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城市旅游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智慧旅游519 2016-01-19

    □胡金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近18%上升到2014年的近55%;城市人口从1.7亿人增至7.5亿人;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3个。全国80%以上的经济总量产生于城市,近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今后还会有大量人口不断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将逐步达到70%左右,城市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不断兴旺。

    一、切实提高对城市旅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城市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形成的人类聚居区,因原著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迁徙舶来的异族文化不断交融发展,沉淀了富有历史特色的文化和风情。历经历史长河洗礼而形成的名胜古迹和技艺习俗都是旅游文化的最好体现。这也就形成了城市的文脉。古代的人们为实现某种目的,会从自己的聚居区来到另一聚居区从事游览、探亲、修学、商务等活动,其中就具有现代旅游活动的特征。可以说从古代开始,城市就兼备着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的双重属性。这种城市的双重属性,在现代社会更加得到了彰显。城市是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目前我国80%以上的旅游者大多是在城市和其它城市的旅游区之间流动并开展旅游类活动,从而形成了游客流,直接拉动了旅游就业和旅游消费,促进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我们要从城市兼有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双重属性来提高对城市旅游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区域旅游发展的中心在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引擎在城市,首先要抓好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城市旅游业的率先发展带动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这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城市建设必须重点突出文化属性和旅游特征。文化是城市之魂,旅游是城市之锦。城市的文化属性和旅游特征,要求现代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必须以科学的、超前的理念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保护城市文脉,维护旅游资源,突出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满足旅游需求、适宜居民生活。形成城中有景,城在景中。但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存在导向偏差,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一些城市的大拆大建,使得传统文化被遗弃、旅游资源遭破坏、城市特色不鲜明、游客旅游不方便、交通拥堵、雾霾严重、环境恶劣等,使得居民生活很不方便,城市的旅游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游客不愿前来旅游……这些问题给我们的警示,就是要对之前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进行认真反思,要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城市建设必须要同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同城市的旅游属性相衔接;要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实现宜居、宜业、宜游,使外来旅游者能很快适应并融入当地城市生活,切身感受城市风情风貌,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城市旅游业发展带来新机遇。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当前城市病等突出问题。要立足国情、尊重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从建设旅游城市的角度分析,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为城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以下重要机遇。

    机遇一:会议指出,“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切核心是人,要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那么未来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必将把包括游客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放在第一位,城市的旅游功能将进一步完善,游客的满意度将进一步提高。

    机遇二:会议指出,“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将更加丰富,旅游目的地城市特征将更加彰显。

    机遇三:会议多次指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必将使旅游城市特色鲜明,熠熠生辉。

    机遇四:会议指出,“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要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来制定规划,要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要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城市交通、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这为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落实旅游功能要素提供了话语权,旅游概念将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得到体现。

    机遇五:会议指出,“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按照这一要求,安全工作将在城市建设、经营和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游客旅游安全将得到有效保障,形成放心旅游、安全旅游的良好口碑。

    四、把旅游业融入城市整体发展进程中大力推进。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城市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城市旅游业,以带动和促进区域旅游业加快发展。

    一要大力宣传引导。当前,旅游业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同。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宣传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融入旅游理念和建设旅游型城市的重要意义。可以通过举办旅游业发展高层会议、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高层论坛、城市规划与旅游目的地建设专题讲座等多种措施和形式,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五大统筹”的工作要求,提升社会各界对建设生态、绿色旅游城市的认识,促进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在研究相关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旅游功能及要素,在建设和管理中彰显城市旅游功能的特色与特点,吸引广大游客前来游览和消费,促进城市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

    二要主动融入对接。推进城市建设“多规合一”,是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明确要求。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旅游部门要加强与发改、国土、建设、交通等部门以及专业规划部门的对接,积极参与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和讨论,努力解决好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旅游要素问题。特别是重点旅游城市要以旅游规划引领其它规划,使城市的旅游属性和特征得到充分彰显。同时,旅游部门也要在编制城市旅游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时,主动与城市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相衔接,切实解决好城市旅游休闲、旅游体验、旅游消费以及旅游厕所等方面的问题,使旅游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并得到有效实施。此外,旅游部门还要建立健全旅游综合监管机制,积极融入城市综合监管,有效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文明旅游,促进城市旅游发展。

    三要打造示范城市。抓城市旅游发展,之前我们有过比较成功的经验。前些年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以“创优”为抓手,有效调动了城市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城市旅游业发展,形成了旅游发展的“黄金期”。这次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这又是一次促进城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良机。抓城市旅游,必须典型引路。可以在以前创建的优秀旅游城市中选择一个条件较好的城市进行试点,创建“‘五大发展理念’旅游实践城市”。研究创建方案,制定创建标准和考评办法,发挥杠杆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并及时进行工作总结,提炼工作亮点,加强宣传报道,扩大工作影响,促进城市旅游加快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旅游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