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通过症状表现综合分析维生素营养状况

 潇湘剑客WJH 2016-01-22
1912年,霍普金斯(Hopkins)和弗兰克提出“维生素缺乏”假说,推测人体系统中如果缺乏足够量的某种特定的维生素,将会引起特定的疾病。在19世纪初,通过提供缺乏特定成分的食物给实验动物食用的方法,科学家们成功地将各种如今大家熟知的维生素分离并且鉴别了出来。今天人们已证实,维生素参与着人体的各项代谢活动,一旦缺乏,就会出现诸多症状表现,人们一般可从自己的症状表现,来判断自身体内的维生素是否缺乏。而今,评测维生素营养状况的方法在逐步发展,出现了不少实验室检测方法。以下,将介绍一下目前常用的维生素营养状况评测方法。
    以下我们先为大家介绍如何通过症状表现综合分析维生素营养状况
    大多数维生素缺乏症都有特殊的症状和预兆,尤其当这些症状很典型时,就很容易地被诊断。与任何临床检查一样,在做出维生素缺乏症的诊断之前,了解一下全部病史和做一下各种的实验室检查是重要的。在进行一般的病史了解和实验室检查时,应该注意身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对维生素缺乏反应灵敏,会给诊断提供大量情况。如果已经推测有营养缺乏时,更要首先注意这些部位。任何种类的维生素缺乏都可导致相应的疾病或症状,但人们不必等到疾病症状典型化之后,再去发现维生素缺乏症,我们可以从一些人体微小的变化上,捕捉到人体维生素缺乏的早期信号,以进行积极的预防。
    如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表现,指甲会出现深刻明显的白线,头发枯干,皮肤粗糙,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及失眠。缺乏维生素B1则对音响有过敏性反应,小腿有间歇性的酸痛。缺乏维生素B2时,会出现嘴角破裂溃烂,也可出现各种皮肤疾病,手脚有灼热感觉,并对光有过度敏感的反应。缺乏维生素B3,舌红肿,口臭,口腔溃疡,情绪低落。缺乏维生素B6,舌苔厚重,嘴唇浮肿,头皮特多,口腔粘膜干燥。缺乏维生素B12,行动易失平衡,身体时有间歇性不定位痛楚,手指及脚趾酸痛。缺乏维生素c,伤口不易愈合,虚弱,牙龈出血,舌苔厚重。如果发现有上述现象,尤其是中老年人最好请教一下医生,不要自作主张乱服维生素。服用剂量不准确的维生素,对身体反而有害。早期发现维生素缺乏,对选择合适的维生素,确定适量的维生素非常必要。为此,必须注意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
    人们对维生素的最初认识,主要来源于维生家缺乏状况的发现。而后,人们的注意力则集中到维生素缺乏的临床表现,如果针对严重缺乏维生素的情况给以足够的维生素,则能改变大多数临床症状,使恢复正常。但是应该指出,并非所有临床病变都能复原,特别是促进组织纤维化的那些病变,最典型的例子是角膜软化病,即使给予足够量的维生素,也不能使其病理过程逆转。发生典型的维生素缺乏状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阶段,维生素获得量与机体当时对维生素的特殊需要不相适应。这不仅可由主要食物的缺乏引起,而且也可由于低吸收、运输损伤或过度的需要引起。当维生素“收入”不足时,组织便发生减饱和作用。减饱和作用的速度,不同的维生素不一样,主要决定于它们的贮藏量。一旦组织减饱和作用达到一个临界水平,这时维生素的代谢功能即丧失,并且酶的比活性发生变化。当这些因素都依次达到一个临界水平时,维生素缺乏疾病的临床症状就显示出来了。
    典型和明显的维生素缺乏症的诊断,对临床医生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个别维生素的缺乏大多有其特异的体征。然而,临床上更多的患者由于缺乏多种维生素,实际上表现为一种综合的症状,这就为诊断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对具有这方面经验的医生来说,是可以克服的,而对某些人来说,由于他们的成见而教条地认为,在许多工业化的国家中,由于营养水平的增高,维生素缺乏症者不会再发生,因此往往忽视患者中可能有维生素缺乏症的基本体征,把它们看作是其他内科疾病的部分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