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心病患者也要呵护脾胃

 我心飞扬695 2016-01-22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 脾胃主消化, 但与心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人是一个整体,上下相通,如果脾胃功能受损,饮食不消化,停留其中,食滞气也滞。嗳气,古时又称胸膈之气,气机不畅,胸中气塞, 自然胸闷也起。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本身就与饮食因素息息相关,冠心病患者不宜进食过多、过饱,否则容易导致胸闷胸痛的发作, 因此,中医治疗冠心病一贯重视“心胃同治”。

那么, 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保护脾胃功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吃得消化,吃得健康。

 
 
粗纤维食物,适可而止

冠心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消化能力略有下降,适当食用粗纤维食品有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减少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进食过多却易造成胃肠负担过重,不易消化,反而有损脾胃运化功能, 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要根据自身情况, 适可而止。尤其本身患有胃炎的患者更要少吃容易产生胃胀气的食品。过食胀气食品,胸闷嗳气会频频发作。饮食方面总的原则便是“有益消化,不伤脾胃”。


豆类营养好,过食易胀气

部分患者常因吃蚕豆较多或喝豆浆较多等, 出现口苦口干、舌苔腻的症状,但嗳气后胸闷会减轻。
       豆类营养丰富,富含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低(黄豆除外),是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但豆类所含的低聚糖如水苏糖和棉子糖,不能被消化酶分解,却可被肠道细菌发酵,分解产生一些小分子的气体,进而引起嗝气、肠鸣、腹胀、胸闷,这样反而会加重冠心病症状。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建议将豆打成粉煮成豆糊食用, 比一般的食用方法有利消化。到了夏季人们喜欢吃绿豆消暑,不妨以喝汤形式为主。


多食坚果“使人肥”

现在很多人都注重日常饮食营养均衡,也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来指导自己合理营养。在指南中,要求每周进食核桃、花生、杏仁等坚果类食物50克以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可起到护心健脑、减低冠心病发病率的功效。

可现在很多人每日吃坚果量大大超过50克,而古人很早就有多食核桃“使人肥”的说法,过食坚果会造成摄入过多能量,导致体重上升。且目前很多坚果为了口感,多采用盐煸的方式,高血压患者也要注意控制食用量。


适当运动调节情绪不可少

除了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健康的情绪也是保证冠心病患者健康必不可少的两大方面。

冠心病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帮助脾胃运化,同时也可调畅心身。但不可尝试过于剧烈的运动,尤其是激烈的户外活动。应以舒缓、轻松为主,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医认为,脾胃运化功能与人体情绪好坏关系密切,情绪不佳就可能导致“肝气乘脾?肝气犯胃”,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同时,情绪激动、焦虑也是冠心病患者忌讳的。所以要学会放松身心,寻找生活乐趣,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