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企业家张荣发20日病逝于家中,享寿90岁。长荣集团发布声明:「长荣集团创办人暨总裁张荣发先生,于今(20)日上午11时05分安详辞世,享寿90岁。长荣集团全体员工闻此噩耗,皆感到痛心与不舍,谨此敬告社会各界人士。」 原籍澎湖、在宜兰苏澳出生,7岁迁居基隆,三地都靠海,他的一生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他曾表示,日本人有句话说「为海而生」,可说是他的写照,「或许海洋才是我真正的故乡!」张荣发17岁进入日本船公司从基层做到大副,经历15年航海生涯后,下定决心创业,于1968年创立长荣海运,一生可说与海洋脱不了关系。 张荣发白手起家,从基层船员做起,建立庞大的海运与空运王国,甚至被誉为「世界船王」,在台湾与亚洲企业史留下一页佳话。据美国《福布斯》(Forbes)杂志估计,张荣发资产约14.5亿美元(新台币490亿元)。
张荣发挥洒一生的海阔天空,前几年最在意的仍是谁来接班,但在张国炜再度回师长荣、近年并将航空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后,晚年的张荣发已专注在公益志业上,企业版图则放手第二代。
长孙「克绍箕裘」 让他热血与欣慰
他曾很骄傲地说:「趁少年要训练,要做就要真心!像我那个第四个儿子K.W.(张国炜),他在航空就做得很成功,你知道他拿到机师执照后,都利用自己的休假日再去飞!那是他欢喜甘愿的嘛!」
老船长扮心灵导师
第三代最基层做起出航前一天,老船长扮演起心灵导师,谈的同样是对员工分享不下千百次的航海初体验,特别的是,那一晚除了以总裁的身份,对着隔天即将破浪而出的菜鸟传承经验外,还多了一份阿公对孙子的关爱与期许。
跑船正逢大战时期
紧盯军舰风吹草动他也聊起自己跑船时正逢大战时期的艰难。那时所有客货轮为了安全,都会同时有十七八艘军舰在周围环绕航行,深怕敌军的潜水艇神出鬼没。遇到天候不佳时,风摇浪摆,所有船客就更紧张兮兮,只要军舰一有风吹草动,船钟就会「当当当当」响起,所有人马上爬出舱外,穿上救生衣准备逃难。
不能只跟着船长
小问题也要了解一阵笑声后,张荣发紧接着又语重心长地对长孙说:「你到船上去,不能只跟着船长,船长在进出港后就『睡觉去了』,当班的人有事才会去请示。最要紧的是黏紧轮机员与水手,从最基层问起,小问题也要了解。」
指点长孙各个环节
还要交出书面报告整晚张荣发像老船长开功课表一样,指点长孙得用心了解的环节,包括船是怎么开的、引擎要怎么发动、装载的流程该怎么看、每种仪器该注意哪些事项,甚至船靠港后,也要跟其他员工一样透彻了解每个都市的建筑特色、风俗民情,以及水沟跟道路怎么做的。 长孙体验海上工作
传承着一生的梦想事实上,对于人才训练,长荣集团长期以来都有一套「海陆轮调」机制和考核制度,在陆上地勤待一段时间,经过考核,就可能派到海上见习,船上干部经历一段时日后,也有机会调回地勤管理阶层。 即将上船体验海上工作的长孙是在海运地勤工作几年后,被派遣到第一线「逐风追浪」。他曾说那趟给孙子的考验,不仅传承着长荣的使命,也传承着张荣发这一生的梦想。 心存善念 努力学习 利用船舶停靠日本的机会,张荣发常跑到书店搜集海运相关专业书籍,当时世界海运业的「货柜化」观念尚未普及,张荣发看准此趋势,心中勾勒创业蓝图,再加上15年航海经验,都是他日后创立长荣海运成功的关键。张荣发认为,自己从出生至步入社会工作,海洋可说在其人生发展的各阶段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何时何地看到海洋与船,我都感到分外的亲切熟悉,就好像是遇见多年的至交知己」。从《张荣发回忆录:长荣集团总裁与海结缘的一生》著作中,可看出他对海洋浓厚的感情,在《本心:张荣发的心内话语真性情》书中,也可一窥他「念旧、重情」的一面,该书记载,张荣发从小生长在有许多传统美食的基隆,他大赞:「台湾小吃还是咱基隆庙口最地道。」尝遍各国山珍海味后,他唯独对妈妈做的菜脯蛋最难忘怀,他说:「人生很奇妙,让你怀念的,很可能都不是钱买得到的东西,有时事业做再大,最想要的却是简单的滋味和真心的对待。」母亲是影响张荣发最深的人之一。张母笃信天理与因果轮回,教育他心存善念、多做善事,因此他认为「人越往上爬就越不能忘本,还要有感恩和回馈社会的心」。
张荣发7大名言录 ◎做任何代志,用不用心,别人都感受得到,你必须真有心! ◎我有机会结识世界各国政要、也见识过各国经贸与社会政策,官员来问我,我就会畅所欲言,常常有嘴说到没涎,但往往忠言逆耳。 张荣发生平大事记 1927年生于宜兰县苏澳镇1934年举家搬至基隆定居 长荣集团主要版图 ◎年总营收近3500亿元,资产总规模逾4500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信德海事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投稿或联系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