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攻球之马凯旋的理论 作者:乒乓网 痴迷乒乓球1个月,感觉球友互练动作定型、技术提高太慢(因球友水平都不高),毅然网购发球机、乒乓球桌加强练习;练发球机1个月后感觉水平有所提高,和一般球友试打偶有胜迹,和老球友试打很是摧残,于是继续打发球机、订阅《乒乓世界》杂志、还各大网站大量阅读乒乓球技术文章,至今日痴迷乒乓1年多2个月,文章阅读、视频观摩不算少,心得体会也有一些,现将那些对我影响较大,融入我自己理念框架的名家理念与大家分享: 最开始是看唐博士的视频学技术,文字版的技术从马凯旋开始,在湿父第四集反手攻球视频未上传之前,我们初学者还是静下心来再多练练正手攻球,顺便了解一些别的名家对于正手攻球的理念,也许对我们很有帮助,好了说正题---正手攻球之马凯旋的理论。 对于正手攻球马凯旋在各种文章、视频讲话中都这样强调: 攻球时要多撞击来球,减少摩擦。撞击球可以最大面积地接触球体,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触球瞬间手指的力道。 那正手攻球时如何才能够多撞击而少摩擦呢?在攻球时,拍形尽量垂直于台面,或者稍微下压一点,出手的方向直接水平向前,这样击球的感觉最清晰。在练习时,不必担心击球出现失误,重要的是体会正手攻球的动作,体会接触球时撞击的感觉。有了一定的撞击感觉之后,就可以加入前臂的收缩,前臂收缩的动作不必过大,幅度尽量小一些,在收缩前臂的时候要突然、迅速,找到突然释放爆发力的感觉。正手攻球时,尽量在来球的最高点击球,身体要迎着来球向前,在发力方向上我们可以适当调节,如果出手方向过于水平向前,那么回球很容易下网,因此我们出手的方向可以略微向左前上方挥拍,在触球瞬间,胶皮会自然对球产生摩擦,这样会自然制造出弧线。很多爱好者为了制造弧线会刻意去翻手臂、抬手肘,这是一个误区,会导致击球动作严重变形。 另外乒乓球的每个技术动作都是腿、腰、手三者的动作组合,必须要做到协调统一(这句话讲得太官话,打球最后有手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腰腿的力量,转腰、蹬转;动作流畅、放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