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可遇不可求的田黄石

 天上星星期二 2016-01-21
  田黄究竟从何而得名?简而言之,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田黄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且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如今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涨势迅猛。众多收藏爱好者高呼“田黄石 可遇不可求哇!”
  那些可遇不可求的田黄是石中之王,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追捧,而“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一两田黄三两金”等民间说法也使田黄的尊贵地位得到凸显,甚至让田黄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如今优质田黄早已以克论价,而一些料好、雕工出色的名家名作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所谓田黄,即寿山石中的特殊品种,因产于福建寿山村坑头溪两岸水田及河流底部的沙砾层中而得名。其质地细腻、温润,手摸有滑感,并常有石皮、红格、罗卜纹等标志。田黄作为我国特有的“软宝石”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我国福建寿山一块不到1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此产量极其有限。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任何田黄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田黄的质地优劣悬殊,价值高低差异极大,不能一概而论。多数用于收藏与投资的田黄也仅是其中少部分特征明显、各方面俱佳而无可挑剔的上品。因此,如何品鉴上品田黄石材或田黄印章就成为田黄初学者必须掌握的要领。田黄的鉴定标准上好的田黄首先颜色要正,所以田黄的“黄”就要求黄得如同金子般灿烂。上品的田黄还要通透、纯净、细腻,纹理要美。同时作为硬石的代表石材,田黄出土时均为椭圆形,所以上品的田黄应该饱满、浑圆、比例协调。当前的收藏界在辨别田黄上有三大标准,即“有萝卜丝纹、红筋、石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田黄石的品种、样貌多样,如果仅用这几个标准来衡量,难免会以偏概全。因此田黄石鉴定方法中,除了要观察以下一些常见特征,还要综合考虑质地、色泽等其他因素。
  相传乾隆皇帝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受玉皇大帝的召见,玉皇大帝赐给他一块黄色的石头,还赐给他“福寿田”三个大字。乾隆召集群臣给自己“圆梦”,一位闽籍大臣听后连忙跪倒禀告,玉皇大帝赐给皇上的一定是产于福州寿山的田黄石,因为这正合玉皇大帝赐书的“福寿田”三字。乾隆皇帝听后极为高兴,从此就在行祭天大礼的时候在祭桌中央供上了田黄石。
  田黄的鉴定标准
  上好的田黄首先颜色要正,所以田黄的“黄”就要求黄得如同金子般灿烂。上品的田黄还要通透、纯净、细腻,纹理要美。同时作为硬石的代表石材,田黄出土时均为椭圆形,所以上品的田黄应该饱满、浑圆、比例协调。当前的收藏界在辨别田黄上有三大标准,即“有萝卜丝纹、红筋、石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田黄石的品种、样貌多样,如果仅用这几个标准来衡量,难免会以偏概全。因此在鉴定田黄时,除了要观察以下一些常见特征,还要综合考虑质地、色泽等其他因素。
  1.石形
  田黄的母石为山料,呈棱角状,经过重力与水流的搬运及磨蚀作用,其棱角逐渐圆化,形成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的卵石(独石),呈次棱角状或次圆状。如果发现棱角尖锐或浑圆光滑的“田黄”就值得怀疑,可能为掘性石或山料磨制而成,但如果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其原形就难以识别了。田黄一般为几十克至几百克,超过千克的非常罕见,几公斤的田黄应值得警惕。
  2.石皮
  田黄长期埋藏在水田中,经风化作用,其外表通常会形成不同特征的皮层。根据皮层的厚薄,可分为厚皮(>1mm)、薄皮(<1mm)和稀皮(细雾状);皮层有单层皮与多层皮。田黄的皮色主要有黄色、黑色与白色。黑色皮俗称“乌鸦皮”;皮为白色而石色为黄色,称为“银包金”;皮为黄色而石色为白色,称为“金包银”。田黄的不同皮色可能与不同颜色的土质有关,即黄色的土壤形成黄色皮,黑色的土壤形成黑色皮。由于田黄普遍发育石皮,有“无皮不成田”之说,故石皮成为鉴定田黄的重要特征之一。
  3.萝卜丝纹
  采用透射光观察田黄的内部,其普遍发育似“萝卜丝纹”纹理,是非常重要的鉴定特征。田黄内部的“萝卜丝纹”多种多样,发育程度不同,按粗细可分为条带状、条纹状与细丝状;按形态可分为直线形、网状形与不规则形;按颜色可分为白色、黄色与棕色;按透明度可分为半透明与微透明。田黄基本上都具有“萝卜丝纹”,“无纹不成田”的说法成立,但不能绝对化。
  4.红格(或红筋)
  田黄的“格”或“筋”实际上是一种裂隙,这些裂隙在地表条件下,特别是水田里,普遍受到Fe2O3溶液的渗入与沉淀,被染成黄红色,故称为红格或红筋。但也有少数没有颜色,为白色裂隙,则称为无色格。田黄有红格(或红筋)的现象较普遍,也有“无格不成田”之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