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座桃花庵,做个桃花仙|「为你读诗」听众读诗选播 · 第959期

 漓江柳月 2016-01-18


- 图说 -


图为当代画家陈雪娴的作品《树下人家2》。那粉白的桃花林中,隐约有酒香醉人,似有一处人家,不见人,不见屋,唯有几树桃花满枝,等候着一叶乌篷小船。

桃花林中世外仙

花前坐花下眠

不语江湖


- 收听 -

(点击音频或视频,即可收听)

2:52 《桃花庵歌》—无欢 来自为你读诗


桃花庵歌


作者:唐寅(明)

为你读诗:无欢 | 职员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唐寅


- 关于作者 -


唐寅(1470-1524 ),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后世习惯称其为唐伯虎。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精通诗书画文,但仕途坎坷,最终看破官场后归隐桃花坞。


- 关于版本 -


《桃花庵歌》流传至今有众多版本,其中主要属“又折花枝当酒钱”一句差异较大。本次选择的是苏州唐寅园中石刻的版本。另有“又摘桃花换酒钱”一版也广为人知。


- 诗享 -


一树桃花一壶酒,亦醉亦醒画中仙

《桃花庵歌》可以算是唐伯虎最为人所知的诗作了。相传,唐伯虎当年在苏州看上了一处废弃的院落,却因为没有钱,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书作抵押,向一位当官的朋友借了钱。后来,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努力写字画画卖钱,才还清了借款。这处房子被唐伯虎起名为“桃花庵”。

桃花,对于中国古代文人而言,是一切美好的象征。崔护有“人面桃花相映红”以桃花喻美人,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以桃花喻友情,白居易有“山寺桃花始盛开”以桃花喻时节,更有陶渊明用桃花建造了一个世外桃源,供文人归隐而去,守护至纯之心。而伯虎此诗,也是通过桃花“隐逸”的寓意,营造了一个画中仙的意境,以示自己看破官场、归隐于世外之意。

自古,文人在仕途中便总是坎坷多舛。文人骨子里的浪漫让他们无法与世俗苟同,文人特有的单纯也让他们无法迎合官场中的沉浮。唐伯虎直白地说出,“世人笑我忒疯癫,我咲(同‘笑’)世人看不穿”, 看似洒脱不羁,却有着浓浓的“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情怀。文人皆有傲骨,以“淡泊名利”来形容他们,实在是世人站在了名利的角度而发出的感慨。与其说他们淡泊名利,不如说他们的世界中本就没有名利的立足之地。


- 图文下方,分享你心中的世外桃源 -


- 乐说 -


配乐剪辑自青年笛箫演奏家陈悦的《桃花渡》。箫声缠绵,似窗外有的一片桃花林,在微风中摇曳;琴声细碎,似屋内有放浪形骸的仙人,酒香醉人。不知那桃花林的深处,是否有一叶扁舟,可供渡人?



▎明日预告

明晚10点(1月17日),听众杨莉萍为你读诗人杨牧的作品《行过一座桃花林》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为你读诗」制作团队

出品人:潘杰客

总编辑:张炫

本期编辑:武莹


录音制作:朱卫东

音乐编辑:那巫

随笔撰文:乐空

本期校对:付子豪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即可查看往期读诗列表


信息来源:为你读诗

策划出品:Be My Guest·尚客私享家

战略合作: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中国诗歌学会、中坤诗歌发展基金、世界诗歌运动协调委员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

法律顾问: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诉讼代理律所: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

官方网站:www.thepoemforyou.com

本公众微信平台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为你读诗」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所使用的诗歌、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