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7年去过一趟台湾,待了十几天,也品尝了不少台湾美味,带回来一些食品类的拌手礼,但并不知道台湾荫油究竟是什么东西。 台湾名品博览会在东部城区的会展中心举办,展期从周四到周日共四天。周四抽暇前往,参观购物的人还不是太多,因为下午去的时候太晚,闭馆的时间又太早,我最感兴趣的台地陶瓷工艺品,就没有来得及欣赏品鉴,于是决定周日再去一趟。第二次去,因为时逢休息日,便遭遇了展馆周围拥堵的车辆,展馆内外蜂拥的人群。台湾商品的精致与独特,台湾商品的口味与品味,俘虏了当地众多消费者,观众口袋的钱包,被这个展会掏尽许多了。 象大家一样,新鲜的未曾相识的东西,就是自己的采买目标。在台湾云林县西螺镇丸庄酱油的展台前,选择了这家百年老店两瓶荫油——黑豆纯酿原汁荫油清、黑豆纯酿原汁荫油膏,我阅读他们的产品介绍,大概知道此物是酱油中极品,荫油清被冠以“螺宝”,即西螺镇之宝的称号,荫油膏被称为“螺光”,即西螺镇之光的意思,但什么是荫油,还需要到网络上去查询清楚。 我后来才知道,遵循古老手工酿造方法生产的酱油,原材料采用营养极高的黑豆,这种酱油就被称为荫油。刚刚酿出的酱油都是清的,即黑豆纯酿原汁荫油清,而所谓荫油膏是加了糯米淀粉的,用新鲜糯米磨成浆,加入酱油调理而成,除了质地浓稠色泽光亮外,口感也更为绵密甘醇,可以直接拌白米饭就餐。 2.酱油 酱油因其制造原料及方法不同,有纯酿酱油、混合酱油、化学酱油之分。传统的纯酿酱油,以黄豆、水及盐为原料,用微生物分解原理发酵酿制,所需时间长达4—6个月以上。世风损染,现在许多号称酿造酱油的,用的主料是脱脂黄豆粉,即制造豆油剩下的豆粕,少了黃豆的油脂,制成的酱油风味与营养,无法与纯粹黄豆酿造的相比,更无法与黑豆酿造的荫油相比。荫油的制作方式,与手工酿造酱油大同小异,惟其主要原料是黑豆,采用高质量手工陶瓮发酵酿制,所需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香味与口感上,更胜黄豆酱油一筹。化学酱油的制作,主要用盐酸水解蛋白质原料,再用苏打中和制成,只需3—7天时间,味道酸苦刺鼻。混合酱油是酿造酱油与化学酱油的混合物,风味较纯酿造酱油逊色很多。市面上许多酱油,为了长久保存,通常都会放入一定数量的防腐剂,而荫油的配料,只有黑豆、水、食盐、糖,保证不含防腐剂,开瓶之后的保存,也以冰箱冷藏为宜。 台湾名品博览会上,食品最受当地消费者喜爱,一则新鲜独特,卖相也好,一则口味差异不大,能够接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老百姓对大陆食品的安全性不放心所致,于是许多台湾食品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凤梨苏、麻薯、贡丸、皮蛋、东方美人茶、包种茶等,被人们大包小包地提着,仿佛就是提着大把的独特和放心。前两天因为观众不多,台湾商人面庞上有些恍惚,如今多了大把的笑容了。 3. 陶作坊 在浏览了凤翔窑、台华窑等许多陶艺制品之后,我还是选择了心慕已久的台湾“陶作坊”的陶艺制品。台湾“陶作坊”自称,以艺术的情怀、专业的素养、实用的考量,创作每一件作品,之前,我在台北的台湾文化创意博览会上,在台湾101大楼的专卖店里,都曾与它们相遇相识,被它们的韵致所折服。我后来在大陆的茶叶市场上,购买了一套茶具,红黄过度渐变的陶色,几近陶作坊大满富壶的风格样式,已经使用了许多年,标注是“恒陶坊制”,品牌属于恒福茶业有限公司,不知是有意模仿,还是英雄所见略同。这一次的展会上,买了一把“陶作坊”竹制提梁烧水壶,原本由一位喜欢这把壶的先生,与展会店家嗟商了一小时,并压低了这把壶的价格,但他最终还是因为价格问题,没有下决心购买,就给了我这个机会。另外一个带木托的陶制小香熏,也是“陶作坊”品牌,亦入了我的法眼,一盏茶,一缕香,气定神闲,便近禅了。 记得当初家里有老人需要照料时,雇了一位钟点工大嫂,帮助看护老人起居,兼顾打扫卫生。她清理卫生时发现,我们家里有许多陶瓷的摆件及瓶罐,上面的灰尘不便清理,不小心还容易打碎,就感叹说:怎么弄这么多没用的东西啊!而生活空间的悄然升级,生活品味的悄然变化,就是由些许看似无用的东西,以及日常生活中最常用东西的精细化,一并构成了。 4.打磨 许多年,我们粗粝地生活着,声香味触的感觉被伤损并退化了,对于突然而至的小康或富裕,大家还没有准备好呢,甚至不知道怎么准备呢!就象上个世纪初,超乎寻常繁荣昌盛的美国,也有人烧着美元用来点香烟呢!这个展会上,人们东一把西一把,掠来美食佳馔,不过是让自己迟钝麻木的感觉重新打开,估且作为有品味生活的操练准备吧。也难怪台湾故宫博物院衍生品的参展商,看到大陆顾客对文物文玩的无知,就流露在谈笑间了……精致的生活,需要从粗粝的状态重新打磨回来,这是个因果,需要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