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 三 拳

 清茶清清 2016-01-17
   
  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在其早期著作《意拳正轨》中特别提到:意拳正轨不外乎古势之老三拳与龙虎二气。龙虎二气为技,老三拳为击,三拳者,践、钻、裹也,心意拳的 裹,即将左右两臂裹至自身中线,上身下身也向中间就。象包袱裹东西,紧严不漏;又象做鞭炮,缠裹的越紧,炸得越响。用于裹敌就是横顾和控制对手,以便打击和发放. 践,即后手顺前手路线出入,左右不散不离,不交叉,总在一条中心线上。这样集中一个突破口攻,保住一个洞口守,始终占据中线有利地形,而且增加了后手的隐蔽性,减少了进攻的难度。进脚时也是这样. 钻,是指手从心口起,过嘴处沿中线弧形挤钻而出。即拳谱所说“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拳在怀中变,步在后足蹬;三口并一口,打人如同走”; “嘴是洞口,怀是虎窝”。因此,心意六合拳的“老三拳”在练习时是最大的优点是直线上进击的威力较大,但它只有“两个半”劲。所谓“两个”劲是指后足的蹬劲和头部的顶劲,半个劲是指腰的挺劲。虽然腰的挺劲可使钻拳的威力大增,但终究不是六面浑元力,
  王芗斋的得意弟子赵道新所练的老三拳,是在一九二九年杭州擂台赛前向芗老学的。当时,各路武林好手准备参赛夺冠一方面苦练基本功,一方面研究破解可能会碰到的对手的招式,而王芗斋却没有这样教赵道新,而是将赵道新练的“老三拳”从两个半劲上升为六面浑圆力(即前后撑抱力,左右开合力,上下托按力,两侧翻滚力,横竖长短力,反向交替力),在步法上又结合了刘奇兰的槐虫步与程廷华的八卦掌,这样在六面浑圆力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个躯干的躬送,就不仅仅是只有腰的挺劲了。后来赵道新在创“心会掌”后将老三拳的剪.裹.钻改名为青龙出水,张弓望的,红霞贯日。因其在技击时喜欢用掌,所以将裹钻用的拳改为了掌。从王芗斋赵道新改拳的过程可以看出来,王芗斋的老三拳包含了郭老的原传心法, 但演练方式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内在要领上更提高了一步.
   
王芗斋的老三拳有三层含义。第一,也就是王芗斋在〈意拳正轨〉中所说的“践拳外刚内柔有静力(有曰挺力),曰虚中,以含蓄待发之用。裹拳刚柔相济有惊力,曰化中,乃自动之用,任敌千变万化,一惊既败之,所谓枢纽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钻拳外柔内刚,如棉裹铁,有弹力,曰实中,乃被动反击之用”。王芗斋所说实质是指的中线问题,也是变劲的问题.  第二,王芗斋所指“三拳”是身体各部位的要领。践,是指践踏对方之力,也就是王芗斋所说的坐胯分膝方有刀叉分刺之能,腰胯如轮,膝纵足提,全身力如抽丝,方能践踏对方。裹,就是指浑身六面撑裹之力.钻,是指小臂一点两面的打法,也就是技击时点线面的应用。一点是指小臂与对手的接触点,两面是指小臂的内外两面。技击时小臂不管是内或外面与对手接触时,小臂往外旋拧上钻,这样接触点上会产生一个向前向上的螺旋劲,并且加上变面.坐胯.抽身长臂,这样既化开了对方格挡,又能击中对方。第三,王芗斋是从大成拳的境界上说这个问题的。裹,是指包罗万象之意。 裹不仅指六面撑裹,而在技击时要有形不外露,力不出尖,亦无断续, 神宜内敛,骨宜藏棱,要在身外三尺以内,似有一层罗网包护之,而罗网之内尽如刀叉钩错,并蓄有万弓待发之势,然在毛发筋肉伸缩拨转,全身内外无不有滚珠起棱之感。大而言之,王芗斋说:“是以吾亦感天地间一切学术,无一不感矛盾同时亦感无一不是圆融。”钻,是指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想达到拳学或其他学术的大成境界。必须孜孜不倦的追求,锲而不舍的钻研才能实现。以上所说,王芗斋不仅继承了原传的“老三拳”的精华,而且从具体技术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大家能真正明了王芗斋拳学的精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