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正在逼近,预计22号~24号你就能感受到它的强劲威力。 这是今年最强冷空气!这是霸王极的寒潮!(为什么小编的语气好像有些小期待?) 但是,作为南方人的小编隐约又有些担心。因为,北方天气虽冷但是干爽凛冽,而长沙呢,看看下图,我就呵呵了。小编的朋友圈当即有人表示要去北方“避寒”。好机智的朋友啊。 同一温度,为何湿冷更“冷”? 这里小编要普及一下,湿度是会影响体感温度的——天冷时,湿度越大越冷;天热时,湿度越大就越热。 想想看帝都和魔都,同样气温的夏天,魔都更闷热难耐;而同样气温下的冬天,魔都更阴冷刺骨。 其中的原理,其实是夏天时皮肤汗液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如果空气湿度大,汗液蒸发慢,所以你就会感觉更热。而冬天,人体保暖全靠衣服的隔热效果,而水的导热性又比空气强,所以“潮湿”的衣服就会更容易把身体表面的热量散发出去。 还有,太阳辐射也会影响体感温度。同样气温下,阳光灿烂时的体感温度会比阴雨天时的体感温度高。首先是因为太阳辐射本身会特供热量,其次也有心理暗示的作用。这也是冬天竟然会有人在室内播放“火炉燃烧”视频的原因。周末大家不妨一试。 不知道大家想怎么度过这个寒潮呢?幸亏是周末,是不是要跟小编一样在被窝里呆一天算了。这样是不好滴(严肃脸) 下面小编就从“衣食住行”入手,为大家介绍各种简单有效的取暖方法。 衣:3条保暖法则要记好 1. 材质 内衣要薄软,以棉质衣物为佳;中层衣服要保暖,羊毛、毛绒衣服需备好;外套要防风,面料要紧密。 2. 款式 内衣要贴身、柔软;中层衣服宽松些,可以增加御寒能力;外衣的领口、袖口、腰处、脚踝处最好都是收口的。 3. 部位 头部、颈部和腿部最好包紧。腰部就别露了,特别是女性,容易引起气滞血瘀。另外,你知道身体最不抗冻的部位是哪吗?是很容易被“冻掉”的耳朵。 防寒误区:穿得越多越暖 有些人,特别是老人,会觉得穿越多越暖和,这是不对的。穿太多,衣服与身体间的空气夹层会变大,所以就会导致热量散失得更快,跟穿堂风似的,你也就更冷了。 食:怎么吃可以御寒? 小编先推荐两款肉菜:羊肉和牛肉。羊肉性温,具有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的功效;: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能。他们都是寒冬补益佳品。 另外,很多人在冬天也讲究通过食疗来养生。但是,中医养生讲究“气质”。根据人体的阴阳之气禀赋不同,人的气质划分为太阴型、少阴型、太阳型、少阳型、阴阳平和型。不同的气质,食疗养生也有所区别。(请关注下一期健康725:冬天养生吃什么?主要看气质!) 防寒误区:经常打火锅 在冬天里说到吃,大家都会想到打火锅。火锅虽好,但它却有高热量、易上火、高嘌呤等坏处。该如何正确打火锅呢?小编总结了三点:汤要趁早喝,肉菜一起涮,晾晾再入口。都很好理解,小编就不解释了。另外,吃完火锅可以喝凉茶、酸奶、蜂蜜水或水果汁。 住:防寒神器通通用起来 这个就太简单了,在家里取暖毫无难度。暖宝宝、电热毯、电热水袋、泡脚桶等等,这时候通通都可以搬出来用啦!不过,使用电热毯和电热水袋时千万要注意安全哦。 防寒误区:整天呆被窝里 在被窝里你真的感觉暖吗?这是对的但也是不对的。因为当你醒来后,身体处于不活跃状态,体温是会慢慢下降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醒来后呆在被窝里玩手机,却手脚冰冷甚至感冒的原因。 行:360°全方位御寒 如果在冷天你还是倔强地想要出门,那么请回去认真复习↑part1之如何穿衣御寒↑。 所谓“寒由脚生”,冬天如果需要在出门,那么鞋子最好选高帮护踝、大纹底、大底鞋面。而如果在雪地里行走,则要选择防水面料的雪套,还有反毛皮、防滑橡胶底的鞋子。 袜子最好选排汗袜,毛线袜也可以,但原则上要求是高腰袜,既保护脚踝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 另外,手套、围巾、帽子等也是不可少的。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