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大寒的意思为天气寒冷到极点,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日后天气渐暖。 防“五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有“大寒,大寒,抱成一团”的谚语,足见大寒节气的寒冷。大寒来临,到了最冷的时光。让很多人感到不适,稍不注意就可能得病。专家提醒,此时特别要防“五寒”。 1、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 2、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3、防肺寒:喝热粥散寒。 4、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5、防脚寒:常做足浴。 吃“三冬” 冬瓜 推荐美食冬瓜蒸鸡 做法: 1、用刀在鸡腿底部划一圈,再沿着骨头方向切开,顺着用刀将骨头上的肉踢下来; 2、将鸡腿肉切成大小适中的块, 加入盐, 胡椒,料酒,鸡精,姜和蚝油; 3、搅拌均匀腌制十分钟; 4、将切成方块的冬瓜码放好, 撒点盐; 5、将腌好的鸡肉平铺在冬瓜上; 6、放在开水锅上蒸上十分钟即可 冬瓜排骨薏米汤 做法: 1、薏米提前泡3小时以上,冬瓜待批切块(带皮煲的更营养),姜切片 2、排骨用滚水煮一下,洗净浮沫 3、锅里放适量水,放入焯好的排骨 4、放入泡好的薏米 5、放入姜片,大火烧开后,小火煲1.5个钟 6、放入冬瓜,煮至软熟后放一点盐和鸡粉调味就可以了 冬枣 冬枣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有“活维生素丸”之美誉。可解毒保肝、防治心血管病、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冬甘蔗 冬甘蔗能补血润燥,不但提神,还能清热、下气、补肺益胃。甘蔗含有大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含量特别多,素有“补血果”的美称。入冬后,很多上班族常会感到头晕嗜睡,反应能力下降,这时吃些甘蔗就大有益处。 大寒养生食谱 1松茸人参鸡汤 做法:干松茸、干笋尖用温水抛开,切断;鸡洗净,斩块,冷水下锅,焯水;鸡块放入砂锅粥,加清水,放入松茸、笋尖、人参、香菇;加香葱。姜片,大火烧开转小火,2小时候调味即可。 功效:松茸具有强精补肾,健脑益智等作用,人参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冬季患上感冒的几率。鸡汤具有良好的补血补气、养颜安神的功效。 2羊肾枸杞粥 做法:先将羊肾去脂膜,切片,加水煮成汤待用,再用另一锅放入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煮好的羊肾和羊肾汤,加入枸杞,放入盐等调味品,再煮几开,即可。 功效:补肾养肾。适用于肾阴不足的阴血亏虚、腰痛、盗汗、消渴及肝肾不足的腰膝酸软、视物昏花、头晕者。 3乌鸡山药汤 材料:乌骨鸡1只、山药、枣适量,食盐、葱、姜、料酒、胡椒粉适量。 做法:乌鸡斩块、山药去皮切块,葱切段,姜切片备用;乌鸡凉水下锅,焯水捞血沫,捞出控水;砂锅内放水,水热后放入乌鸡块、红枣、葱、姜、放入料酒,大火烧开后,盖上盖改小火炖1小时;放入山药块炖至山药软烂,再加入枸杞、盐和胡椒粉即可。 功效:中医认为,手脚冰凉与体质虚弱有密切关系,而山药乌鸡汤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养血作用,特别适合手脚冰冷者。 4白萝卜炖羊肉 材料:白萝卜200克,羊肉200克,葱、姜、花椒适量。 做法:羊肉化冻后切块于凉水中去血水,浸泡两小时左右,需勤换水。处理过的羊肉于凉水中上锅煮,火开后关火,将羊肉捞出,冲掉血沫。姜、蒜切片,葱切段,与花椒、羊肉一起置锅中煮。白萝卜洗净切成块,放于锅中,盖上锅盖,大火煮到水开,换中小火一个半小时。出锅前放少量白胡椒和盐即可。 功效:白萝卜具有清热生津、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等功效。羊肉具有补血益气,温中暖肾的作用。这两种食材搭配在一起,具有补中养胃,益肾壮阳等作用。尤其适用于病后体虚,腰疼怕冷,食欲不振等症。 5豆沙八宝饭 材料:糯米、豆沙、枣泥、果脯、莲心、米仁、桂圆、白糖、猪板油。 做法:先要把豇头掏洗干净后煮熟捣烂去豆皮,加猪油白糖,炒至水份将干时备用。把糯米淘洗干净后煮至软硬适中,趁热拌上猪油和糖。盛八宝饭的碗内要先抹上一层冷凝的猪油,使之勿粘于碗,然后排入各色花样,豆沙加在中间,再覆上糯米饭。 功效:糯米补中益气,豇豆有“补肾豆”之称;枣泥有调和百药之功效,对人的健康长寿极有裨益;莲心有强心作用,米仁有健脾补肺的功效,桂圆则是人所共知具有补中益气作用。 秘做饭很简单 【←长按复制】 推荐理由:人生之大快乐,不过佳肴为伴,美食作陪!餐客天下行,让我们一起吃遍美食,吃遍天下~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一点资讯的观点和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