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瓯窑褐彩壶

 南山五彦 2016-01-22
瓯窑褐彩壶
       瓯窑在中国陶瓷历史上是最早生产瓷器的窑口之一,它始烧于东汉末期,两晋南北朝时掀起了一个生产高峰,至唐、五代是其鼎盛时期,北宋中期后废烧。
       图为五代末至北宋早期瓯窑生产的青瓷褐彩叶脉纹执壶。[温州市博物馆藏]此壶的造型隽秀、雅致;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壶盖为宝珠顶,其上点以褐彩装饰;长流、曲柄;壶身以褐彩彩绘叶脉纹作主题装饰,纹饰布局清晰明快,是瓯窑产品中的珍品。
      瓯窑东汉产品中,其胎质粗松,结构松驰,似陶非瓷的现象很难与瓷器连接起来,通过对胎的理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分析后认为,东汉末的瓯窑产品尚处在研发阶段,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瓷器的烧结标准。入两晋后,瓯窑才烧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由于地缘文化的关系,瓯窑产品在造型、品种及制作工艺等方面与越窑相似,甚至难分伯仲,这就使得在甄别上产生误断窑口。为了区别两窑产品,瓯窑匠师们率先以点彩或以褐彩彩绘图案来宣示它们不同的窑口特色。科检化验证明:使用褐色作点缀装饰的瓷器,瓯窑要早于越窑,因此原定为越窑的一些点彩瓷,其中很大一部分属瓯窑产品。
     中国古代地域分为十三越,亦有称十三瓯。越窑则称吴越,而温州地区临近福建,并曾一度隶属闽越之地,由于窑址座落于瓯江两岸,故名瓯窑。瓯窑是古陶瓷前辈、故宫陈万里研究员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发现的,至今虽有过几次小规格的试掘,但获取的资料极其有限,也很难展示它的生产全貌。因此,要想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掌握瓯窑从起源到衰落的全过程,仍有大量的工作等待着当地考古部门去做,我们也期待着瓯窑能够早日还原它的真实面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