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我是一个冠心病患者,在10年的时间内三次接受支架手术,现在我的冠状动脉中共有6个支架。
第一次装支架是在2002年。第二次在2011年6月。第三次在2011年11月。
我的父母均为冠心病人。我想,我之所以得冠心病,最主要的原因是遗传。这种遗传不是疾病的遗传,而是基因的遗传。具体地说,我所遗传的基因会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体内化解脂肪和胆固醇的某些酶(如脂蛋白脂酶)显示出缺陷或失去活性,必须借助药物才能防止高血脂症(包括高胆固醇)的出现。但是,当这一状况出现时,大脑是不知道的,因而无法及时调整饮食和服用药物。结果,血管内的高血脂和高胆固醇便会逐渐沉淀形成斑块,致使血管狭窄。一旦斑块脱落,血管便会完全堵塞,便是发生心肌梗塞之时,如救治不及时,这一生便就此交代了。
遗传这样的基因,这就是命。过去没有人告诉我这些,所以我也无法预防可能出现的危险。现在我自己知道了,便早早告诉儿子,让他知道他也有可能遗传了这种基因,早作预防。
心肌梗塞是凶险的,死亡率极高,而且往往是猝死。即使没有猝死,可供救治的最佳时间也就二三十分钟。可是发生心肌梗塞时,有人撒手人寰,有人却得救。这就是运了。
我的命不好,运却好。第一次发生心绞痛是在2002年,当时正在上班,同事们当即呼叫急救中心,使我得到及时的救治。
第二次发作时,由于当时的症状与10年前发作的症状不一样,一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后自行到医院检查。在急诊部一做心电图,便诊断为心肌梗塞发作。于是即刻抢救,做了支架手术。
第三次的支架植入是第二次的遗留问题。当时应该装4个,但因情况凶险,医生采取比较保守的态度,只解决引起心肌梗塞的血管(他们称之为犯罪血管)问题,另外的血管狭窄留待以后解决,免得添乱。当时之所以不将另外的血管狭窄问题一并解决,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血管发生狭窄的部位一处在主干,一处在枝干,两个支架会有重叠,一旦处理不好,有可能主干通了,枝干却堵了。这是不常见的病例,需要更仔细地研究治疗方案和技术准备。
后来我才知道,第三次的支架技术是一种医学界称之为“支架挤压”的技术,不但需要精确的定位、精湛的技术,还需要能胜任这一任务的支架。
这次,再次显示了我的运气不错。半年前做手术的时候在场的是北京大学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他是卫生部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介入)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负责人,也是一位“支架挤压技术”的专家。而世界上“支架挤压技术”所需要的最好的支架竟是国产的,其术后再狭窄率也是最低的。有这样的专家做手术,有这样理想的支架做物质保证,大病何愁不治?
说到心梗的救治及冠心病的用药,我有一些体会:
1、鉴于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症状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当你一但出现不能解释的症状,如没有运动却气喘,没有胃病却胃痛,没有着凉却有感冒症状,应首先考虑出现心绞痛或心梗,随即服用丹参滴丸、硝酸甘油等,如症状因服药有所好转,便可大致判断刚才是心绞痛或心梗发作了。
2、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就药物而言,目前降脂降胆固醇最有效的药是他汀类的药,冠心病人不得不服用。他汀类药物很可能会对肝肾遭造成损害,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所以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病人都会定期去检查肝肾功能。奇怪的是,他汀类药物在我身上没有出现这种副作用,却致使我肌肉疼痛。第一次出现疼痛是在颈的右后部,一开始我不知原因,所以无法缓解。疼痛发展很快,以至于我三天晚上不能躺着睡眠,在沙发上坐等天亮。后来我怀疑疼痛与药的副作用有关,于是查看药的说明书,其中“舒降之”的说明中写明该药有产生肌痛的副作用,停药两天后,疼痛消失。所以我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朋友,如发生肌肉疼痛,应到医院检查肌酸激酶,如指数超标,应告诉医生换药或停药一段时间。
3、关于降脂。冠心病人自然都是因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过高而得病的。要降脂降胆固醇就得服药,还要注意饮食。我自从得了心绞痛装了支架之后,就一直服用降脂药,后来也多吃素,少吃肉,基本不沾高油脂食品,但即使这样,我十年里血检的结果从来无法达标,医生也毫无办法。前两年开始,我开始将主粮减去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有反而增加肉食和动物脂肪,血检十多年来第一次达标,以后个别项目虽有超标,但总体比以前好很多。看来,我高血脂症状的罪魁祸首是主粮,也就是碳水化合物无疑了。碳水化合物被摄入后,会转化为糖,如消耗不掉,会继续转化为脂肪,这种解释在医学上是有结论的。过去的主粮虽然比较粗糙,但营养丰富。现在的主粮加工的太精细了,虽然口感好了,但剩下的就是碳水化合物,危害更大。
4、另外,心脏病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其实应该分开心血管的毛病和心脏本身的毛病。有的人心血管很通畅,但心脏本身有毛病;有的人心脏没毛病,但向心脏供应氧气的血管出问题了;这些情况是要区分清楚的。我之所以提到这一点,是因为想说明,心绞痛或心梗一但发作,能否挺住就全凭心脏本身的活力了。心脏比较虚弱的人,可能一发作就挺不住了。心脏活力强盛的人,在出现血管堵塞时,心脏能挣扎,能利用哪怕一点点氧气求活。事实上,我的第二次心梗发作时,我是扛了三天才去医院的,而且是自己开车去的(这种做法当然不可取),结果到了医院一做心电图,不容分说就放了支架。前面说了我一共做了三次支架手术,第三次并不是因为心梗发作而做的,而是第二次的遗留问题。尽管如此,每次做支架手术都要做心脏的全面检查,而医生看了我的检查结果,居然告诉我,我的心脏没有因为第二次心梗而受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心脏活力强大的人,虽有冠心病,存活的几率及康复的程度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