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集安车站 】
早在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代国王——琉璃王迁都集安,历时425年,集安经历了十九代王,是当时东北政治、文化、经济交流中心。集安有高句丽王城——国内城、丸都山城的遗址;有高句丽王陵十余座,其中的将军坟是建于公元五世纪初,为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之陵,号称:东方金字塔。还有闻名中外的海东第一碑的好太王碑;有众多的高句丽贵族墓葬,其中古墓群七十五座,古墓达万余座,这里有壁画墓十余座,五盔坟的壁画号称:东北亚艺术宝库。集安的文物古迹对研究中国的历史与考古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辑安(集安)车站】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集安车站】
因集安在吉林省是文物古迹大县(市),我们单位的考古工作者经常来到这里,他们回来常说:集安是个好地方,在这座城市怎么待(住)也待不够。上次来集安我只待了两夜一整天,匆匆忙忙就走了,印象不太深。这次在集安住了四宿,这座城市几乎走遍了,我们同志说的并不过,可以说,集安在吉林省这么多的县级市和县城里,我个人认为是最漂亮、最干净的城市。

↑ 【集安车站东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集安口岸】
集安因北有老岭山脉的挟制,南有鸭绿江的侵蚀,市区座落在狭小的河流冲击盆地上,所以城区南北狭窄,东西稍长。因鸭绿江在集安城区南部由东北向西南流过,所以集安市区也呈东北至西南的狭长状。随鸭绿江走向的为路,重要的有胜利路、鸭江路、迎宾路、团结路、文化路,与这些道路交汇的重要大街有建设街、黎明街、东盛街、新建街等。

↑ 【政务广场上的具有高句丽民族风格的三足太阳鸟雕塑】
太阳鸟
太阳鸟亦称三足鸟 金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天帝之子 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多次出现三足鸟形象 说明高句丽民族同中原民族一样 对太阳鸟充满崇敬和爱戴 在中华各民族历史上 太阳鸟永远是光照大地的太阳神

↑ 【集安市委 市政府大楼】
集安市委、市政府大楼座落在政务广场的北部。政务广场是集安近几年兴建起来的大型景观休闲广场,广场中部是莲花池景区,莲花池里种植着芦苇、香蒲、荷花、莲花,还饲养着不少野鸭、天鹅等飞禽。

↑【吉林省著名书法家段成桂当年借用郭沫若的诗句为集安题写的碑铭】
广场南部是鸭绿江滨江风貌区,站在鸭江江堤上,可以清楚看见江心朝鲜的筏登岛和对岸的朝鲜山脉;广场西部建有圆状六角形的集安博物馆,馆藏着一千多年前高句丽时期的珍贵文物;广场中部建有具有高句丽时期民族风格的三足太阳鸟雕塑;广场东南部建有紫都苑宾馆,也是这个城市最好的涉外宾馆。

↑ 【政务广场上的莲花池】

↑
【政务广场东南侧的紫都苑宾馆 据说这家宾馆是集安市里级别最高的涉外宾馆】

↑ 【新建成的集安博物馆 它可以作为今后集安的城市地标】
集安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994年,国务院批准集安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将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为世界遗产录。

↑ 【政务广场上很有特色的水帘门】

↑ 【宽阔美丽的集安市政务广场】

↑ 【鸭绿江滨江风貌区 右侧为朝鲜的山脉】

↑ 【鸭绿江滨江风貌区——江畔银杏树下】

↑ 【集安市——鸭绿江滨江风貌区】

↑ 【国家水利部设置的鸭绿江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碑铭】

↑ 【集安市内的高句丽遗址公园 这座公园建在两千多年前高句丽古城——国内城的遗址上】
高句丽遗址公园
公园地处国内城中部偏西,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学术界一般认为该区域内是国内城宫殿址所在。该区域曾发现石墙体及八角形合面柱础石,建筑规格较高,出土遗物中,包含许多蟠虬纹砖等显现王权等级制度的遗物。遗址公园的西部清理出3处相邻的河卵石垒砌的建筑基础,似为大型建筑的附属设施。

↑ 【 清晨鸭绿江上大雾弥漫 只100多米宽的江面 朝鲜的筏登岛几乎不见了】
每当清晨鸭绿江上大雾弥漫就意味着集安今天晴天 没有雾集安就是阴天。开始我不太信,在集安住了四天,前三天,江上都大雾弥漫,在宾馆九层楼窗口都看不见朝鲜的山脉。最后一天,不到6点起床,站在9层楼窗口一看,鸭绿江和朝鲜的山脉看得清清楚楚,再一看楼下马路上行人打着伞,哦,下雨了!

↑

↑ 【在宾馆9层窗口拍摄朝鲜山脉 楼房是集安市】

↑【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桥头堡 虽然已经弃用 但现在桥头与国门仍是军事禁区】
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桥头堡始建于1937年,是日本侵略者为应对东北抗日联军对铁路工程的袭击修建的。桥头堡共四层,高15.6米,长6.4米—10.6米,宽3.4—7米。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军飞机对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进行频繁轰炸,我高炮部队利用桥头堡对敌机进行侦查和打击,保卫了对朝铁路运输线的安全通畅。至今,碉堡的墙壁上仍留着弹痕,成为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历史见证。

↑ 【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 集安口岸 神圣的中国国门】

↑【中朝边界界碑 鸭绿江大桥的碑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已经到
大桥中间的中朝国界线 不能再往前走了 远处是朝鲜的国门 这条铁路通往朝鲜的满浦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安国门 建于2004年10月1日】

↑ 【中国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
集安国境铁路大桥是中国对朝三大铁路桥之一,桥长589.23米,宽5米,高16米,共20孔。以第11桥墩中心接轨线,为各自维修分界线。其中,中方324.23米,朝方265米。此桥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后,出于扩大侵略和掠夺资源的需要,于1937年始建,1939年7月31日竣工,9月1日通车。1950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于此最先秘密入朝。一军、十六军、二十军、二十一军、二十三军、二十四军、二十六军、三十八军、四十二军、五十军、六十四军全部或一部及炮五师、炮八师等42万志愿军,从集安口岸入朝作战,为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 【国内城的西南城墙遗址】
国内城城墙略呈方形,东墙长554.70米,西墙长664.60米,南墙长751.50米,北墙长715.20米,城周边总长2686米。内外两壁全部以长方形和方形石条垒砌,是一座坚固的石城。由于年代久远,几经修葺,城墙大部分已经失去原貌。
公元三年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王”将都城从辽宁五女山城(辽宁桓仁)迁都至集安国内城。此后,四百二十五年时间,国内城一直是高句丽的国都,国内城距今已有两千零八年的历史了。

↑【建于公元五世纪初的将军坟 为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之陵 号称“东方金字塔”】
将军坟建于公元五世纪初,为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之陵,边长31.58米。高13.1米,用石条1100块,整座墓方阶梯式,共七阶。

↑ 【将军坟一号陪坟】
将军坟一号陪墓为高句丽贵族墓葬,形制特殊,为高句丽阶坛式基础,辽东石棚墓式墓室。正方形阶坛,边长9.2米,通高4.6米。墓室用3块巨石围成,上加巨型盖石为顶,墓门以大石封堵,墓外有卵石铺成的墓域。这种复古形式表明了高句丽墓制的多源性。

↑【好太王碑 建立于公元414年 为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好太王”的墓碑 号称“海东第一碑”】
好太王碑为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好太王”的墓碑,好太王碑建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碑高6.39米,幅面宽1.34米-2米不等。四面环刻汉字碑文,共付44行,每行41字,除去行文及碑石缺损空刻,共有1775个汉字。汉字大小在9-10厘米左右,为方严厚重的隶书,也保留部分篆书和楷书,形成一种方方正正的书法风范,是我国书法由隶入楷的重要例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