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大哭一声,脸色发黑,无法呼吸!爸妈要慎防“幼儿摒息症”

 海派書鄉 2016-01-19

孩子哭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如果你发现孩子大哭几声后就没任何声音的话,那就要引起重视了,这种“摒气”很恐怖,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致命↓↓↓↓↓


案例一

一位妈妈带着六个月大的宝宝来儿科门诊打疫苗,聊天过程中,妈妈提到前几天帮宝宝剪指甲时,不小心剪太深,当时宝宝立刻放声大哭,但大哭一声之后,却再也没有任何声音。


然后宝宝的脸色开始变暗,全身肌肉瘫软,一副快要昏过去的样子。妈妈此时慌了手脚,急忙想到对他嘴巴吹气,帮他做人工呼吸,后来宝宝哭了出来,脸色才恢复红润。


案例二

一名1岁半的男婴因个性固执易怒,喜欢喝养乐多,日前一口气喝了3罐养乐多,父亲担心影响他的健康,抢走第四罐,男婴立即放声大哭,随即出现脸色发黑,无法呼吸,还昏死过去,吓得家长赶紧送医才恢复正常。



上面两个案例中的事件似乎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发生的,孩子不乖了训几句或者不当心出了小意外,后果真有那么严重吗?其实,案例中的状况是“幼儿摒息症”的表现,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憋气”。




什么是幼儿摒息症


摒气发作为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神经症性发作。此症常见于六个月到一岁半的婴儿,尤其一岁是高峰期,两岁以后再发作的病例则比较少。临床尚可分为发绀型和发白型,两种发生的机率相差无几。


第一种:发绀型

当小孩受到惊吓、伤害、或生气时,剧烈的哭泣之后,呼吸就突然停止,随即脸部、嘴唇出现紫青色,并失去知觉,身体软弱无力,甚至僵直不动,若时间持续较长,有时还会见到痉挛性的抽搐动作,常让家属误以为是癫痫的抽搐发作。


第二种:发白型

主要是因为小孩跌倒受伤、头部遭撞击等造成,往往在一次深呼吸后立即脸色发白,然后失去知觉和肌肉的张力。


一般婴幼儿出现摒息的全过程约1-2分钟左右,而这种情况有些小朋友是会自行调节的,他们在持续了1分钟左右的摒气后会全身肌肉放松,出现呼吸,大部分孩子神志恢复或短暂发呆,亦有立即入睡的。


幼儿摒息症目前没有仪器或检验可以诊断,确定诊断主要是靠家属描述的病史。若孩童本身患有心脏疾病,例如心律不整;神经系统疾病,例如癫痫;及缺铁性贫血,疾病发作可能更频繁,症状也会更严重。



发病时该怎么办?


孩童第一次发作时,父母难免会仓皇失措,但请不要过度慌乱,可先透过适当的安抚或注意力的转移,让孩童停止哭泣并平静下来,一般孩子都会自行好转。


若发作次数频繁,常常一哭就忘了呼吸,父母可准备冰毛巾放置宝宝前额上,来缩短症状出现的时间。若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至5分钟,可透过刺激让宝宝恢复呼吸,例如指甲用力刮宝宝脚底板、手指持续用力按压“人中穴”。


倘若孩童出现抽搐现象,请先让孩子侧躺,以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绝对不要放任何东西到他嘴巴内!因为放置过程可能造成牙齿或牙龈受伤,放入的东西更可能阻塞呼吸道。


对于症状较严重的孩童,如原本就有重度心脏或肺部疾病,当其抽搐或昏迷时,应进行急救步骤:清除口腔异物、给予心脏按摩及人工呼吸,然后立即送医治疗。



什么引起的摒息?


婴儿摒息症发生的原因尚未完全被了解,一般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剧烈的哭泣后造成血中的二氧化碳锐减,因而引起脑部缺血

2)憋气后的呼吸暂停导致缺氧

3)闭气性痉挛使胸腔内压增加

4)心脏排出量减低,造成脑部循环障碍


而大多数是是由于外界突如其来的刺激惊吓导致的,就是孩子被突然出现的人、声音等吓到了就容易这样。所以,家长不要故意去吓孩子,觉得这样很好玩,想要看到孩子错愕的表情,殊不知这样对孩子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除了因受到惊吓或疼痛刺激外,还有可能是因固执的个性使然,习惯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希望达到内心目的。例如买不到玩具时,哭到声嘶力竭来迫使父母让步,结果引起疾病的发作。



这时父母的安抚未必能见效,建议处理的方法有两种:


· 减少哭闹的机会,哭闹时可在旁先冷处理

减少哭闹当然可以降低疾病发作的机会,但父母的原则尺度仍需有所拿捏,不能让孩子借此作要胁,让他为所欲为。遇到孩子哭闹时,父母可採用冷静法,先从孩子身边离开几步,但待在看得到他的地方(这样若见孩童状况不对,可马上处理)。


让孩子独处一段时间,父母从旁观察,勿再火上加油斥责谩骂,等情绪较平静后,再跟他沟通,情绪冷静后先肯定他此时的表现,并鼓励孩子要用口语表达感受,让孩子学习如何正确与人沟通。


· 若耐心引导仍有情绪障碍,及早转介儿童心智科

孩童2岁后应该要学习用语言表达情绪,倘若家长耐心引导,孩子仍只会表现激动情绪、行为时,有可能会是发展迟缓、自闭症、语言或情绪障碍等潜在问题,父母应及早带孩子到儿童心智科做评估,必要时接受治疗。


该如何预防?


从专业角度看,这个疾病发作的原因大多与情绪因素相关,当然也有一部分病例同时有缺铁性贫血,若有缺铁性贫血则应及时补充铁剂。


那么,情绪该如何预防呢?平时我们对孩子就不能过分溺爱,注意生活环境的安排,解除引起精神紧张和冲突的因素,这样才能尽量避免突然意外的刺激。


所以说,关键在于正确教育。家族成员平时对孩子既要和蔼可亲使他感到家庭的温暖;又要耐心教育使他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若过分强调不挫伤其情绪而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欲望,可造成性格上的异常。


相反,若不考虑疾病的特点而摸索出提过分严格的要求,容易使屏气发作频发,对健康不利。


小邦说:
孩子哭着哭着就停止呼吸!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小邦儿子身上小邦肯定是急的六神无主了。没想到,这还并不是极小概率的事,小邦在熟悉的妈妈圈里问了下,就有3个妈妈跳出来说她们孩子在1岁多或2岁的时候都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通过当事人妈妈的描述,小邦得知这种情况容易出现在孩子大哭你却吓他的时候,孩子一紧张就忘记呼吸了。所以,小邦还是要提醒广大妈妈们,遇到孩子大哭时千万不要急着想立刻止哭,更不能用恐吓或生气的方式来对待宝宝,不然后果可能真的不堪设想…(还好,三个妈妈都表示这情况并不常有,且过一会儿孩子就自动好转,紧急情况下打脚底这招似乎还蛮有用的!)


相关阅读:

孩子打人、爱哭、撒谎等12种常见情绪背后的真实心理! 1125

孩子大哭时,说出他的感受最重要! 989

止哭安眠小神器-婴儿安抚物,你用对了么? 663

(内容由小邦整理自网络,转载请先联系小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