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问医生

 ycong0337 2016-01-20

急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栓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部或支配脑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为临床上一组多发和急重病症。其共同特点为起病急剧、病势凶猛、病情危重。急性期过后,根据病灶部位及病情轻重不同,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症状。

因本病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角歪斜为主证的一种疾病,且起病急骤,变化多端,与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中医学称之为“中风”。

【病因病机】

    中风多发生在老年,由于将息失宜,气血素虚;下虚上实,或房室劳累肾阴不足,或饮食不节,脾的健运,聚湿为痰,郁而化热,致脏腑阴阳失调,如遇忧思恼怒,饮酒暴食,劳累过度,风邪外袭等诱因,以致肝阳暴张,阳化风动,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气并走于上,挟痰浊,横窜经隧,蒙闭清窍,发为本病。

【辩证分型】

⒈中脏腑:病在脏腑,病情严重。

⑴闭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闭塞,舌红苔黄厚或灰黑,脉弦滑有力。

⑵脱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遗尿,舌痿,脉细弱;甚则四肢厥冷,或面赤如妆,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

⒉中经络:病在经络,未及脏腑;或脏腑功能渐见恢复,而经络气血仍然阻滞。

证见半身不遂,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口角歪斜,语言不利;或兼见头痛眩晕,目赤面红,口渴咽干,烦躁等,脉多弦滑。

【诊断要点】

⒈脑出血:多发生于老年,常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史,起病急骤,常突然倒仆、昏迷、偏瘫、严重者四肢瘫痪,瞳孔不对称或缩小。脑膜刺激征不明显,脑脊液呈血样,压力高,CT显示高密度影。

⒉脑梗塞:多发于中老年,常有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动脉硬化史,起病较缓慢,多在睡醒后发现偏瘫,神志大多清醒,可有失语。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正常,CT显示低密度影。

⒊脑栓塞:多发生于青年,常有心脏病史或因长骨骨折等其它因素的各种栓子引起。起病急骤、神志清醒或昏迷(昏迷程度轻重不一),偏瘫,可出现惊厥,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多属正常。若因心脏病引起的可有心脏体征,若因细菌性心内膜炎引起,可有发热、出血点、脾脏大,血培养可检到致病菌。

⒋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生于青、中年,常发生于有颅内血管病或有动脉硬化史的患者。起病急骤,有剧烈头痛、呕吐,继而转昏迷,少数有偏瘫、脑膜刺激征明显,脑脊液呈血性,压力增高。

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病急骤,有眩晕、头痛、呕吐等先兆,同时血压显著升高,立刻出现偏瘫、失明、失语或昏迷、抽搐等症。病程较短,一般1-2小时自愈,不超过数日,且无后遗症,但在短期内易反复发作,部分病例可发展为脑梗塞。

【治疗原则】

    闭证治以开窍熄风、清火豁痰;脱证治以回阳固脱。中经络引起的后遗症治以调理气血、熄风通络。

【按摩治疗】

本病以早期治疗为好,一般在发病后两周针对脑血管意外所遗留的症状开始进行按摩治疗,而急性期应住院对症治疗。

    躯体按摩法:

    ⑴上肢治法:患者仰卧,患肢在上,将患者上肢平置于侧胸前,肘部微屈。治疗者用双手拇指对置于肩下三角肌下缘的臂nao穴处按压,再依次逐步移动到nao会穴、肩后部的肩贞穴、腋窝下的极泉穴、肩内侧下方的中府穴、云门穴,进行长按,反复操作3~5分钟。注意按压时双手拇指用力要均匀,每穴按压至上肢有麻胀感时,再移动至另一穴位。再以双手掌面自患者病侧颈项部沿肩峰与肩胛区反复摩擦5~10分钟。注意擦时应擦动肌肉,不应限于摩擦皮肤,以皮肤微红为度。最后自肩峰、三角肌处向肘部、胸部摩擦,反复操作5~10分钟。

⑵下肢手法:患者仰卧,患肢在上,患侧下肢屈曲。治疗者以双手拇指点压臀部的环跳穴,根据耐受的情况徐徐增加压力,其余四指分置臀部两侧,两拇指均匀用力长按3~5分钟,使患者有酸、麻、胀及电流样热感自臀部放射至小腿及足趾。然后患者俯卧,两下肢伸直。治疗者两拇指掌侧置于臀下承扶穴,其余四指分置于大腿两侧,自上向下沿股后中线,经殷门、委中、承山至足跟,反复推动3~5分钟。注意推动时两拇指应同时用力,使患者有酸、麻、胀感及放射温热感。

⒉头部按摩法:

上肢不遂取患肢对侧运动区中2/5,下肢不遂取对侧运动区上1/5和足运感区,上下肢同时发病者两段均取,如果有感觉异常,则还要先取对侧相应的感觉区。

运动性失语选取运动区下2/5,即言语一区;命名性失语选取言语二区;感觉性失语取言语三区。

另外还可选取晕听区和平衡区。

⑴患者仰卧,医者以拇指桡侧面轻触皮肤,沿所选定的穴区做直线推动,力量由轻渐重,推200次左右。

⑵继以指尖叩法,在相应穴区叩击3分钟,初治宜轻,渐次加重力量。

    手部按摩法:

    ⑴首先,当未出现偏瘫、口眼歪斜、语言障碍等症状,而只有中风先兆时,按压特效穴位,如少冲、关冲、商阳等。每天10~20次中等力量刺激。若时常对这些穴位刺激,可预防中风的发生。

    ⑵若中风以发生,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捏压少冲、关冲、商阳、外关、肝穴,每穴10~20次,轻缓进行可起到治疗的辅助作用。

    ⑶若中风以三个月以上,成为偏瘫后遗症时,按压肾穴、肝穴、心穴、理健三针区,均可达到促进语言、肢体恢复的作用。

⑷除上述穴位治疗的同时,还可对脊椎反射区、脊、腰、腿区施行按压手法治疗。

    足部按摩法:

⑴先将患者两脚用热水泡30分钟,然后刺激额窦、小脑、脑干、垂体、肾上腺、甲状腺各2分钟。

⑵根据病变的部位添加反射区:面瘫加三叉神经、上颌、下颌、面;上肢瘫加肩、肘、肩胛骨;下肢瘫加膝、内髋、外髋。

【自我保健】

⒈患者仰卧位,用健侧手拇指分别按揉合谷、曲池、手三里各1分钟,以酸胀为度;再用健手握住患手腕部,向健侧下方反复牵拉30次,以活动患侧肩、肘关节;用健手从腕部至肩揉患臂,然后用拿法共3分钟,以有热感为佳。

⒉患者坐位,用健手向上方牵拉患臂10次,逐渐患臂在不辅助情况下抬举数次,并努力将手指伸开握拳数次。

⒊用健手逐个搬动、搓捻患侧手指,并将其理直,然后用健手食指、中指挟住患指,用力向指尖端移动,在离开指端时用力宜猛,可听到健侧两指拍击声。

⒋扶着床或桌子站立,并努力屈曲膝关节,然后伸直,反复10至20次。

⒌坐在床边上,努力抬腿,活动踝关节,先按顺时针方向,再按逆时针方向。

⒍用健手由上至下,由内侧至外侧,反复揉搓患侧下肢数遍,以有温热感为佳;再屈腿搓脚心,以透热为度,然后逐个向上提脚趾。

⒎由上至下反复叩击患侧下肢约3分钟。

⒏健手由前至后反复搓摩头部3分钟,然后将五指分开由前发际开始,向后拿头部,反复数遍。

⒐点按风池、风府、太阳、肩井、委中等穴。

【医生建议】

    按摩治疗应在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血压过高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保持情绪稳定,生活应有规律,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血脂过高者应食用低脂饮食。

保持患者身体清洁,防止褥疮产生。

⒋当病情好转,肢体可活动时,可进行适当的活动和功能锻炼,但不宜过度疲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