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拓思路,激发灵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生活中的孩子却缺乏发现。如果老师能够给孩子一些提示,帮助孩子寻找写作的灵感,就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美国的特罗丝称之为“观念启辉器”,因为它在写作指导上的功能就像日光灯上的启动器,能接通电源,使灯发光。我想我们如果经常提醒学生哪些事可以写到作文中,帮助学生解决“不知道写什么”的难题,学生就会由怕到不怕。 2、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讨论是学生在“写前阶段”阐明思想、交流看法,为准备写作材料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有效活动方式。通过讨论,学生可从别人的发言中发现新思想,酝酿新情感,从而产生“共振效应”,帮助学生获得写作的灵感。 3、预备阅读,扩展写作。记得看过美国作文教学专家在《儿童作文教学法》一书中,设计了一系列“把书籍作为写作的跳板”的练习,很有意思,可以让学生对写作产生一些兴趣。 (1)让学生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书中人物,然后写一写这个角色什么地方值得喜欢,为什么喜欢。 (2)让学生根据书中人物的经历,为该人物写一则日记。 这些做法既新奇又有趣,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激发写作兴趣。 4、定期练笔,积累素材。学生怕写作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觉得没啥可写。定期练笔是让学生在平时用笔记下自己有趣的想法和日常的观察、感受。这样做,既能让学生打开思路,为日后作文积累素材,又能使学生不断练笔,熟能生巧。逐步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及用词造句的方法等,从而感到写文章并不是一桩难事。 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关键是老师要转变观念。对学生的要求是,每个人应努力把所想到的念头直接写在纸上,而不必在书写、语法和写作技巧上过分强调。美国的格雷夫斯告诫教师们:“不要总把眼睛盯在儿童的错误上,如果你老是纠缠着他们的错误不放,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写不出文章。而事实上,他们正以飞快的速度学习写作。”不给学生过大的压力不失为一个良策。 《作文指导报》创刊于1985年,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1—0086,为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教育部主管)会报、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会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少儿报刊。 公众号:ZWZDBS 名称:作文指导报 关注方法:点击文章标题下蓝色字体“作文指导报”或打开微信,点击“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ZWZDBS(大小写皆可)”或“作文指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