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好的古董,常常需要一个好的底座。古董的好,一般来说不外乎这几个标准:一是材质优良,二是工艺水平高超,三是年代久远历史文化信息丰富,四是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好马配好鞍,好的底座,不仅绿叶衬红花,往往还与其“座上客”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而不好的底座,则不仅显得多余,许多时候还严重损害了古董的美感,不如没有。 底座的出现,不存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它一定是后于艺术品而出现的。有的几乎是同时,有的则是后配。后配里面,还有新配和老配。人们比较看重原配和老配。原配当然是天造地设,没得话讲。而后配之老配呢,也算一次再创作。老配的一来没火气,与古董早已息息相通;二来,似乎也是更重要更关键的,是老底座常常是古物真赝的一个铁证。如果底座确保老,确定到代,并且它与这一件古物榫卯般吻合,两者浑然一体的话,那么,就基本可以确定座上之物为真品。所以常常在古玩市场上,一件并不起眼的底座,会卖得很贵很贵,这是因为,它一旦和某物件配上,甚至会有起死回生之功。 时间是最好的粘合剂,时间也是最会棒打鸳鸯令有情人两相分离的。许多古代艺术品,原本有着相亲相爱如影随形的底座,但是,在某一个瞬间,两者竟劳燕分飞,生死两茫茫。也许是上面的突然破碎,也许是下面的不翼而飞。古物离了底座,依然是完整独立的古物。而底座没了它的主人,则成了寂寞怅惘的未亡人。青山依旧,物是人非。留给它的,只是一段失重的回忆。 当然,淘来的底座真能与“座上客”天衣无缝地配上,这等好事,绝非我这种凡夫俗子所能遇上。有这般好的运气,随便买张福利彩票,应该都能中大奖。我一般淘来老早底座,只是与家中玩物强作鸳鸯配。比如一个青瓷莲台,只是一把执壶的残底吧。我将其倒置,就是一个极其精美的莲花座啊!置一尊金铜菩萨于其上,顿时慈光普照,祥云万里,大千世界,莲生异香。 另有一尊紫檀小佛,系清代精工。当年蒙雅昌艺术网造像版主豆腐兄弟惠让,一直是我特别珍爱的宝贝。后来豆腐兄以加倍的钱要求回让,我都不允。爱之深切,因而完全置仁义于不顾。这尊紫檀释迦牟尼,高不盈寸,却雕得比例精确,形象大气完美。材料的质地也细密到须用放大镜才能看见牛毛纹。某日在朋友家玩,见两块琥珀帽正,煞是可爱,便相求而得。回家后突发奇想,何不将那块小的给紫檀佛祖当底座呢?凑到一起,竟是有说不出的和谐搭调,仿佛就是为其量身定制啊! 另有一件紫檀座,以苍古的石头为基础,围绕穿插以松竹梅岁寒三友。这是一个完全不规则的底座,当年是一件什么样的器物端坐其上呢?是一块奇石,还是一位临风而立的高士?家里很多件看似可以相搭的物件,取来比试,竟无一可以相配。似乎在这世上,已经不会有一件东西可以稳妥契合地放置其上。它曾经在时光深处沉着烘托的那件器物,早已飘然而逝。现如今,它自己就成为了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在我的案头静卧,与我相看,如我观花,花亦观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