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导读:常用作动力用煤的有:无烟煤、贫煤、贫廋煤、不粘煤、弱粘煤、长焰煤和褐煤等;另外还有含硫高而又难洗选的一些炼焦用煤等。 煤是火电厂的主要燃料,它占整个电厂生产成本的60%以上,一座1800MW的火电厂一昼夜燃烧的标准煤在15000t以上(标准煤是指低位发热量为29307.6KJ/Kg的煤)。 为了降低煤耗,提高热效率,必须了解煤的成分和特性。通过对煤质分析,便可为锅炉的合理燃烧提供科学依据,为电厂的经济核算、锅炉热效率和煤耗的计算,提供基础资料。 1 煤的组成及分析基准 1.1 煤的组成及分析项目 1)煤的组成 煤的成分组成分工业分析组成和元素分析组成。工业分析是在人为条件下,将分成几个不同的组成成分,从而判断其中有机质的含量和性质,帮助人们粗略的认识煤的工艺性质的方法。该组成可给出煤中可燃成分和不可燃成分的含量。元素分析组成是用元素分析法得出煤的化学元素组成,并给出某些可燃元素得含量。
灰份、挥发份和固定碳并非原来存在于煤中的原有形态,而是在高温下受热分解的产物。如灰份是煤在800℃完全燃烧后的残留物质。挥发份是指煤与空气隔绝,800℃下受热7min,其中有机质分解出的气态物质。而固定碳是残留下来的不挥发固体(称为焦饼)此时灰份全部转入焦饼,把焦饼质量减去灰份质量则得出固定碳质量。所以水份、灰份、挥发份和固定碳的百分数相加应该等于100%。 应当指出,灰份、挥发份是煤在高温条件下的分解产物,煤中原有的矿物质发生了变化,结果使得灰份质量与原有矿物质的质量不同,其质量要小些。因此灰份含量和挥发份含量的叫法显然是不恰当的,应当作“灰份产率”和“挥发份产率”。 2)煤的分析项目 工业分析,工业分析的项目包括测定煤的水份(M)、灰份(A)、挥发份(V)和计算固定碳(FC)。其中水份代表煤中水份的含量,灰份代表矿物质的含量。从灰份、水份的数据可初步判断煤中有机质含量(有机质=100%-水份-灰份)。这项分析对煤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都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元素分析,元素分析就是测定组成煤中有机物的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的含量,以上5种元素的含量是用一定的化学方法将其组分的高分子化合物分解转化而得的。 发热量的测定,动力用煤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指标就是发热量,发热量可以用来计算炉膛热负荷和选择磨煤机的容量。在锅炉运行时,发热量可以用来计算发、供电煤耗。煤耗是火力发电厂考核的重要经济指标。在煤炭供需上,发热量可用来作为动力用煤计价的主要依据。 3)代表煤质分析项目的符号 煤质分析的各项成分,通常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如表2: 表2 煤质分析中各项目代表的符号 煤质分析项目右下标符号见表3: 表3 煤质分析项目右下标符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