫人即沈性仁女士。

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参观一个画展,“今日来名人甚多,余姗亦在,其笑如吴三妹也。”余姗当为俞姗。

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日,参加一个文学讨论会,会后有饭。“吃饭时,桌上的饼甚美。后遇淑芳小姐,真是个才华出众的女士。”

一九四一年三月六日,“上午宋夫人及廖二姐来访竹,适竹去医院,因留客谈。宋夫人打扮得很漂亮,听说她已四十三岁,可还是显得那么艳丽。夫人的职业为果树栽培,这方面的书我一点没读过,没有研究。约等二小时得见竹。”

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三日,“早访魏,饭于卢冀野家……晚卢约饭,菜甚佳。座有俊升、刘钟明、建功、傅君。卢夫人甚和蔼。”

一九四三年十月二日,“参加绍谷晚餐会,甚愉快……有不少年轻人,罗、程、张之女儿容貌平常,但张小姐甚纯洁可爱,而其父却谈吐粗俗。莘田唱昆曲,嗓音甜美,一如张小姐。”

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下午应唐庆永夫妇之邀,至其家跳舞与桥戏,并进晚餐。跳舞颇尽兴,但很累。今日虽进食不多,然胃不适,归途吐水。恐系饮咖啡二杯所致。至唐家遇翟君夫妇,翟妻甚美。”

一九四六年三月九日,“读《宋元戏曲考》,书中舛误甚多。出席张达卫先生与刘承兰女士的婚礼,应邀作证婚人。遇张信孚太太,彼颇善交际。”

一九四七年五月七日,贺俞平伯父亲寿,送一红色降落伞做幔幛,“平伯侄女郭小姐甚美。宿许家,居室轩敞,庭院宽阔。”许家为俞平伯岳家。

越到晚年,这类记载越少了。路遇的美妇人,已视而不见。同事的妻子,多已上了年纪,可欣赏的,只有作为晚辈的小姐了。这也是情理中事。关注什么,不光是兴趣所致,也得看精力济也不济。

抗战后期,朱自清独自在昆明生活,还差点闹出“绯闻”。且看这样几条记载:

在钱家午餐。我在餐桌上又被钱太太让得进食逾量。(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在钱家午餐,面和菜均佳。(一九四二年四月十日)

端升晚餐后留此长谈,培源认为我可能会捎信给钱太太,我应下决心不去访问周家。(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二日)

还得诠释。钱,即钱端升,政治学家,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周培源,物理学家,当时在西南联大从事理论研究。朱先生所在的国文系,初到云南,在蒙自上课,后来迁回昆明,朱先生居住的文学研究所,仍在乡下,上课则在城内。先前夫人在,饭食还正常,待夫人回成都后,只好在朋友家起火,一回到城内,便只能在朋友家“蹭饭”了。好在他人品与人缘都极佳,请饭的朋友很多。他和钱端升是北大预科时的前后同学,好同学的情分总要比一般同事重些,常在钱家用餐,也就理所当然。来往多了,难免会让人说些闲话。到一九四二年暑假,朱先生在清华任教又满了一个五年,按清华惯例,教授的教满五年有一年假期。朱先生家眷在成都,已是五月份了,放假后就要回成都。这一分别,就是整整一年。故此,周培源才会说出“会捎信给钱太太”这样令朱先生反感的话。

这篇文章就这样完了。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让朱先生这样的忠厚长者,人格上、生活上更丰富些,或者说更丰满些。

本文节选自韩石山著《民国文人风骨》,陕西人民2009版。该书从翔实的史实,从生活中的小事、细节处剖析人物个性,展现人物全貌。十四位民国文人由作者娓娓道来,细致生动,鲜活有趣。可敬、可佩,可亲、可感,读后只会觉得,他们不是活在历史里,而是我们中的一员。

韩石山1947年生于山西临猗。曾任《山西文学》主编,以小说成名,文学评论也被推为“刀客”,做现代文学研究更是多有独家见解与成果,先后出版《徐志摩传》、《李健吾传》、《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民国文人风骨》等。




更多“民国那些事儿”点击订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