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山水画赏析-----隋唐

 百了无恨 2016-01-19

      始于东晋南北朝的山水画至隋唐有了明显的 进步,富于精工的青绿山水得到社会的赞赏,水墨 画也开始抬头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 国目前发现存世的山水卷轴画中最古的一幅。它 使后人得到了对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的一个直观 的感觉。唐初在隋代山水画成就的基础上,开始 了山水画史上的“始于吴,成于二李”的“山水 之变”。相对于吴道子的多才多艺而言,李思训表 现得可能更为专业。李思训师从展子虔“青绿重 彩,工细巧整”的风格,并将这一风格演变为具 有代表性的画派。后来其子李昭道“变父之势, 妙又过之”,进一步确定了 “李派山水”在中国山 水画史上的地位。唐代的另一位山水画大师王 维,以《辋川图》“意出尘外”的表现,创造了 中国山水画的一个神话。他以诗人和画家的身 份,给山水画创设了 “画中有诗”的规范和传统。 成为令后人敬仰的“南宗”之祖。隋唐时期山水 画日益成熟,为以后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一个承 上启下的作用。

 
                              
                                 游春图 

游春图 隋 展子虔 绢本设色 纵43 X横8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展子虔(520-616),渤海(今山东阳信)人,历北 齐、北周、隋三个朝代,擅画人物、山水、车马。这 是一幅描绘贵族游春的青绿山水,是我国存世最早 的一幅独立山水画。它在表现手法上有两大特点: 一是青绿勾填技法的运用。二是在构图上,一改作 为人物画背景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处理方 式,而变为以山水为主,具有与自然空间相适应的 “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江帆楼阁图
 

江帆楼阁图 唐 李思训(传) 绢本设色 纵101.9 X横51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思训(651-718),唐 朝宗室,人称“大李将 军”。他擅画山水,在 沿袭展子虔的基础上 有所发展,唐人对他 推崇备至。相传此幅 《江帆楼阁图》为其所 作,但因技法酷似《游 春图》,亦被认为是展 子虔所作,真假尚恃 考证。此图为勾线填 色的青绿山水画,略 有皴斫 ,颇具“江天浩 渺,风帆溯流”之意境。

                              辋川图

辋川图 唐 王维 绢本设色 纵29.8 X横481.6厘米 (日)圣福寺藏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原籍山西祁县,官至尚书右 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他与孟浩然同为田园山 水诗的代表人物,且擅山水画,其作品被宋代苏轼赞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这也成为后世文人画追求的最高境界。王维的传世画 作有《雪溪图》、《孟浩然马上呤诗图》、《雪山图》等。《辋川图》是 作者晚年隐 居时所作,现存为唐人摹本。图中绘群山环抱中的一处 别墅,庭院中有亭台楼阁,树木掩映:庭院外有云水流肆,舟楫过 往。整幅作品刨造出一种淡泊超尘的意境。

                         明皇幸蜀图

明皇幸蜀图 唐 李昭道 绢本设色 纵55.9 X横8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昭道,生卒年不详,李思训之子,擅画青绿山水,与 其父同享盛名,画史上称为“小李将军”。此图是其代表 作,反映“安史之乱”时,唐明皇避难入蜀的故事。右 下角身着红衣者应为唐明皇。画中山石有勾勒无皴法, 设色全为青绿,是反映唐代山水画的重要传世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