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佛家图书馆 2016-01-17

             过去,提起雾都会想到伦敦,伦敦与雾都的称号相连。

20世纪30年代我国作家老舍先生客居伦敦时写道:“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的雾霾。据说这就是当时的照片: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所谓雾都,指经常为大雾所笼罩。据说20世纪初,伦敦多数人用煤作为燃料,没有风时灰霾聚集不散,导致蔚为奇观的雾都,英国人称这种景象为伦敦之雾,或干脆叫“大烟”。伦敦成为雾都,也和这个城市在1831年至1925年之间是世界第一大都市有关。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有一本书名字是《浪漫笼罩在雾都伦敦:昆布兰湖畔的诗神雪莱》

        雪莱有一篇代表作是《西风颂》

           《西风颂》中写道:

           哦, 狂暴的西风, 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 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上了巫师, 纷纷逃避:

           黄的, 黑的, 灰的, 红得像患肺痨,

           呵, 重染疫疠的一群: 西风呵,

           是你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

           黑暗的冬床上, 它們就躺在那里,

           像是墓中的死尸, 冰冷, 深藏, 低贱,

           ……

    英国浪漫诗的杰出代表雪莱(1792~1822)的这首《西风颂》,讴歌了秋风摧枯拉朽、荡涤一切污秽腐败的磅礴气势, 诅咒严冬, 而呼唤着生机盎然的大好春光.它是雪莱的代表作, 也是歌颂自由理想、向往美好生活、赞咏大无畏的奋斗精神的不朽颂歌。

 

      提起伦敦,人们就会想到狄更斯和《雾都孤儿》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荒凉山庄》中描写“超级雾霾”时代的伦敦时写道:“漫天大雾,顺着河流飘飘荡荡,穿过草坪,滚过桥墩,充满了河边那个伟大而又肮脏的城市”。

著名小说家,堪称侦探悬疑小说鼻祖的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喜欢把侦探场景设在伦敦大雾中。

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该是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是狄更斯的第一部社会批判小说。小说的主题与雾都的雾无关,而是与当时伦敦下层人的生活有关。英国工业革命是现代物质社会的肇始,起于1733年的纺织技术突破,终于1844年英国铁路系统的完成。在这一个多世纪期间,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狄更斯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尾声。

 

        雾霭中成就的画家莫奈

    莫奈(1840-1926)印象派著名画家,印象主义绘画运动坚定不移的执行者。

                          莫奈的《日出·印象》

                   多年前在巴黎奥赛博物馆里看到了他的作品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莫奈的《日出·印象》描绘的是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的继鲁昂之后的第二大城市,位于塞纳河河口,濒临英吉利海峡。

勒阿弗尔港一个多雾的早晨,晨曦笼罩下的海水呈现出橙黄色或淡紫色,天空被各种色块渲染,再现强烈的大气反光中形成的表面的色彩。这种对绘画语言本身的探索为后世许多画家所接受,从而形成了以印象派为起源的大潮流,艺术踏上了迈入现代的旅程。

1874年莫奈展出《日出·印象》之后,批评家以“印象主义者的展览会”为题在报纸上批评这一运动,结果印象派因此得名。

 

                莫奈的雾都名画

莫奈生前曾经数次前往英国伦敦,并深深迷上了伦敦的浓雾、泰晤士河上的大小桥梁和美丽的教堂,创作了许多以此为主题的画作,视角独特,色彩与众不同。

据说,关于莫奈和伦敦的雾,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在莫奈的很多伦敦系列作品中,雾都是紫红色的,当时伦敦人对此非常惊讶,因为在人们印象中,雾是灰色的。后来,许多人专门为此到伦敦大街上仔细看雾,结果才发现,由于烟囱里不断地喷出带有火星的烟火,与光发生映射,伦敦的雾确实是紫红色的。

这样一来,人们对莫奈更是佩服,甚至称他为“伦敦雾的创造者”,他的“雾都”系列作品也因此一举扬名,身价攀升。

                         雾中的国会大厦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这是莫奈的名作《阳光和雾中的伦敦议会厅》,据2008年3月24日报道,被一名匿名买家以2017万美元的出价买走。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雾霭中成就的画家威廉·透纳

威廉·透纳(1775-1851年)是著名的英国风景画家

晚年,他在风景画中致力于追求光的效果,雾、蒸汽、太阳、火光、水和反光……在画面上组成运动着的团块和升腾着的焰火,呈现出近乎抽象画的韵律感。因此,透纳被认为是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的先驱。透纳的浪漫主义风景画,与19世纪英国文学中浪漫主义作品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这时正活跃在英国文坛上,他们同透纳有过交往。透纳的风景画《恰尔德?哈罗尔德》便取材于诗人拜伦的同名长诗。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日落时分,光影交融,海天一色。这是威廉·透纳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景象。通过画作,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也折服于这位19世纪印象派大师独特的洞察力。 

 

       画家威廉·透纳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艺术并非科学

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科学家凯温·特伦伯斯认为,日落对于大气学家和艺术家来说有截然不同的意义。他说:“艺术家的创作不需要经过精确的科学计算,他们笔下的晚霞只需要让作品看起来更漂亮。” 

事实上,科学界有利用艺术作品分析气候变化的先例。伯明翰大学气象学家约翰·托宁介绍说,科学家曾经用莫奈对于伦敦大雾的描绘证明过工业革命对大气的污染。

但是,托宁也表示:“有些画家刻画真实的自然景物,有些画家则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为确保科学研究的准确性,科学家应该参考同一时期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而不能以某一位画家为准。” 艺术并非科学!

 

       雾都劫难—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4日至9日,伦敦一场持续四天的灰霾在以后数周导致4000人死亡,十万人生病。最近的研究估计至少有一万两千人早亡。

这个事件直接导致1956年颂布了空气清洁法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等都市,曾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但现在这些城市环境治理很好,看来,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先污染,后治理、先血泪,后共富,似乎成了一条必然之路。 

我们何去何从呢? 

    

          伦敦用50年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时至今日,伦敦已不复雾都奇观。 

 如今,无数英国文学作品中曾经描绘过的沿街滚滚而下的黄雾已经消失了踪影,让人难以想象当年迷离晦暗的雾中情景。

 对伦敦来说,或许是失去了少许神秘和浪漫的气氛,但得到的却是更高的生活质量。生活在一个干净、健康的环境中是何等重要!

 如今,看到网上有贴:“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每天都骑自行车上班,这不是作秀。当我们惊呼韩国首都首尔只有四辆公家车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的是,芬兰全国只有四辆公车。”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我去过伦敦,见过骑车的,不知道伦敦市长是谁,他为什么骑车?不敢忘加评论……

 

我猜想:伦敦人被1952年的灰霾吓怕了,2004年由英国人丹尼尔和康拉德创立世界裸体骑单车组织,每年一次。曾见过新华社记者拍的照片和报道:伦敦数百名市民在议会大厦和海德公园等主要景点裸体骑自行车环游,呼吁环保,反对过度依赖汽车。

 

          雾都伦敦的诗情与画意

   

    据说,如今的伦敦,见得更多的是蓝天白云,偶尔在冬季或初春的早晨才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雾霭。“这一切的改变,英国人花了五十多年时间”,伦敦摘掉“雾都”帽子,得益于英国人的痛定思痛。

 

    忽想起童年唱过的一首歌,只记住了第一句: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如今,我们不要再踏着伦敦的历史足迹,不断重复着过去的悲剧…… 

    看来,雾霾是可以治理的!

                                     

                                               ──写于201311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