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岁半识字,四岁读名著,他是这样做到的

 中原高考678 2016-01-20


家有小儿,今年四岁。从一岁半开始识字到如今独立阅读,天文地理,无所不读;四书五经,随口拈来。怡然如家常便饭,酣畅似如鱼饮水。就在前几天,我偶然见他在超市图书专柜读起了青少版《西游记》。这一切,无不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而我,则更像他身边的道具、工具以及备具。作为名词之用,“具”者,无非为他所用罢了。而他,更像一个主导者,用不用我,啥时用我,或不用我,他说了算。我的尘封或开启,就这样被定了格调。

小儿一岁半乘电梯时,他小手一点,我们被告知他认识了“火”。当时不亚于见到外星人一样看他,oh my god!我生了个天才出来?后来才知道,原来每次等电梯时,老公都会指着“消火栓”三个字念给他听,就这样,他记住了“火”,就这样,也开启了他的“识字之旅”。

很多人问我:“你是怎样让孩子认识那么多字的?”刚开始,为了更有说辞,我还会扯上识字卡、《四五快读》,其实识字卡只看了几张就不用了,《四五快读》我自己看了,从来没用在小儿身上。接着又有很多人问我:“你是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的,不教他,自己就会读了吗?”是的,小儿从识字开始,慢慢自己就会阅读了。可他是用什么方法学会阅读的,我还真没有认真总结归纳过。总感觉他从识字到阅读,从一岁半到四岁,这么久的时间,会阅读不算稀奇。而我好像什么也没干,从头至尾,我除了提供帮助,提供条件,提供书籍,之外再也没其它了。

继续回到识字阅读这个话题。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家陪他读童书时,他会默默记住都是什么字;外出时,广告牌上,商店门牌上,甚至捡到的小纸片上,他都要看看是什么字。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刚开始的识字,到后来的指读(用手指头点着一字一字的读书),到后来的朗读,再到后来的默读,这一路,都走的很顺畅,到什么时候停顿,什么时候转弯,他都有自己的节奏。而我,不过是他的读书“工具”罢了,不识字时给他念书,有不认识的字时告诉他怎样念字,等他达到一定识字量尝试自己阅读时我退居一旁。所以,以至于后来当我看到社会上还有什么识字课外班、阅读课外班时,总是感到很惊讶:这些不都是靠孩子自己日积月累顺理成章的事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家长把识字阅读看成一件很难的事情呢?

也许有太多的培训机构,太多的文章告诉我我们怎样让孩子会识字,能阅读的方法。那些方法就像公式,却不一定能套用在每个孩子身上。如果家长们硬要生搬硬套,结果注定南辕北辙。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带有诸多的功利性与目的性去对待孩子的成长,也不必以自己并不成功的生活经验和并不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指点孩子。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只要把时间与自由交给孩子,孩子自会让你刮目相看。

识字的目的在于阅读,而阅读却不一定有目的。

有人要说:“阅读不就是为了服务于写作,有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吗?”好吧,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论来看,这姑且算是阅读所带来的裨益吧,不过在我看来,阅读好处可多了去了。而与我,撒手不管,任小儿自主选材,独立阅读的好处也多了去了。

他看《星空》,看《时间简史》,看一切有关宇宙形体的书籍。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世界里,犹如站在最高处看风景,眼前呈现的是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感受智慧的光泽。整天满口黑洞、质子、心大星、大犬座VY......还要编成故事,来个恒星比大小系列,口才、思维、逻辑那真是杠杠的。他看《地图人文版》,看《世界名胜古迹》,看《你所不知道的世界》,知道了世界分布格局,感受到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还要将自己有所触动的山脉、建筑等画下来。这样的内心,该是何等的丰富。他读《格林童话》,读《伊索寓言》,读《小王子》,读神话传说,读名著,往大了说它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往小了说是这何尝不是文学泰斗们向小儿诠释写文章要怎样审题立意,怎样提纲挚领,怎样巧设布局,怎样草伏线,灰延千里,又是怎样伏线回收,画龙点睛的呢。读《古诗》,读《诗经》,不只是因为它们朗朗上口,待小儿长大后,追马子泡妞时,拽几句“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或者“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曰不见兮,思之如狂。”是不是立马高大上呢?读《史记·五帝本纪》时,竟能自己口述,让姥爷执笔,列出一个五帝家族人物关系表!不要说以后历史绝对差不了,单是拥有这等观察思考又统计的能力,还有什么学不好呢?看科普类书籍,每次都要跑去做实验,有些不能独立完成的,则喊上我们辅助完成。此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倒更像他的跟班与随从。他整天抱着《从小爱数学》40本,几乎都让他翻烂,却也无师自通的看懂了小数、分数、负数,面积、周长、展开图,加减乘除以及重量、长度单位换算。并将它们运用到故事或者实际生活中,对他来说,买东西找零多少很简单,谁比谁大几岁、重几斤、高多少so easy,直至有一天他还告诉我:“妈妈,你知道吗?秒针转5下就是一个大格,它转12个大格就是60秒,所以12乘以5就等于60!这要用到乘法。”简直要晕倒!我连弄懂时针分针秒针的关系以及它们怎样转圈都要反应一会,怎还能扯到这是能用到乘法还是除法呢?面对这样的他,我没资格教他,也不敢教他。他甚至还读《老中医察言观色》,当看到脚底穴位代表什么时,结合自己所看的科普书《心脏扑通扑通跳》,他自言自语道:“咦,心脏怎么在脚上,还有输尿管呢!”他的阅读范围之广,又让他融会贯通,把各方所学揉杂起来,为他所用,这岂是单单为了将来的语文成绩不至于太差所能比拟的?

阅读还使小儿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书,从他两岁半自己能读书起,几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看上一个小时书,也该吃早饭了,时间上安排很合理。平时户外活动归来,无论在外面多么活蹦乱跳,心情激动,只要手捧一本书,立马就能进入无人境地。而玩乐过后更能使他集中精神,专心读书。书读的多了,自然而然就养成了无论把书放在哪,他总能找到的神能力,而且上次看到哪,他不用做任何记号与标签就能找到那一页。他的书很多,但很少有破损的,即使翻书时不小心撕烂了,或者喜爱的书看的遍数太多掉页了,他总是第一时间要找来胶带或者胶水把它们粘上。我想,这样做,除非是源于对书的热爱,没有别的更好的解释。

有人说,21天便可养成一个好习惯。可我认为,习惯未免都是建立在刻意而为之上的。嗯,即使刻意而为之,建立一个好习惯固然好,可是,如果发自内心的热爱,从而带来一个好习惯,岂不更好?因先喜欢上阅读,从而带来阅读的好习惯,也就理所当然了。

家有孩童的家长是不是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有些书买了,当时孩子不爱看,不知过了多久,他却重拾“旧书”,看的津津有味了。小儿就有过这样的情况,咨询了一下身边别的家长,也或多或少出现过这样的例子。因为这样,就不敢多买书了吗?NONONO!这样做实在是因噎废食的表现。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给小儿买一批书,当然不能保证他百分百都喜欢。不喜欢就代表书买错了、浪费了?殊不知,过一段时间,甚至过一年后,那些他不喜欢的书又重新被重视。这期间的变化,有因他的理解能力上升改变的,也有因随着他心理年龄增长改变的,更有因他胆子变大了改变的。而我,在旁边看的真切,却只字不提,以后依然做那个只管默默提供书籍的“美女子”。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在我看来,孩子就像那巧妇,而书籍则是米,如果不能给“巧妇”源源不断的提供“粮食”,她又能如何做出香喷喷的米饭呢?尽管放心大胆的给孩子提供“米”吧,她不但能闷出大米饭,还能做出蛋炒饭呢。

对于儿童阅读,定不是只看“有用”的、经典的图书,首要的是有趣的。一本漫画,几页无字书,甚至是讲“屁”和“屁股”的图书,小儿都笑的人仰马翻。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做家长的,大可不必要强行纠正,扳回“正途”。什么是正确的?当下喜欢的就是正确的!每个年龄段的爱好不同,理解能力也有差别。等孩子慢慢长大,等他喜欢上书,爱上阅读,心智逐渐成熟,阅读的范围逐渐扩大,还愁他看不了经典,读不懂经典吗?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家长不过多干涉,保护好孩子最初的阅读欲望,终究阅读会变“悦读”。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引导,不评判,不左右他的判断,只管源源不断的给他提供一切有利条件就可以了。

说了那么多,无非是想通过说阅读来说明孩子是自由的个体,他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也有自我成长的能力。而我们做家长的,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应扮演的是谦卑的supporter/helper的角色,而不是leader/director的角色。

看过一篇文章说,我们之所以去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怕。我们怕孩子没有好习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怕孩子走弯路。于是我们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有更丰富的知识和阅历,然后对孩子指指点点。外加这个浮躁的社会总令我们心惶惶,我们给孩子报早教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想方设法不断对孩子有要求,提想法。我们不能停歇下来,生怕浪费一点一滴的时间,没有时间让孩子趴在地上观察蚂蚁,也没有时间倾听孩子自己的语言。我们马不停蹄,又焦头烂额,孩子永远不达标,又永远不听话。我们家长做事永远是“为了你好”,也永远都是有目的。殊不知,孩子有自己的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更关键的是,6岁前的经历决定了精神胚胎的发育程度。假若在6岁前,父母一直忙于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没有发育的机会。于是,这个孩子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国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女士说,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创造力的人。

最后,我依然希望自己做小儿身边的各种“具”。用,我进,不用,我则退去。

最后,附小儿读书照片几张——

2岁半,抱着《鲁拉鲁先生的院子》睡着了

一岁半识字,四岁读名著,他是这样做到的

三岁半,在看《十万个为什么》

一岁半识字,四岁读名著,他是这样做到的

四岁半,在看漫画《丁丁历险记》

一岁半识字,四岁读名著,他是这样做到的

四岁半,和妈妈在儿童书城。各看各的,互不干扰。

一岁半识字,四岁读名著,他是这样做到的

四岁半,和好朋友一起读书

一岁半识字,四岁读名著,他是这样做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