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保健提醒:养生说“松”

 xiaoyao110 2016-01-22
   生活疗法
    人要健康,只要血多.要血多,只要早睡
   每天10:30以前/成人加敲胆经大腿外侧各100下 /每天。早睡是造血时间的保证(人并非二十四小时都能造血,古时候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体造血是有特定时段的,这是天人相应的结果,是不能任意改变的)敲胆经是造血材料的准备(现代人不缺营养,但胆汁分秘普遍不好。
     敲胆经是要敲两条腿,但一条腿一条腿敲还是两条腿一起敲随便你.敲胆经只是敲得大腿外侧的胆经筋有点热乎乎,就能刺激胆汁的分泌,并不要求很正确的穴位,当然有的先生女士对针灸穴位比较了解,力求到位,那很好,但对一些对针灸穴位不太了解的人就无需苛求,有敲就有作用,既不在乎穴位正确与否,也不在乎是否完全沿着经络线路,这要基本上是在大腿外侧胆经的通道上就一定不会白敲。 也不需要敲到小腿上,一是操作不方便,二是小腿上胆经与胃经的位置太近,用敲的方法要完全分开是不是有难度。我希望的是我们所有愿意用这个方法来养身保健的人既能得到健康,又方便易行。轻轻松松就得到健康。敲胆经不需要很大力,不要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一般力度是敲不出瘀青的,如果分量不重就敲出瘀青来了,那是人体本身的凝血因子不足,需要补充胶汁类的食物,中国人有个补品叫阿胶,就有利于人体的凝血因子,其实阿胶的主要成分是驴皮,如果平时有进食猪皮,鸡皮等,这个问题就没有了。如果瘀青是因为敲得太重而造成的,那就轻一点。2、拔罐 ----- 拔管的要求是管留在皮肤上的时间仅几秒钟,管拿掉后皮肤的颜色马上恢复正常,不要象传统的拔管拔出一个个红红的印子.既浪费人体的血又增加人体的工作量.。
    小知识  
   养生说“松”
   马尾松,又名青松、山松。在文苑中有太公、贞夫、十八子诸异名,系最习见之松树,可单称松。为观赏树,历代植之于庭园、墓地、驰道、宫廷、寺观、社坛等,并可整之作盆栽。而松之药食作用亦多,或补益,或治疗,今概述如下。
  松花,名松黄,《山居杂记》云:松至三月花,以杖扣其枝,则纷纷坠落,调以蜜,作饼送人,曰松花饼,常服之可轻身延年。《本草品汇精要》称:花合酒服,轻身。足见以花粉作为养生食物,历史已久。松花也可入药,《本草简要方》有松花散,配茜根、紫菀、小蓟等治咳血久不止。
  松实,即松子,食之香美,为精美果品,自唐以来,即用于节日馈赠,可荐鬼神,入饭粥,糕饼中多用之。《名医别录》云:“主风痹寒气,虚羸少力,补不足”,《本草品汇精要》道:“实捣为膏,合酒调下三钱,日三,则不饥渴,渴饮水,勿食他物,百日身轻”。《遵生八笺》亦记此服松子法,云可身体轻健。看来常食松子,确具养生健身作用,还可治疗老人便秘等。
  松叶,名松毛,《名医别录》云:“味苦,温。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饵食松叶能不饥延年,不免有些夸张,但其外治风湿疮,还是有效的。
  松节,《日华子本草》谓可疗脚弱骨节风。而松节油,系松材蒸馏而得,内服有驱痰、促进胆汁分泌等效,用于支气管炎、胆石症等,外用止痛,如治肌肉挫伤、神经疼等。
  松根白皮,《名医别录》云:味苦,温。主辟谷不饥。《日华子本草》谓其补五劳益气。在《遵生八笺》记服此可以绝谷。《验方汇编》以松树皮研末,稀粥和服之治痢,亦治吐泻。又松枝皮煎服,可通小便治淋浊。
  以上,松的药食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此外,松燃制松烟,可造墨,曹植诗云:“墨出青松烟”。而松在我国的最大用途,为培养茯苓,又名玉灵,供药食之需。松之朽木亦可培植蕈类,松蕈之味美可食,杨万里有诗赞道:“色如鹅掌味如蜜,滑如蕈丝无点涩”。这些则属松的间接应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