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

 老刘tdrhg 2016-01-22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

 

                                                     沈天鸿

 

    据报道,韩国语言学泰斗、仁济大学硕座教授陈泰夏近日在韩国保守媒体上发表文章,称“汉字并非中国文字,而是我们祖先东夷族创造的、我们的文字。中国学界也承认这个历史事实,只有韩国不知道。”韩国网络媒体newdaily17日发表长篇报道,援引陈泰夏的话称,“汉字”这个说法并非因为是中国汉族创造的文字,汉族没有创造汉字,汉朝时也没有“汉字”这个名称。汉字是韩国人的祖先东夷族在甲骨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

    汉字真的是韩国人的祖先发明的吗?要弄清楚这点,需要追溯汉字的形成史,和韩国人的祖先东夷的历史。

    根据考古发掘的文字资料,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一件扁陶壶上,有毛笔朱书的“文”字。汉字最早成熟于商代,以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换言之,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已形成了初步定型的汉字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两个特点是线条化和规范化(规范化是指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图画形态,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后来,秦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基本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有一大缺点,就是用笔书写起很不方便,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追溯到这儿就可以停止了,因为秦时隶书的汉字几乎就是一直到现在都在使用的汉字,只不过现在我们通常用的是宋体而不是隶体。可以得出结论:正式文字的汉字起于虞夏时期,成熟于商代,定型(即充分成熟)于秦。

    再来看看东夷族。

    东夷族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它是泛指居住于周的东方的所有部族。

    “夷”的名称,约产生于夏代,与“华”、“夏”并称。在商代甲骨文中,经常出现的“夷”字就是泛指居住在商的周边的部族。夏商的统治中心在今天山西、陕西、河南的黄河中游地区,相对黄河中游地区而言的东,就是以今天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西周金文才正式出现了“东夷”的称谓。东夷诸部在夏族统治时期曾有过三次大迁移,一次是为反抗夏的暴政而向西挺进。一次是西周代商时,因叛周活动被周王室视为隐患而强制夷族大迁徙到江南(《吕氏春秋》载:“为虐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第三次是属东夷的瀛姓徐国企图复仇而进攻西周,被周穆王聚诸侯所败,夷民数万逃离家园。在这三次大迁徙中,未见有东夷进入朝鲜的记载。《后汉书·东夷列传》才有记载说:秦未东夷曾为“避苦役”而大批进入朝鲜。又,《史记·宋世家》记载周武王灭商,商朝遗臣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联合土著居民建立“箕氏侯国”。朝鲜和韩国因此认为现代朝鲜人可能是东夷的一支。

    朝鲜最古老的史书《海东绎史》说”箕子率五千人入朝鲜,其诗书礼乐、医药卜筮,皆从而往,教以诗书,使知中国礼乐之制”。这也就是说,箕子将殷商文化带到了朝鲜。注意,是将殷商文化也就是包括文字带到了朝鲜。殷商文化的文字当然是汉字。

    在史学界占主流地位的一个观点是:西戎和东夷共同组成华夏民族,以殷民族为代表的东夷人是华夏民族的主干,尤其是在文化上。殷民族是东夷人这是个奇怪的说法。有这个说法可能是因为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即今天的安徽亳州,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又因受封于商(今安徽亳州),就以“商”作为国号。而亳州属于淮夷之地,所以就认为殷民族是东夷人了(汤的后裔盘庚迁殷,即今河南安阳西北,才又以“殷”称之,或者“殷商”并称)。契据说是简狄因为吞下玄鸟的卵而生。简狄是帝喾的次妃。帝喾(一名夋),号高辛氏,是黄帝曾孙。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三十而得帝位,迁都毫邑(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在位七十年。死后葬于商丘市唯阳区南高辛集(另一说法帝喾死后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简狄是帝喾的次妃,那么她当然和帝喾在一起。帝喾从有封地到得帝位都在河南,河南乃中原地区,契应该就是出生在河南即中原地区,只是后来被封到淮夷地区的商(今安徽亳州),就像现在的中央空降某人到某地主政一样,契怎么就成了夷人了呢?更重要的是契是黄帝的嫡传后裔,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华夏族人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即汉族。所以,契和他的族人不可能是东夷人。另外,“夷狄非我族类”是中国古代以中原为统治中心的汉族王朝的观念,在中原地区建立商的殷民族,能是夷族?殷商用“夷”来称呼自己之外的民族或者部族,殷商自己能是夷族吗?

    退一万步说,即使殷商前身是夷,但它在建立商之后,就演变成“华夏”族,也就是后来的汉族了——汉族许多姓氏的祖先都追溯到殷商,就是一个证明。

   至于“中国学界也承认这个历史事实”是偷换概念;仅仅是林语堂等个人言论,不是“中国学界”。中国学界没有认为汉字是韩国人祖先发明的“这个历史事实”。“‘汉字’这个说法并非因为是中国汉族创造的文字”这句话极其无知——中国汉朝后才有“汉族”之称,“汉字”的名称晚于汉朝,而“汉字”指称的文字成熟于商定型于秦,当然“汉族”没有创造那文字,但那文字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汉字,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民族创造的。

 

    由上述总结:

    1.  汉字的正式形成地是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它的起源到定型不是某个人也不是单一的发明,而是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是中国不同时代不同先民们智慧的共同结晶。

    2.  如果以商代甲骨文为汉字被发明的标志,商所称并且用甲骨文写出的“夷”,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是用来记录它的东夷所发明。如果是在甲骨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晚于商代,那么就是在秦代。在秦代就更与东夷没关系了。

    3.  即使汉字是东夷发明的,一些朝鲜人(包括韩国人)也只可能是东夷中的一支,东夷中的其它许多支都留在中国,与西戎融合形成华夏民族亦即后来的汉族,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断定独独就是去朝鲜的这一支发明了汉字。

    4.  即使汉字是去朝鲜的那一支东夷人发明的,但陈泰夏说(从中国迁入朝鲜的那支)东夷人是韩国的祖先,那么,从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就是现在的一些韩国人是中国东夷人后代的一部分。一部分不能否定其它那些部分,所以,韩国人不能没有史实根据就否定是其它部分的东夷人发明了汉字。而且,不能说所有朝鲜人都是中国那一部分东夷人的后代,因为在那部分东夷人进入朝鲜之前,朝鲜半岛上已经有土著在生活。陈泰夏说“我们祖先东夷人”这个说法至少是不严谨的。

    5. 即使汉字是去朝鲜的那一支东夷人发明的,发明时他们也在中国,他们是中国人而不是韩国人。

 

    可见,韩国教授陈泰夏说汉字是韩国祖先创造的这个说法没有任何史实根据,逻辑上也不能成立。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