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的私人音响

 睿说 2021-08-13

文/寇研

吃,往往是自带音响的。这音响又和薯片这种经过严格计算的在口腔内千篇一律的崩裂音效不一样,这音响最大的特点是,食客自发创造,具有私人性质

比如早些年农村题材为主流的国产剧里,男人大都稀噜稀噜喝稀饭、滋溜滋溜吞面条,伴随这些奔放音响,你大约能脑补出这个画面来:老汉肩披衣裳,坐在自家院子的矮桌前,正对着一只粗瓷大海碗挥发生命的光与热。

又比如,灯光昏黄、电灯泡都沾着蚊蝇尸体的小馆子里,两个年过半百、一肚子中年危机的食客,要俩菜(其中一个经常是油炸花生米),开一瓶廉价白酒,对酌,伴随响亮的啜酒声和紧接着同样嘹亮的吧唧嘴的音响效果,总不免会有一声喟叹,一番以“人这一辈子”开头的人生感悟的。

这种吃的音响,在日剧《爱吃拉面的小泉同学》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个小泉同学胸怀吃遍全日本拉面馆的壮志,不是在吃拉面,就是奔赴在去拉面馆的路上。

好玩的是,每面对一碗拉面,小泉同学都战斗力满格,必定是伴着气势磅礴的音效的,有篇文章这么形容她与拉面的抵死缠绵:“只听见呼哧呼哧、滋溜滋溜好一阵音响,嘬吸间两眼放光,一番狼吞虎咽,汤碗见底之后,本来一张生无可恋的冰山脸,立即就变成了一张死而无憾的高潮脸,还自带混响效果,仰天呼啸出好大一声满足的呻吟……”

不管是农村老汉对着大海碗稀噜,还是小饭馆里老友的对酌,还是小泉同学式“一人食”自制音响,在今天的风潮中,或都可在所谓“食物治愈”中觅得一席之地的,但,这吃的音响终究也还是私人的,上不得台面

你能对着哥们、闺蜜肆意制造滋溜、稀噜甚至打嗝放屁的混合音响,却终不能在公司聚餐、家庭聚会中自如挥洒。

你在常规的日韩剧中是看不到小泉同学这样的奇葩的,或许她仍在,只是也不敢随便在饭桌上在众目睽睽下呼哧、滋溜了。

同样,在我们与时俱进的国产都市剧中,餐桌上菜的花样多了,精致了,盘子、碗都变小了,人们吃相也斯文了,静悄悄了,中产了。

都市文明,终究是无声的,或者说是旨在消灭吃的音响。像张爱玲小说《花雕》里,川嫦见了那个叫章云藩的,觉得他说话不够爽利,“一个字一个字谨慎地吐出来”,便拿了讲究人在隆重宴会吃洋枣来打比方:“把核子徐徐吐在小银匙里,然后偷偷倾在盘子的一边”,因为万一“一个不小心,核子从嘴里直接滑到盘子里,叮当一声,就失仪了”。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