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玉原来是到贾府避祸来的

 勤奋无悔 2016-01-21

 

          《风语红楼》之一千二百三十五

            风之子原创

 

    惭愧,读到这时,才猛然省悟一件事情,妙玉原来是到贾府避祸的。第六十三回,且看她的半徒半友邢岫烟是怎么说的:

    岫烟笑道:“他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如今又天缘凑合,我们得遇,旧情竟未易。承他青目,更胜当日。”

    这段话,把妙玉之所以到贾府栊翠庵的真实意图暴露了,竟是“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这不是避祸是什么?

     再回到第十七十八回,妙玉到贾府的情形,是这样的:

     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采访聘买的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作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元妃省亲,贾府不仅要建盖省亲别院,要准备接驾,要采买戏班子,还得采买尼姑道姑,为元妃祈福。这就是贵妃的排场。为什么要提起一个外带的尼姑呢?设若不仅有做做样子的小尼姑道姑,而是能请来有修行的高僧,为元妃祈福,那就更有排场更见真情了。元妃是王夫人的亲生女儿,焉能不用尽全力。因此,林之孝家的来请示,这样的高僧请不请,王夫人一听之下,大喜过望,于是:

    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林之孝家的答应了出去,命书启相公写请帖去请妙玉。次日遣人备车轿去接等后话,暂且搁过,此时不能表白。

    妙玉的态度,就有些含混了。听她的口气,不想来一样。可是,又是谁把她引见给贾府采买小尼姑道姑的呢?妙玉又怎会允许林之孝家的去回贾府的呢?分明还是有些想来的,只是要试探一下贾府是否有诚心而已。

     再联系妙玉的一番话,所谓“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也呼应了第六十三回岫烟之论,妙玉肯定和权贵官府有些过节,为权贵官府不容是确实的了。这样看来,她在蟠香寺随师傅修行十年,呆不下去了,离开蟠香寺的原因,所谓的“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只是幌子,真正的原因是为权势所不容,因此师徒两才辗转来到京都西门外牟尼院的。这其实就是避祸。

     待到师傅圆寂,妙玉形只影单孤身一人,师傅又一再嘱咐不可回乡,此时的妙玉是很没有安全感的。恰好元妃省亲,贾府到处采买聘请尼姑道姑,妙玉才有了这番试探,毕竟贾府有德之家的声望是名满京城的。这是进一步寻求庇护的意思。

      果然,贾府礼贤下士的低姿态,打动了妙玉,因此,才有了妙玉在大观园和宝玉等人的一段安静平和快乐时光。这一切因缘巧合,皆因避祸而来。

      想想也真有意思,薛家进京待选,其实也是为了避祸,希望得到贾府的支持。其后薛蝌薛宝琴打着进京完婚的旗号,更是为了避祸,只是这个避祸是避免退婚之祸而已。邢岫烟举家投奔邢夫人,他们怎会不知道这个姑妈吝啬刻薄不靠谱?不过是祈求得到好德的贾府的庇护而已。刘姥姥走亲戚,也是寻求庇护之意。

      贾府,因了国公的家世,好德的名声,和元妃的威势,引得一干有关系也好没关系也罢的人,纷纷前来寻求庇护,只是众人不知道,贾府已然是表面繁华,独木难支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