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方言】杭州话中“儿”字的有趣特点

 我的逸园 2016-01-20

  杭州话中有趣的“儿”字 / 文:西溪逋客

  很多朋友学习杭州话,都知道杭州人喜欢用“儿”,但是这个“儿”怎么用得准确,还真的是有点讲究的,不是随便啥地方都可以加个进去的。杭州话中大量的“儿”,确实可以算是杭州话的一大特点,但是,它跟普通话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首先一个区别是,杭州话中的“儿”,是一个独立的音节,而不像普通话那样是附属在别的字后面的,如果按照拼音的标法,比如“花儿”,那么杭州话是huaer,普通话是hua'r,显然,杭州的“儿”要硬挣得多了。

  第二个区别是,读音上杭州话的“儿”就是一个阳平字,所以如果有什么变化,也是应该按照阳平的规则处理的,而普通话的“儿”,则一律要读成轻声。当然,因为要按照阳平字变化,所以杭州话中的“儿”,有时候调值就会比较低一点,比如:糕儿,这里就会自然而然地读的声音高一点,但是“搞搞儿”(做游戏、玩耍的意思),这里的“儿”就会低一点,但绝不是轻声。

  以上说的太学术啦,听过算过,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一些“儿”吧。

  四种用法之一 杭州话的“儿”

  杭州话中的“儿”,一个重要的功能,是用来区别词性的。比如:盖,就是一个动作,但加一个“儿”,就成了一种名物了。再比如:

  夹(读ga,入声),是个动作,夹儿,就是一种東西了;

  勾,是个动作,勾儿,就是一种東西了;

  罩,是个动作,罩儿,就是一种东西了。

  包,是个动作,包儿,就是一种东西了;

  这种词很多很多,我这里稍微举几个,你若有兴趣,可以想一些出来,超过十个有红包。

  四种用法之二 杭州话的“儿”

  其次,杭州话中的“儿”,还往往用来表示一种小、细、碎,比如说一般的鱼,就不用“鱼儿”,但是如果强调它是小的鱼,就可以说“买了两桄猫鱼儿”,所以,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听到有:

  “再今朝来东菜场里买了一桄包头鱼儿。”

  “故宫的水缸儿蛮大的。”

  因为包头鱼(即鳙鱼)都是比较大的鱼,水缸也不可能是迷你式的。但是我们常常可以听到:

  “他们养的金鱼儿真当好看。”

  “他酒量毛好,一酒盅儿枪毙烧(一种廉价的白酒)一口就落去了。”

  因为金鱼儿基本上都是体型蛮小的鱼,酒盅儿也是很小的容器。这些词还有:

  伢儿、茶壶嘴儿、奶头儿、小鸡儿、线儿、瓜蒂儿、伞柄儿、调羹儿等等。

  四种用法之三 杭州话的“儿”

  第三种用法,是用在表示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词中,比如说比较可爱的,就有:花儿、知了儿、蛐蛐儿、之类的用法。有时候厌恶、鄙视的东西也用“儿”字来强调一下,比如:扱手儿(扱,读如“插”,“扱手儿”即扒手)、撩龟儿、懈脚儿(懈,读如“健”)、乌烟鬼儿等等。

  四种用法之四 杭州话的“儿”

  第四种用法,表示轻松、随意的意思,比如:耍子儿、搞搞儿、趤趤儿、。这种用法经常会用在一个叠音词的后面,这样,原本不轻松的事,也变得很随意了,比如:

  哭,肯定是一个不轻松的动作,但是如果说“他来东哭哭儿”,那意思就变了,实际上是把他的“哭”视为一种假装的行为了。

  争,如果两个人为某事争吵,那也一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有人说:“嫑争了。”那说明说的人是把争吵当回事的,但如果说:“他们没啥事体,就是来东争争儿。”那么说明说的人并没有把这个争吵当回事,或者,说话人本意上是要淡化这个争吵的严重程度了。

  有奖内容

  最后,我来讲一个一直被杭州人津津乐道的一个关于“儿”的文字游戏,即在杭州话三字俗语中,有哪些词是中间带“儿”的?比如说:门儿布、豆儿鬼、瓢儿菜、件儿饭等等。据说,能讲出八个来,那你就是正宗杭州人,算懂杭州话的了,按照现在时新的说法,就是杭州话八级过关了。那么,请你搜肠刮肚地想想看,你能说出多少来?超过十个有红包,限前三名提交者,抓紧关注本号回复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什么叫“件儿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