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标型学”(全篇)

 语言罐头 2016-01-21

聊聊“标型学”(全篇)

  标准器是鉴定瓷器的可靠依据,但是如果仅仅是按图索骥其结果必然是可悲的,很多收藏者坚信只要坚持和标准器比对就可以保证藏品的真实性,也有许多收藏者认为依靠比对标准器必然会走入造假者设计的圈套,很可能“吃药”。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片面的,没有弄清楚标准器究竟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有用的信息,标型学是文物鉴定的重要学说,通过标准器物的风格特征来判定没有准确来源,即流传无序的文物。这种鉴定学说一直是文物鉴定中传统的基本手段但主要作为学术研究的判定,在商业流通中并不以标型学的判定结果为结论。

   对于标型学褒贬不一许多收藏人士对标型学持有不同的见解,认为这种鉴定方法不值得提倡。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大多有亲身经历自己的藏品遭遇过某些专业工作者不准确的判定,或者是看到、听到许多专业人士错误的判定而对标型学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因此许多收藏人士一提起标型学便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在文物鉴定中使用标型学鉴定结果是否准确?严格的说是否定的,但从现实中说是目前文物鉴定中唯一可以广泛使用而且能够得到许多人支持的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说一件文物流传无序就如同一个人没有户口,没有档案,从法律层面上说你的身份就无法判定尽管这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在你的面前,但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如同一件文物尽管你亲手从古代墓葬中挖掘出来但也不会得到公众的认可,也就是无法进入正式的商业流通领域。这种现象与标型学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商业和学术不是同一个领域所需要的判定元素不同其结果肯定不同,必然也是不准确的。

   在文物没有大规模进入市场的时代标型学一直是文物鉴定的主要手段因为不存在经济利益,即便判断失误还可以进行学术辩论,有些器物曾经发生过几代人的论争而在商业流通中不允许出现误差,文物的成交主要靠资本运营与文物本身的真伪关系不大。标型学在广大收藏人士中口碑不佳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许多专家学者机械的使用标型学,有的专家甚至在著作中声称鉴定的瓷器形状、重量、体积等必须和标准器完全相同否则就是赝品,在这种教条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收藏人士孜孜不倦的去比对各种标准器的形状、纹饰、工艺、品质等等,由于比对者只是简单的去对比一些表面现象所以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80年代时期瓷器鉴定有一条重要的标准,行里人称之为“手头沉”这条标准原本是指清早期瓷器胎土好,烧成温度高、密度大相对说手感沉重比重大,但如果没有大量接触过标准器或没有认真观察分析所鉴定的瓷器, 手头沉的标准具有极大的误导性。我在80年代制作仿古瓷时就针对鉴定专家这种错误观念加厚坯胎的壁厚以满足鉴定者比对的需求,果然让许多专业人士纷纷上钩,一家大文物公司就买了一百多件。其实这种假象非常容易看穿,只要仔细研究一下胎体的厚度就会明白,连拉坯的师傅都感到奇怪,因为景德镇瓷以胎薄而著称,坯胎如此之厚与景德镇瓷特征背道而驰,这样的仿古瓷怎么能卖的出去,但是绝大多数的鉴定者都不会关注坯胎的厚度。

   早期青花纹饰的发色也是大家经常用来比对的标准,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即便是同一窑烧制的同一品种的瓷器的发色也会有差别,更何况各地各个窑厂的青花料、釉料、胎骨、烧成曲线等等条件不同,生产中仅仅是空气中湿度不同就有可能改变青花的发色,如果仅仅依靠手头稀少而且流传无序的标准器去比对后果可想而知,最可怕的是以照片为标准对比与实物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还有什么聚料、铁锈斑、跳刀痕种种的时代特征如果只是简单的比对其结果要么“吃药”要么扼杀国宝。

照此说来标型学真的一无是处吗?其实这种简单浮于表面的比对,看似遵循了标型学的规律,实际上是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比对只是标型学其中的一个程序而不是获得结果的根本依据,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相同的两件瓷器,比对的依据不应该是某一个特定的个体,而应该是一种概念,一个普遍共有的特征。真正的标型学应该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对比,概念化的对比。比如青花料色应该是去对比他的普遍基调,是紫色调的蓝还是海蓝色调或是灰色调的蓝,即使色调相同也只是确认了许多特征中的一项因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各种色调的青花料在使用,只是各个时期流行的趋势不同。

正确的使用标型学,应该是从文化源流,工艺制度这个层面去对比延伸比如陶瓷五代时纹饰装饰较为繁复,宋代则转向简朴自然,金元时再次转向繁缛,明代纹饰则走过工整转向简洁再转向规整。。。。。。对比要和这些时代的特色去对比这些特色的形成是因为市场受当时主流文化的影响因为汉唐时中国绘画已经十分成熟,市场需要华丽装饰的器物但由于生产技术的限制。只能采用雕刻、雕塑一类的装饰方法但是这类瓷器装饰在软质瓷时期由于釉层较薄纹饰表现突出、清晰随着中国陶瓷从软质瓷向硬质瓷过度,厚釉装饰成为瓷器装饰的主流,厚釉造成纹饰模糊带有纹饰的瓷器逐渐减少,这一时期的瓷器更加注重造型和胎体的厚度以及工艺的精巧釉面的光亮度。南宋时期由于外贸出口成为瓷器的主要市场,瓷器再一次转向纹饰装饰由于市场的需求尽管纹饰繁缛但质量不高较为粗糙,表面看是由于社会动荡根本原因是市场从国内转向国外需求不同,原本一些高档产品由于官府礼制的改革而失去了市场,金银铜器成为统治阶级的专用品,而瓷器则成为地位低下的象征正是因为如此北宋时期已经普遍使用的满釉、支烧、刻划等装饰工艺退出了瓷器装饰,芒口、摞烧、印花等等一些可以降低成本的工艺再次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为了掩盖整体品质的下降纹饰装饰成为主要手段所以这一时期印花纹饰以及红绿彩等装饰成为时尚的装饰手段。。。。。。

如果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潮流和工艺发展在我们心中会形成一种概念在鉴定瓷器时通过观察器物的装饰风格以及工艺方法会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有些特征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如宋代斗笠碗(青白釉)笔直的斜壁和胎体内含的杂质是当代人基本无法突破的工艺难点,敲击瓷器听声音也是一种常常使用的可靠方法这一类的特征鉴别起来十分简单准确,但是只能分出是软质瓷和硬质瓷的区别终究还要从其他特征去判断他的年代,因为中国陶瓷从宋代一直到清初都有软质瓷生产。

纹饰是标型学中最常用来对比的证据,在历代瓷器特征中纹饰对比较为简单时代特色也明显,很多收藏人士热衷于采用这种鉴定方法,殊不知这种方法最容易让人吃药,制假者往往模仿各个朝代的纹饰,如果你对中国绘画艺术有深入的了解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绝大多数的人对中国画不甚了解,起码要掌握几种简单的比对方法,比如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纹饰线条是否平直,是否有深浅变化,聚料是否自然均匀合乎常理。

总之使用标型学鉴定瓷器必须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观察对比通过系统的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才能推断没有标准器可以比对的历史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