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策展人王澈 带领着众多艺术家 和一座百年客家村落 深圳鳌湖老村发生了许多故事... 后退几步从结果向原因还原▼ 自然山川 人文地理 是艺术创作提炼的天然原料 艺术表达的永恒主题 由此它必须通过不同方式 将自己的风貌特征不同程度的 呈现在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中。 ▼ 走过苔痕斑驳的青石路面 一双废弃的高跟鞋 被装了土挂在墙上 里面长出了绿色的植物 顿觉一股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 ▼ 这里是观澜鳌湖老村 深莞交界之地 一座有着百年之久的客家村落。 2013年至今 一群艺术家们相继走进这里 ▼ 在风水池畔 民国私塾里 洛可可风格的碉楼下 龙眼荔枝树掩映的绿荫丛中 或谈论艺术话题 或挥毫创作 ▼ 一个新的艺术群落在这里诞生 艺术力量的熏陶浸染 让观澜鳌湖这座百年老村 迎来了一场美丽的蜕变。 ▼ 十二位艺术家 分为六次进行驻留创作 策展人王澈认为 一个民族的心理个性 必然是它早期与自己面临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 这启发了他把一些艺术作品 放在一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中来解释。 ▼ 从创作的主体来看,特定的自然环境熔铸了人们相应的心理气质、情感表达方式和艺术想象态势。这种熔铸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积累,但却无比深沉,深沉得往往是一个民族并不能直观到和不特别注重自然环境对自身心理结构的影响,尤其是在人类的文明使主体越来越摆脱自然的束缚后。
术 就 是 请 客 吃 饭 这就是艺术的交流方式 2015年-2016年 制造文化DU/空间 举办《退后几步:从结果向原因还原》 艺术家驻留项目第一回开幕式 地点位于深圳鳌湖艺术村 驻留项目将邀请八位艺术家分为四次进行驻留创作 ▼
董金玲X刘成瑞 ▼
我们邀请了艺术家董金玲和刘成瑞 两位艺术家均工作生活于北京 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
是刘成瑞第九次实施 随着不同年龄和不同实施地点 都是一种新的体验 他希望这件作品能够一直做到老 以一种修行的心态 去完成生命中的一件重要的事 ▼ 《刮子移土-第九次行动》作品中 刘成瑞想要在有限的空间里 建立天与地的概念 把堆放在露天的土 一口一口并且爬行着移到 被人类建造的空间里 这种五体投地的谦卑既有对自然的敬畏 又存在自我的生命平衡 ▼ 《走海1》 ▼ ▼ 兰桂胜芳,在鳌湖老村百年民居门头题词中反复出现,四字取自《红楼梦》中人贾兰和贾桂同时金榜题名的故事。“兰桂,喻君子也”也经常用来赞赏君子贤人的盛才美德。此举已见老宅修建时期当地居民的精神诉求和价值取向。
第一回作品结束后 只有一个字 嗨 嗨 就是嗨 ▼ 黄嘉彦X张湘溪 ▼
为嘉宾及艺术家们 讲解本次驻留作品 ▼
▼
合作作品其二为《门匾修复》 ▼ “荆玉”指荆山之玉,即和氏璧玉,比喻美质贤才。两位艺术家认为,“荆玉齐荣”恰好代表着这栋老建筑的气质。但牌匾早在文革中被损毁敲碎,并覆盖水泥砂石,面目全非。两位艺术家修复了牌匾上的文字,使得这座老建筑回归了原有的气质。 黄嘉彦作品《落叶》 ▼
张湘溪作品《保留计划》 ▼
何利平X韩五洲 ▼ 韩五洲作品《借碗》 ▼
在客家地区饭碗 有迁徒求生存的特定含义 我把每一个在外地求生存的人 都理解为客家 借碗的范围扩大到临时居住的务工人员 寄居此地艺术家 ▼ 展览开始时会发现 我为他们每人准备了一碗米 在没有透露过多借碗原因的情境下 去体会每个人 每个家庭的生存境遇 信任和回馈等问题 ▼ 何利平作品《1+1=11》 ▼ 1+1=11是 作品思考方式的内在逻辑 ▼
再结合当下的时代气质 用切片的创作方式 把日常行为再进行超日常化的转换 ▼
只是提出了行为的开始 他把行为的过程和结果 完全抛给了随机遇到的合作者 诙谐的行为里隐含了 对现实的诸多荒诞猜想 ▼
聚聚聚~ 嗨嗨嗨~
续 请 客 吃 饭
贼 乱 入 ?
到 打 死 ! 第四回 舒昊X卜云军 ▼ 《房东示》这件作品是舒昊在鳌湖艺术区驻留期间,通过对于当地的人文地理进行了解后创作的一件驻留作品。舒昊从客家百年的建筑上感受到了整个村落在兴建时为防止侵犯,所规划的房屋结构和整体防御形态。这种形态整体而有秩序,碉楼与民居、祠堂、私塾的完美建制,充满了实用与审美方式,并展现了客家人的基本习俗与生存面貌。但伴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原本客家村落的形态被城市化进程中的拆建所破坏,致使现在的鳌湖村已经变的混乱不堪,居住在当地的人也变得混杂,彻底失去了原本所具有的整体形态。 《房东示》是鳌湖村中一所房屋的外墙上写的一行示语,具体内容为:有贼抓住打死—房东示。舒昊将这个示语按照房东的书写方式临摹下来,并选取了鳌湖村中祠堂里的一种常见的图案,将两者并置在一起,共同呈现在鳌湖当地的另外一所民居的外墙上。他使用电锯、斧头、画笔刻画,既有中国传统书画中的画面与题字,又呈现出来一种传统与当下的矛盾,这种矛盾与不合时宜的形式恰恰又反衬出了舒昊对于当下社会的一种思考与追问。略显荒诞而调侃的形式,其实深刻地揭露了城市化进程中对于乡村文化的彻底毁坏,展现了工业化以来所造成的“文化无根性”和“环境污染”问题。 这是作案工具 卜云军作品 ▼ 卜云军这次作品呈现的是关于这个百年客家老村的物与物及历史之间的一些关系。 此次驻留项目暂定为六回,每次邀请两位艺术家通过驻留创作对于总主题进行解读与阐释,邀请艺术家范围为国内外,根据具体约请结果为准。参与艺术家必须在本次总主题范围内创作作品,通过八位艺术家的作品,试图还原当下艺术创作中普遍的创作观念的生成原因,强调从原始自然和人文状态中获取对当下艺术创作理解的线索。本次项目结束,我们将在制造文化/DU空间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及整合出版一本关于本次项目的书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