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即便是走在法兰西的大街上,潘玉良的回头率仍是很高的。不是因为她的美,而是源于她的丑。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过分,但也未有太多偏差。潘玉良不美,至少没有她自画像中的自己美。然而,这并不妨碍世人用感性去欣赏她,她用另外一种方式让世人看到一朵绝美的花。
潘玉良出生在古城扬州一个贫民家里。14岁那年,被好赌的舅舅偷偷哄着将她卖给了芜湖县城的怡春院,当了雏妓。彼时,她还叫张玉良,也并非是一些野史所杜撰的那样,明眸皓齿粉面含春,似蓓蕾一朵,任人见了都想注目一番。潘玉良的老师刘海粟曾说,潘玉良是个相貌平平,甚至可以称得上丑陋的女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一生却充满着旷世的传奇和悠长的伤感。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去。 1912年,一曲《卜算子》中,17岁的江苏姑娘张玉良遇到了改变了她一生命运的男人——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潘赞化用他的传家之宝和多年积攒的银两把潘玉良从妓院救出,做了他的二夫人并移居上海。张玉良的人生,从此改变。不仅仅收获了爱情,还寻觅到了让她钟情一生的事业。 潘赞化的大夫人,是一个裹着小脚的旧式女人,极为陈腐,对于这个突然闯入她的生活、与她争夺丈夫的女子,她睚眦必报,寸土必争。大主小卑,是她坚信的原则。总之,就是与潘玉良势不两立。潘玉良突然感觉自己爱的无能为力。此刻正值她举办个人第五次美展。非常轰动,不料在收展时,有人却居心叵测在一张画上,贴了恶毒的纸条。纸条上的内容是:妓女对嫖客的颂歌。伤害之下,潘玉良别无选择,开始了孤身旅居巴黎的生活。但是她仍固执地相信真爱不怕距离,就像她一直把嵌有同潘赞化合影的项链戴在脖子上一样。 或许人都是自恋的,潘玉良的人物画有近二百张,而其中有不少都是自画像。不同时期不同服饰不同背景,认为自己最美,是每一个女人不能言说的秘密吧,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展示自己的美丽,有时,是自恋,更是宣战。
时光流转,这个性格格外刚烈,倔强的女子,依然坚守着心中的爱和信念,即使她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王守义。在最艰难的岁月中她感谢王守义的帮助,却仍在心底保持着那份对于一个人的守候。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1929年,潘玉良归国后,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国艺术会会长。 特约作者:三月容颜 现居山西 原文标题《独自绽放的花——潘玉良》,特此致谢 更多“民国那些事儿”点击订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