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KK《失控》、混沌研习社都与神秘的混沌理论有什么关联?

 汕头能率 2016-01-17



The Secret Life

of

Chaos



混沌理论,一直是困扰人类数千年的一个迷。这种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解释和预测的神秘理论,在科学界只有初步的了解。在本部纪录片中,吉姆·奥卡利里教授将带领我们探索这神秘的混沌理论,试图揭开这层归因于神奇或者上帝力量的神秘面纱。

吉姆教授带着宇宙是如何由从尘埃中诞生,又是如何孕育出智慧生命的难题,开始了他的探秘旅程。混沌中的数学可以解释宇宙中从无序中产生有序的神奇景象,他揭示出大自然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和结构中隐藏的科学规律,它是物理定律的固有的组成。看过本片之后,你眼中的世界会变得与众不同。

——上下









神秘的混沌理论

Chaos


-





混沌理论的名声不太好,让人联想到不可预测的天气、金融危机和出了错的科学。但混沌还有令人着迷的一面,而这方面科学界只有初步的了解。


混沌理论貌似可以回答人类问了无数次的问题:人类是如何出现的。


该纪录片中,Jim教授试图解释科学界的一个秘密:宇宙如何以尘埃开始,又是如何创造出生命的;怎样从无序中产生有序。


这是让人纠结又困扰的新概念,与通常的直觉相背。Jim教授揭示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结构中隐藏的科学规律,而不是将其归因于神奇或者上帝的力量。它是物理定律的固有的组成。神奇的是,混沌中的数学可以解释宇宙中优美的斑图和有序是如何产生,为什么产生的。


观众不需要成为科学家就可以理解混沌。大自然充满了很多由简单生复杂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例子:树木、云朵,再到人类自身。



说到混沌理论,也许有的人听说过也许没有,毕竟混沌理论是现代科学,是二战之后的文明才孕育出的结晶,我们上学时只会学习到经典的牛顿力学,没有深入想过或接触过也是情有可原。

我想更大的可能性是你听说过所谓的“蝴蝶效应”即“一只蝴蝶在纽约中央公园的小黄花上扇动了一下翅膀,于是东京掀起风暴电闪雷鸣。”小时候笔者觉得这是只一句玩笑,或是类似人生哲理般的箴言,说这句话的目的可能只是去讲“质变和量变”或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样哲理性的道理。然而接触到混沌理论之后便会发现,这完全就是一个基于混沌理论真实可能发生的假设。

整个影片的逻辑关系:
1.所谓chaos,指的是一个方程式(微分或偏微分方程式)及其依赖其初始条件,不少方程,初始条件的微小改变,使得该方程所描述的运动,在任何时间点,都与微小改变前偏移很小,也就是说初始条件的小变,整个系统的改变也很少。然后所谓chaos是指,初始条件的微小改变,可以使整个系统变化巨大,如果初始条件是知道的,整个系统仍然是知道的,但是初始条件太多太复杂,你根本就无法知道初始条件。

2.方程的本质形式是
z=f(z)
f(z)可以是z的微分形式或者是偏微形式,或者是普遍形式(如z=z+1)
该形式以初始值增长的角度来看就是,每一次都在原先生成的系统的基础上持续增长,也就是影片中提到的自组织。并进一步提到f(z)很简单,但持续增长后的z会越来越复杂,f(z)就是简单的pattern,z就是复杂的结果。
影片以上帝的指纹,树枝,河流的形状等等来表明:大自然不断地在重复简单的pattern,最终变得很复杂。

3.根据2,进一步假设宇宙的形成,可能一开始是十分简单的(初始z)很简单,发展到现在,迭代了太多次(如果f(z)是偏微分形式,用迭代这个词就不太合适,但是在计算机计算时,我们的确只能用不断迭代的方法来计算),已经很复杂了。并且提到人的由来,也是复杂的宇宙(没人之前)再不断的迭代,最终形成了人。当然,这个pattern,我们当然没有找到。初始值也没找到。

并进一步阐述其实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就是迭代的过程。

当然,这个pattern是存在的吗?

4.根据1与2,于是得出即使我们知道pattern,我们仍然无法预测,因为初始条件是不明的,初始条件不明,任一个忽略了的因素,可能都会在迭代后产生巨大的影响。







KK《失控》与《混沌理论》



-



从学术角度看,KK的东西是没有什么原创性和体系性了。失控的思想不就是诞生于60年代的混沌理论,和诞生于70、80年代的复杂性科学的一点边角料,根本不是KK的原创性思想。失控不就是先辈们混沌、失序、不确定性等概念。


要更具体点,就随便摆一下谱吧。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茨提出混沌理论(Chaos),非线性系统具有的多样性和多尺度性。混沌理论解释了决定系统可能产生随机结果。理论的最大的贡献是用简单的模型获得明确的非周期结果。在气象、航空及航天等领域的研究里有重大的作用。

“蝴蝶效应”就是洛伦茨最老百姓的比喻,在形象、生动和诗意方面,不知道比“失控”强多少倍。


60年代,美国数学家StephenSmale发现某些物体的行径经过某种规则性变化之后,随后的发展并无一定的轨迹可循,呈现失序的混沌状态,就是KK所谓的失控


而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涌现性等那都是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特性而已。

单说自组织理论,这个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的一种。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发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


混沌理论的大家之一、20世纪60和70年代创立耗散结构理论的普利高津(Pregogine)曾说:“我坚信,我们正处在科学史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我们走到了伽利略和牛顿所开辟的道路的尽头,他们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时间可逆的确定性宇宙的图景。我们却看到了确定性的腐朽和物理学定义新表述的诞生。”


事实上,许多学科领域关于“不确定性”的研究成果已经揭示了微观和宏观世界中不确定性的必然存在。如量子力学中的海森堡测不准原则、数理逻辑中的哥德尔定理、社会选择理论中的阿罗不可能定理以及模糊逻辑等方法的提出,都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为“不确定性”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提供了准备条件。


复杂性科学是指以复杂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超越还原论为方法论特征,以揭示和解释复杂系统运行规律为主要任务,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探究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学科互涉”(inter—disciplinary)的新兴科学研究形态。


埃德加·莫兰莫兰正式提出“复杂性方法”是在他1973年发表的《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一书中。莫兰复杂性思想的核心是他所说的“来自噪声的有序”的原则,这条原理打破了有关有序性和无序性相互对立和排斥的传统观念,指出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为用,共同促进系统的组织复杂性的增长口。这正是莫兰在其书中阐发的复杂性方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它揭示了动态有序的现象的本质。


更早还可以追溯到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的系统科学。广义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随便拿一门课都可以砸死人不偿命。系统科学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科学。


20世纪后期兴起的相似论、现代概率论、超熵论、奇异吸引学及混沌理论、紊乱学、模糊逻辑学等,也将进入广义系统科学并成为其重要内容。


如果还想更学究和更八股一点,还可以穿梭到古人堆里去扒拉扒拉。从科学哲学的角度上说,四大古文明中均有系统论的将现象看做系统加以考察的思想。而在古希伯来的宗教神学、老子的自然人学、古希腊自然哲学三大古文化中,更有充分体现。


系统一词,即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级成整体的意思。常用为亚里斯多德所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来体现此思想在人类思维中的源远流长。


周易和中医有着最丰富和完整和最悠久的系统思维模式,欧洲最早完整提出系统方法的是熟悉中国哲学的莱不尼兹和康德。算了,还是少惊动这些古人吧。






李善友《混沌研习社》与《混沌理论》


-




李善友是酷6网的创始人兼CEO。他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曾先后在摩托罗拉、美国铝业集团、博士伦公司等大型外企以及在国内极具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搜狐任职。2011年3月,李善友从其一手创办的酷6网辞职。2011年7月18日,辞任酷6公司董事。




从基于牛顿机械论的工商管理,到基于量子力学的组织创新



下面我们进入教授对“社群”这个概念的论证,教授认为: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向边界消融的“社群”形态演进。

他以罗振宇的比喻来说:过去企业管理的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而今天所要面对则是“大陆下沉”后,表面孤立但深层连接着的“岛屿集群”(社群),在社群的存在状态下,底层的连接最重要。

教授对此大致的论证框架是:从以牛顿机械论为代表的工业思维,到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思维。

具体来说,作为伟大思想家,牛顿的世界观是“机械论”,即“宇宙像时钟那样运行,某一时刻宇宙的完整信息能够决定它在未来和任意时刻的状态。”



这种世界观直接影响(催生)了工业时代的管理,即以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创新家泰勒为代表的工商管理理论。



在牛顿世界观影响下,工商管理将公司设定为一台机器,用严谨的“数据”“流程”“科层分工”来加以控制,直接导致了管理上的“确定论”,即“如果你今天的测量越准确,你的未来也就越确定”。



而正如《领导力与新科学》作者玛格丽特·惠特利的说法,在李教授的假设中,以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混沌理论”“自组织理论”为代表的新科学,很可能对下个时代的社会科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为基于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从根本上动摇了基于宏观世界的牛顿机械论(机械论在微观世界完全不起作用);教授援引哥德尔第一定律“任何一个体系凡是自洽的,必是不完全的。”来进一步说明:

在基于机械论的整个“自洽”的工商管理体系之外,有一个更大的认知黑洞,而我们现在的绝大部分企业,恰恰就是处于这个被工业时代的工商管理理论所“绑架”的历史周期之中。





上下
人文 科技
中国最美微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