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朱良春:中医看病怎能少得了脉诊,脉诊的重要性!

 一切法本不可得 2016-01-20
导读


在民间,脉诊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在民间,一个中医不会把脉,是没有人找他看病的。民间中医的脉诊都很厉害,估计是这样逼出来的!


脉诊历来都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赖以传承的一门重要技能。为医者,岂能弃脉学于不顾?




“脉诊”向为祖国医学不可或缺的传统诊法之一,虽居四诊之末,却负冠冕之誉,故习俗称中医看病为“诊脉”、“方脉”,亦以“大方脉”、“小方脉”以概中医内科及其他各科。


以脉性、脉理作为衡量医者诊疗水平之高低,以辞窥义,可见一斑。但观之当今中医界,言脉者泛泛,重脉者寥寥,部分中医仅视诊脉为装点门面的形式而已,令人慨叹。为此,简略谈一点个人对脉诊之认知。


一、脉诊是祖国医学遗产的大雅余韵



上古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仅发现了“心主血脉”这一科学道理,而且揣摩出脉象的变化,与个体抗病机能的强弱、病势盛衰的进退有密切关系,更进而测知诊脉可以确定病位,又几经淘炼,古法的大三部诊脉(遍诊法)到扁鹊这一代名医手中,简化为“独取寸口”,于是脉诊由这一转变,寸口脉诊定为万世章法。


《聊斋》曾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因脉诊能直测脏机,见微知著,所以不少医家通过刻苦钻研,精研此道。《内经》早有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三部九候论等论述脉诊的专篇。


《难经》相传为秦越人所作,主要对《内经》中脏腑经脉加以补充发挥,其中又以阐述脉法最为详备,对独取寸口脉法的论述,即达四分之一的篇幅,可谓寸口脉法的经典著作,所以后世多以独取寸口的脉法是由《难经》创立的。


事实上,在成书以前,前人早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创新,《难经》仅是集其大成,而以扁鹊为代表,故《史记》谓:“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史记·仓公传》所载十多则“诊籍”,均是以脉测症,毫厘不爽,为现存典籍中最早、最完整的实例。



其后,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每章均赫然冠以“平脉辨证”四字,是将脉法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典范,书中脉证并举达120多处,记载脉象69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体察的。西晋王叔和祖绍《难经》而撰《脉经》,但文理深奥,不利研习;逮至明季李时珍氏著《濒湖脉学》,通俗易诵,成为入门必读之书。


从浩如烟海的中医书籍中,无数的史记和案例,介绍了古人以“三指禅”了断生死、预知病变的精湛之笔,他们几乎仅持诊脉,就可明确断症,门外汉诧为神奇,同行者叹为观止,其实,一点也不虚妄,究其原委,皓首穷经,勤学苦研而已。



二、偏见和漠视,使之几成皮相



因为脉诊是高度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于一体的应用之学,医者不仅需要有扎实功底,更要求长期刻苦、深沉、精细的揣摩体认,方能应之于手,而了然于心,较之望、闻、问三诊更难掌握。所以古今言脉,探幽索微者少,直观浅测者众。


尤其近代以降,现代医学日益发达之际,泛泛者因头绪难得,将脉诊蒙上一层唯心的玄学外衣,斥寸口分主脏腑为欺人之谈,贬诊脉测病为可有可无。当代一位有影响的已故医家的脉学专著中曾这样说:“桡骨动脉的来源,它仅是肱动脉分枝之一,……


推源而往,仍是由心脏出来的,也没有任何脏器是它的起根发源地,这些交待清楚了,看看它有分主脏腑的可能吗?”即使是章太炎这样的大儒,他因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脉诊的可信可征,但难以究其理,只能叹曰:“实征既然,不能问其原”。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序言中慨叹的说:“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所谓管窥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时至今日,当然更甚了 ,乃至某些医者不大承认脉诊是科学可征的,这是一个可悲的现象。脉诊在长期的偏见和漠视中,后继乏人和后继乏术是非常严峻的了。



三、用全息论对脉学进行再认识



老友张琪教授说得好:“人们如果只从心脏和血管的生理观点分析中医的脉诊,势必把中医脉诊的价值贬低,因而脉诊的真正精华也将无从得知。”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电子显象的全息效应观念,移植引伸到中医领域里,比较客观地解释了长期以来许多民间诊疗法的科学内涵,于是诸如鼻诊、耳诊、脚诊、脊诊、手诊,以致第二掌骨诊法,都得以用全息论的观点,解释得尽善尽美。


说明了取人体任何一部分乃至一点,都可以测知和治疗全身每一组织、脏器的病症。这一论点无异是给中医理论,特别是脉诊揭去了神秘的面纱,赋予了科学的定义。我想,全息论也完全适用于阐释脉诊的脏腑分配法。


更何况脉的形态、频率、节律、波幅,以及“胃、神、根”等尚难以文字描述的切脉的微妙感知,其神韵远在全息论以外。譬如一根竹管,依法制成箫、笛,几个同样的孔眼,可吹出五声八韵,抑扬顿挫,绕梁不绝。其变化之妙,全在孔眼的位置和声波振荡的轻重起伏耳。



李时珍说:“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血脉气息,上下循环。”并明确指出“两手六脉,皆肺之经脉也,特取此以候五脏六腑之气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


说得多么贴切允当。那么,寸口切脉, 以浮中沉的三部九候,消息其“胃、神、根”,参之以柯韵伯氏所述的“平看法、互看法、彻底看法”,出入时空之间,神而明之,洞悉脏机,当非难事。



四、临床诊脉要点



临床医生首要的是能辨证、识病,而诊脉是重要环节之一,因为脉象可以测知病情的性质和正气抗击病邪的趋势,以便于明确诊断,立法用药。特别是在病情复杂,病势险重,或者主诉和症状不相符合时,脉诊可以辨别症象真伪,预示疾病之吉凶,有利于对疾病的观察和早为防治。


脉诊既然如此重要,那么究竟怎样掌握呢?我的实践体会,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的:



1.认真体察



脉之可以用言语和笔录的,都是一些迹象,至于脉之“神韵精髓”,须通过长期体察,才能逐步领会掌握,应于指下,了然于心。《内经》早就指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喻嘉言说得更为明确:“有志于切脉者,必先凝神不分,如学射者,先学不瞬,自为深造,庶乎得心应手,通乎神明。”就能逐步掌握其真谛。要举、按、寻细察,寸、关、尺对比,左右互勘,自可得其要领。



2.阴阳归类



脉之种类繁多,有的则似是而异,如何辨别呢?《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可见“脉合阴阳”是切脉诊病最基本的法则和方法。李时珍《濒湖脉学》对27脉排列之次序,就是运用阴阳学说的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观点确定的。浮、沉、迟、数是纲领,与八纲正相对应:


表、热、实为阳证;里、虚、寒为阴证,如此则八纲辨证中脉诊的关键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李氏具体指出,可分为阳脉、阴脉、阳中之阴、阴中之阳四类;


阳脉:浮、数、实、长、洪、紧、动、促。

阴脉:沉、迟、涩、虚、短、微、缓、革、濡、弱、散、细、伏、结、代。

阳中之阴:滑、芤、弦。

阴中之阳:牢。


这种分法,既符合《内经》的本意,又可在临证时执简驭繁,这是李氏对《内经》、《难经》及仲景脉学分类的发展与升华,对后世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3.脏腑分部



寸、关、尺分候脏腑,是根据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的阴阳五行变化规律排比的:


左手 右手

寸 火(心) 金(肺)

↑ ↑

关 木(肝) 土(脾)

↑ ↑

尺 天一生水(肾水) 地二生火(命火)


我七十多年来的实践体会确是信而有证,历试不爽的。



4.诊脉方式



诊脉时最好要用双手同时切脉,便于对比体会;诊脉时一定要坐正平位,以利血流畅通。三指按脉(总按法)可得到一个总的概念,然后再以食、中、无名指分别切脉(单按法),以比较脉气之强弱盛衰,获悉何脏、何腑病变。


南宋精于脉学的刘立之,每以中指点取三部,有“刘三点”之雅号。但个人体会,食指敏感度似较中指为强。还需注意脉位异常之反关、斜飞之脉。



5.胃、神、根



“胃”指脉的胃气,就是缓和有生气之脉,久病、重病见之,是为吉兆,多可转危为安。“神”是指下按之有力,又不散乱,亦是佳象。


如按之散乱或若有若无,或轻按有,而重按则无者,或沉细之中倏有依稀之状者,皆是无神之脉,预后不佳。“根”多以尺部为根,或以重取应指为根;如重按即无,或尺部难以触及者为无根,预后不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