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外企白领王先生两天前感觉头晕、恶心、左臂发麻,但完全没在意,直到走路时一头栽倒,才被紧急送往医院。经检查他患的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幸亏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也没留下严重后遗症。 从来没有哪一种疾病能像脑卒中(中风)一样,瞬间就可能让人失去生活的尊严:口眼歪斜,四肢麻木,甚至瘫痪在床…… 什么是脑卒中?简单来说就是中风,是指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的脑损伤,也就是常说的脑梗塞或脑出血。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第一位风险因素,但如果脑血管管腔变得狭窄,或存在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其他脑卒中的风险因素,血压不高也会患脑卒中。 到底多危险看看这些数据 ●每个人的一生中有1/6的机会罹患脑卒中; ●全球每年有1500万人发生脑卒中,600万人死于脑卒中。意味着每6秒会有1人死于脑卒中,每2秒钟会有1人发生脑卒中 ●脑卒中是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居世界之首,一年内因该病死亡的约为165万人。 ●在人的一生中,任何年龄都可能会患脑卒中,它的发病不分性别和年龄。中国人脑卒中的发病平均年龄是66岁。 ●其中,小于45岁的患者已接近全部患者的1/5。而且,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发病前都毫无征兆,近1/3的患者有短暂性缺血发作的历史。 脑卒中(中风)很危险,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起病急骤,让人措手不及,送医治疗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所以及时发现发作信号很重要。 发作信号左右劲儿不一样大、说话不清楚 ① 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或无力:嘴歪、流口水,肢体软弱无力,如拿筷子没劲夹不到菜,走路时一条腿拖步等; ② 突然出现言语含糊或语言障碍:与人交谈时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③ 突然出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 ④ 突然出现一侧眼睛看不见东西,数分钟或数秒钟即恢复,这是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报警信号; ⑤ 突然出现呛咳、吞咽困难、疲倦、嗜睡、耳鸣、行走不稳等,也可能是脑血管病的先兆表现。 一旦得了脑卒中,送医治疗的时间越快越好,最好是在出现信号时就去就诊,黄金治疗时间是发病后4~5小时。 紧急处理让患者歪头平躺 ① 一定要马上打120,在急救医生的帮助下救送患者。可以让病人就地平躺,将头侧向一边并垫高头部。千万别乱喂药、挪动和掐人中。 ② 到医院后立刻做脑CT,当CT检查没有脑出血,脑组织“尚未见异常”,这时要迅速做脑血管造影……这些程序环环相扣,非常紧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家属害怕患者由于检查挪动时再出意外、手术中出意外等情况,不能做出决定,迟迟不签字,无形中拖延了时间。 ③ 一定要看急诊,别挂门诊。在急诊,梗塞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做CT,迅速查明情况,可以快速手术溶栓。 ④ 所去的医院,应是具有动脉溶栓医疗条件的急诊医疗机构,还要24小时有出诊医生做动脉溶栓治疗,以保证患者在充裕的时间内得到救治。 治病不如防病。脑卒中急救方法需要掌握,日常预防也应做好,从根本上解决疾病威胁。 预防脑卒中定期体检、饮食清淡、劳逸结合 1. 定期体检,严格控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40岁以上,只要有一个危险因素,就应每年做一次脑血管检查。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过度饮酒、运动过少、无症状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2. 改善饮食结构,饮食低盐为主,保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以及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 3. 进行适当的运动,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4. 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激动、暴怒及过度疲劳。 冬季正是脑卒中(中风)高发的时候,日常预防疏忽不得。不仅上述事项要做好,平时也应注意定期测量血压,实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盘尼西林/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