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方法防治流行性感冒

 负鹏载舟 2016-01-18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急性高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其发病率高、易暴发流行。通常,流感以患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人群普遍易感,甚至出现世界大流行。

流行性感冒病理

流感病毒根据核蛋白抗原不同,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三个不同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致病力最强,可感染多种动物,是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引起流行的规模最大,世界各地较大规模流感流行,大都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乙型与丙型流感仅感染人类,乙型流感多局部流行或散在暴发,丙型流感则多发生于小儿。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化较快,人们无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中医方法防治流行性感冒

中医学认为,流感的发病不仅是由于感受外邪侵袭,还与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有关,尤当气候失常、寒暖失调之时则更易发病。中医药学重视人体的自身整体性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和谐,在养生防病治病中关注内外联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对于流感,中医药学也正是通过辩证施治从平日扶正以增强抗病能力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与发病时祛邪以改善症状、防止传变、促进早日恢复健康,这两个途径来达到防治的目的。

我国大量的研究工作也证实,中医常用以扶正的中药黄芪、人参等都可以增强机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在抗病毒方面黄芪还可以通过诱导干扰素、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从而增强机体对病毒的灭活能力;人参提取物也有诱生干扰素作用与增强天然杀伤细胞活力的作用。我国著名中医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创始人岳美中教授对体弱易患感冒的老年患者,常以中药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小量长服,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多获良效。(责任编辑:小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