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先生 大作用

 李氏父子书屋 2016-01-19
以前只是听说陶行知先生为了扫除旧中国众多贫民文盲而创导了“小先生制”,今天却因儿子邀请参加由他仼小先生的一堂课《世界文化之都——巴黎》。
从课堂来看,儿子、同学们、老师都做精心准备。课堂上,儿子的完美表现及同学们的认真程度令我吃惊。儿子、同学们在此中获益巨大是无需质疑的,但小先生制如何在初中学习中广乏推广,成为一种常态,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承担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特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却是需要思考的。
一、 创设平台 人人争当“小先生”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各自的“闪光点”,而这一“闪光点”对学生充满自信有极大的动力,也正是这一“闪光点”是学生自我感觉有了成为“小先生”的资本。
我们可以利用阅读课、自习课安排几个10分钟。由老师指定或同学自选,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典型例题或一种解题方法或一个社会观点等,给10钟时间由小先生来讲解或组织讨论。也可搞个课前三分钟,由小先生针对本堂课的内容作三分钟演讲,学生在准备这“课前三分钟”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同学们轮流当“小先生”,采用师生对口令、开火车和抢答的形式组织和带领大家预习课文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真心欣赏和信任“小先生”
学生成为“小先生”,在准备教授内容时,往往需要翻阅有关资料,先行学习有关知识。在“传授”过程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必然会主动想法及时解决。久而久之,自学能力就会不断提高。生活中到处有学堂,到处存在着知识,把生活和教学有效地联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教学案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教学《巴藜》,我们可以先布置学生观察我们温州的人文情况及思考其成因。在教学时让每个人都争当“小先生”,引导学生逐步从地理、历史等客主观方面再加以分析。
在课上引导同学们碰撞、吸纳、质疑、争辩,创新的火花闪烁其间。
三、一对一互助 合理安排“小先生”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让学生知道,人人都有长处,身边到处都有老师,自己也可为人师。除了让小先生上课,我们还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推选岀组内小先生,轮流竞争上岗。组内学习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配合,共同进步。另外,组与组之间也可互相促进。先一起看其中一个同学作业,如果别人错的题目,你做对了,那么你就当“小先生”,把这道题正确的做法与思考过程讲给同学听;如果有的题目四个人都错了,那么可以选择自己思考或邀请别的小组的小先生来解决。
课堂外,我们也可开展“结对子,一帮一”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先生”,互教互学。评比看哪个“对子”互帮互学最有成效。这样,后进生得到“小先生”的帮助,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进步很大;“小先生”在帮助同伴的同时也得到了锤炼,获得成功感,达到了互教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制定评价机制,体现“小先生”的价值
老师对学生的一声赞许,是学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了能使小先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能体现出小先生的价值,我们可制定了评价和奖励机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